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我给《作家》杂志写过一篇文章《城市的花瓶一音乐剧》,里面大致写道:“音乐剧是城市生活的添加剂,是城市消费的商品,它其实和一顿精心准备的快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像做一个汉堡那样,把各种材料压制成一个平面,味道鲜美却没有营养;它只是让人大快朵颐地吞下,至于吞下之后与丰富细腻的味蕾感受无关,只要肚子填饱即可。”
我对音乐剧缺少关注,这是我唯一写音乐剧的文章。有意思的是,音乐剧我看过(严格地说是浏览)不少,但没有一部是从头到尾看完的,即使如《歌剧魅影》《西区故事》等名作,也都看了一半就兴味索然了;而红极一时、是曾经在上海大剧院连演53场的《猫》,更是瞄了几分钟便扔掉了。
或许我对音乐剧多少有些偏见,但事实也是这样。快餐文化好比城市生活的路牌,它告诉你这条路通向哪里,至于这条路上的风景、幽暗的弄堂里深处的秘密,它是不会关心的。它就像城市中的霓虹灯,闪着五颜六色光芒,像一只捕蝇笼一样,捕获红男绿女的心。快餐文化重要的是手艺,是调酒师手下散发出迷人色泽的鸡尾酒,而不是能让你酣畅大醉的威士忌。
我的口味比较单一,虽然对流行文化并无恶感,却也无了解的兴趣,如果不是这次小友费元洪先生的邀请,恐怕我也不会主动去看音乐剧《莫扎特》。费兄在20年前和我一起在一家音响行卖音响,他当年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青涩的大学生,如今已是音乐剧行业的精英人物,而我还是布衣处士、一介寒儒,性烈脾气臭,两厢一比,惭愧之至。承蒙他不弃故友,邀我观看。而我也想親临现场,了解一下音乐剧,尤其是国外的制作,看看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其实,这种想法也是多余,我并非对音乐剧一无所知,只是不习惯音乐剧的唱法,关注少罢了。前些年看过《歌剧魅影》25周年的纪念演出,那种不惜血本、极尽华丽的舞台布景,令我感叹,这种大制作让年轻人不喜欢都难。只是既能花大钱,又能办好事,似乎不是我们这里的风格。看看中国足球队就知道了,大手笔地花钱如英超、西甲,但实际水准还是亚洲三流。
在莫扎特去世200周年之际,荷兰作曲家路易斯·安德鲁森应电视台之约,曾创作过一部包含舞蹈、音乐、演唱为一体,颇有争议的先锋舞台剧《不是莫扎特》。一开始我还以为当晚要看就是那部,但看了才知道,这次的《莫扎特》是西尔维斯特·里维于1999年创作的音乐剧。与前者不同的是,《不是莫扎特》是一部具有杂烩风格的嬉皮作品,有点惊世骇俗以及后现代主义随意解构的风格。而《莫扎特》则是一部纯商业化的音乐剧,和《剧院魅影》没什么区别,只是故事不同,这次请出的是更有号召力的莫扎特。
莫扎特实在是个有故事的人:童年时期非凡的旅行演奏,和萨尔茨堡大主教决裂后出走维也纳,性格中如孩童般的天真,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才,至今扑朔迷离的死亡之谜,都是绝佳的戏剧题材。只要改编得当、制作精美、宣传到位,就不愁没有市场、没有观众。而市场永远是音乐剧追求的目标,《莫扎特》自诞生以来,被翻译成七国文字,超过190万观众观看过这部音乐剧,已足够说明这部音乐剧的成功了。商业艺术,数据说明一切!
