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活动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695304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课程,是数学教育在活动中进行,既“数学+活动”。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 动脑),要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因此,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规律,并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了这样一句话,“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那么如何组织数学活动课,既使学生动而不乱、有的放矢;又使活动面向全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内涵;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呢?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设计,充分准备——有备而动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因此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核心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好的数学活动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充分交流。如一年级下册的《小小商店》,教师提前几天就要布置数学活动课的准备: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漂亮的小小商店,安排一些同学做售货员,一些同学做顾客。组织学生把平时使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带来作为商品,并根据学生了解或调查到的商品价格制作价格标签。组织售货员进行简单必要的培训,活动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元角分》单元的复习,为活动作好充分准备。让“活动”数学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商品的买卖活动,更好地学习《元角分》的单元重难点,也就是元角分单位之间的互化,从而获得更多、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二、重视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动而有得
  皮亚杰说过:“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腦、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探索问题,让他们在自主活动的领域中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做数学——交流——深化
  什么是“做数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做数学”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 “动手操作”那么简单,而应该是更加丰富,学生通过动手做,做中学,数学试验等形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从多渠道有效地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四、积累经验——必要提升
  数学学习具有累积性,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前一阶段知识与经验的深化与发展。因此,数学活动经验重点在于积累,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予以提升。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恰当的教学措施促使学生对概念、命题、原理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同时要处理好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
  五、实际应用——勇于创新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记忆表象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自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购房和装修问题当中,教师设计:“李叔叔共有80万元存款准备购房和装修。请同学们帮李叔叔当一次参谋,李叔叔怎样可以更好地用这80万存款呢?(注:购房付款时,如果一次性付清,可95折优惠)
  六、展示成果——得而有果
  教师要提高活动课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展示成果,让学生体会得而有果的成就感。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总复习》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和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单元知识重点之后,让小组同学上台展示成果,学生可以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向全班学生说说其特征、公式。这样既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复习和回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有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到得而有果的成就感。根据活动成果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对学生的部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实践,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全身心地投入,学生的数学学习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这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大有好处。
  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手开始。我认为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发展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的体验,使知识在活动中升华,智慧在活动中闪烁,体会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让“活动”这有效课堂展翅飞翔。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学过程必须创设情境,利用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可见,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一定要知晓它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富有现实意味的,富有挑战性的英语内容而进行的有意义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求知欲的驅动下更积极探索,更乐于合作,更自主地让自己的自信心膨胀,能够投身于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更有利于教学实
期刊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中提到“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016版语文教材“编写说明”中明确提到“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和实践性”。这就对老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鼓励探究学习、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学期我带一年级的学生,正
期刊
语法学家常用discourse(话语)来表示“较长”的谈话或文章,即指比单一句子要长的语言段落。英语中有许多词语可以用来表示话语结构。有的词语表示我们对我们所说的话的真实性的态度,如I think(我想,我认为);I suppose(我想);sort of(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的词语表示我们要说的话和已经说(写)过的话之间的关系,如anyway(总之);however(然而)。还有的词语表示正
期刊
数学学习中的“粗心”是由多种认知与非认知导致的。特别是由认知方面引起的“粗心”,好、中、差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现象,特别是中差生居多。学生对教材学习的“粗心”,会导致对教材的重、难点的理解和关键部分内容的分析、研究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使其数学成绩始终提不高,自信心受挫,严重者将影响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和深造。这对优生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及解题的各种能力影
期刊
“坚持到底”是世界著名麦当劳连锁店的创办人雷·克洛克的成功秘诀,“磨杵成针”是成就一代诗仙李白的激励和启发。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的足迹证明:人要有意志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在人们的英雄业绩和成就中,意志品质始终起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  纵观当今时代,国际风云瞬息万变,作为二十一世纪主力军的小学生,要担当起建设祖国四化大业的重任,就要有知识,有体魄,有能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因此,学生从小就应开始培
期刊
所谓的“5+1”就是教学中的五个过程和一个教学反思,简称“5+1”。五个过程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和达标测试。合作课堂教学是以小组共同学习的形式,使所有参与者为了实现全组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对小组负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开展“5+1”合作课堂教学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构建好班级小
期刊
如今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得以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应用,能有效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下面我谈谈我如何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现代信息技术能激发兴趣,点燃了农村学
期刊
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都必须依靠语言表达。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等能力的表现离不开数学语言。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
期刊
一年级是孩子进入学校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转型与适应,即由幼儿阶段的以玩为主,逐渐转变为基础教育的以学为主,只有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才能快速适应小学生活,为后续学习和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细节中生根、发芽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教育孩子这个系统工程的初始阶段,孩子的习惯培养就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点
期刊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不断积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的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目前崇洋媚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对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神话故事、历史记忆,却距离生活越来越远,难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甚至有人无端反感、蔑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传统文化教教育势在必行。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