早在30年前,当时的上海瑞金剧场就上演过彼得·谢弗的两幕话剧《莫扎特之死》。在剧中,他强化了宫廷作曲家萨列里因嫉妒毒死莫扎特的传说,也使这个传说深入人心。但在音乐剧《莫扎特》中,编剧米歇尔·昆策淡化了这一传说,他将主线安排在追求自由的莫扎特和专制冷酷的萨尔茨堡大主教之间的冲突。当然,这是通俗剧惯用的手法,人物平面、泾渭分明、性格简单,如脸谱一目了然。通俗的艺术考虑的是普罗大众的理解力,人物太复杂、思辨太多,无疑会赶走一大群观众。正如罗兰·巴特尔在《布尔乔亚的声乐艺术》一文中曾经描述过布尔乔亚艺术的主要特征:“这种艺术(指布尔乔亚艺术)基本上是描述体貌特征的,它不断强化的不是感情,而是感情的符号。”从这点上来说,《莫扎特》无疑是成功的。它强化了一个艺术家为了自由、个性而奋斗,这传递出励志的含义,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而莫扎特虽然是绝世的天才,但又有着常人的弱点,天真、容易相信人,喜欢赌博……这种弱点会让我们莞尔一笑——莫扎特既是令人仰视的天才,但他并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高大上人物,而他的弱点让我们感到可亲、可信、可爱。
简单、易于理解的情节加上美轮美奂、富有动感和装饰性的舞台、华丽的服装、喧闹热烈的唱段、俊美的演员,像一场饕餮盛宴,一场精心设计的秀,它会使观众沉浸在梦幻般的世界中。而剧中莫扎特那段让人血脉倴张的摇滚演唱,更是神来之笔,他不但缩短了莫扎特和现代观众在时空上的距离,更是赋予了莫扎特以时代性。莫扎特是个可以穿越时空的人物,事实上他的音乐并不像巴赫、贝多芬那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源于莫扎特比很多其他的音乐家更富有自然的人性。人性是可以穿越时代的。现代人听巴赫或许觉得太古老,听贝多芬觉得太个性、太强硬,而听莫扎特则会觉得愉悦欢快,他高兴时像小溪一样地流畅,痛苦时也会不顾一切地痛哭流涕。莫扎特的音乐不掩饰、不高深、没有心机,让人忘却功利!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音乐剧《莫扎特》就是一场视觉、听觉的舞台盛宴。任何华丽、时尚的元素,在它那里都有,且其中很多唱段大多优美动人,听完后,会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一部时尚的音乐剧能做到这样,单单艺术的成功已经说明不了什么了,那是健康的商业机制、成熟的市场定位、目的明确的营销所带来的成功。
从2002年上海大剧院第一次引进音乐剧《悲惨世界》以来,音乐剧演出场次之多,只有解放前的京剧演出可与之媲美,实为建国以来商业演出的舞台剧所罕见。《悲惨世界》演出21场,《剧院魅影》更是以演出近百场而创造了中国内地演出市场的奇迹。如今《莫扎特》又是连续上演了一个月,这些令人叹服的数据是不是让本土的音乐剧觉得尴尬、汗颜?上海本来就是一个追逐时尚的地方,人们或许不关心莫扎特的音乐,从不去听莫扎特作品音乐会,人们也不关心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但为什么加上时尚元素的音乐剧会让他们趋之若鹜呢?这问题值得从事音乐剧创作的人去思考。
商业的舞台就是一个秀,它从不关心人的大脑,它只考虑如何用声光电射掏空你的口袋!
我对音乐剧缺少关注,这是我唯一写音乐剧的文章。有意思的是,音乐剧我看过(严格地说是浏览)不少,但没有一部是从头到尾看完的,即使如《歌剧魅影》《西区故事》等名作,也都看了一半就兴味索然了;而红极一时、是曾经在上海大剧院连演53场的《猫》,更是瞄了几分钟便扔掉了。
或许我对音乐剧多少有些偏见,但事实也是这样。快餐文化好比城市生活的路牌,它告诉你这条路通向哪里,至于这条路上的风景、幽暗的弄堂里深处的秘密,它是不会关心的。它就像城市中的霓虹灯,闪着五颜六色光芒,像一只捕蝇笼一样,捕获红男绿女的心。快餐文化重要的是手艺,是调酒师手下散发出迷人色泽的鸡尾酒,而不是能让你酣畅大醉的威士忌。
我的口味比较单一,虽然对流行文化并无恶感,却也无了解的兴趣,如果不是这次小友费元洪先生的邀请,恐怕我也不会主动去看音乐剧《莫扎特》。费兄在20年前和我一起在一家音响行卖音响,他当年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青涩的大学生,如今已是音乐剧行业的精英人物,而我还是布衣处士、一介寒儒,性烈脾气臭,两厢一比,惭愧之至。承蒙他不弃故友,邀我观看。而我也想親临现场,了解一下音乐剧,尤其是国外的制作,看看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其实,这种想法也是多余,我并非对音乐剧一无所知,只是不习惯音乐剧的唱法,关注少罢了。前些年看过《歌剧魅影》25周年的纪念演出,那种不惜血本、极尽华丽的舞台布景,令我感叹,这种大制作让年轻人不喜欢都难。只是既能花大钱,又能办好事,似乎不是我们这里的风格。看看中国足球队就知道了,大手笔地花钱如英超、西甲,但实际水准还是亚洲三流。
在莫扎特去世200周年之际,荷兰作曲家路易斯·安德鲁森应电视台之约,曾创作过一部包含舞蹈、音乐、演唱为一体,颇有争议的先锋舞台剧《不是莫扎特》。一开始我还以为当晚要看就是那部,但看了才知道,这次的《莫扎特》是西尔维斯特·里维于1999年创作的音乐剧。与前者不同的是,《不是莫扎特》是一部具有杂烩风格的嬉皮作品,有点惊世骇俗以及后现代主义随意解构的风格。而《莫扎特》则是一部纯商业化的音乐剧,和《剧院魅影》没什么区别,只是故事不同,这次请出的是更有号召力的莫扎特。
莫扎特实在是个有故事的人:童年时期非凡的旅行演奏,和萨尔茨堡大主教决裂后出走维也纳,性格中如孩童般的天真,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才,至今扑朔迷离的死亡之谜,都是绝佳的戏剧题材。只要改编得当、制作精美、宣传到位,就不愁没有市场、没有观众。而市场永远是音乐剧追求的目标,《莫扎特》自诞生以来,被翻译成七国文字,超过190万观众观看过这部音乐剧,已足够说明这部音乐剧的成功了。商业艺术,数据说明一切!
早在30年前,当时的上海瑞金剧场就上演过彼得·谢弗的两幕话剧《莫扎特之死》。在剧中,他强化了宫廷作曲家萨列里因嫉妒毒死莫扎特的传说,也使这个传说深入人心。但在音乐剧《莫扎特》中,编剧米歇尔·昆策淡化了这一传说,他将主线安排在追求自由的莫扎特和专制冷酷的萨尔茨堡大主教之间的冲突。当然,这是通俗剧惯用的手法,人物平面、泾渭分明、性格简单,如脸谱一目了然。通俗的艺术考虑的是普罗大众的理解力,人物太复杂、思辨太多,无疑会赶走一大群观众。正如罗兰·巴特尔在《布尔乔亚的声乐艺术》一文中曾经描述过布尔乔亚艺术的主要特征:“这种艺术(指布尔乔亚艺术)基本上是描述体貌特征的,它不断强化的不是感情,而是感情的符号。”从这点上来说,《莫扎特》无疑是成功的。它强化了一个艺术家为了自由、个性而奋斗,这传递出励志的含义,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而莫扎特虽然是绝世的天才,但又有着常人的弱点,天真、容易相信人,喜欢赌博……这种弱点会让我们莞尔一笑——莫扎特既是令人仰视的天才,但他并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高大上人物,而他的弱点让我们感到可亲、可信、可爱。
简单、易于理解的情节加上美轮美奂、富有动感和装饰性的舞台、华丽的服装、喧闹热烈的唱段、俊美的演员,像一场饕餮盛宴,一场精心设计的秀,它会使观众沉浸在梦幻般的世界中。而剧中莫扎特那段让人血脉倴张的摇滚演唱,更是神来之笔,他不但缩短了莫扎特和现代观众在时空上的距离,更是赋予了莫扎特以时代性。莫扎特是个可以穿越时空的人物,事实上他的音乐并不像巴赫、贝多芬那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源于莫扎特比很多其他的音乐家更富有自然的人性。人性是可以穿越时代的。现代人听巴赫或许觉得太古老,听贝多芬觉得太个性、太强硬,而听莫扎特则会觉得愉悦欢快,他高兴时像小溪一样地流畅,痛苦时也会不顾一切地痛哭流涕。莫扎特的音乐不掩饰、不高深、没有心机,让人忘却功利!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音乐剧《莫扎特》就是一场视觉、听觉的舞台盛宴。任何华丽、时尚的元素,在它那里都有,且其中很多唱段大多优美动人,听完后,会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一部时尚的音乐剧能做到这样,单单艺术的成功已经说明不了什么了,那是健康的商业机制、成熟的市场定位、目的明确的营销所带来的成功。
从2002年上海大剧院第一次引进音乐剧《悲惨世界》以来,音乐剧演出场次之多,只有解放前的京剧演出可与之媲美,实为建国以来商业演出的舞台剧所罕见。《悲惨世界》演出21场,《剧院魅影》更是以演出近百场而创造了中国内地演出市场的奇迹。如今《莫扎特》又是连续上演了一个月,这些令人叹服的数据是不是让本土的音乐剧觉得尴尬、汗颜?上海本来就是一个追逐时尚的地方,人们或许不关心莫扎特的音乐,从不去听莫扎特作品音乐会,人们也不关心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但为什么加上时尚元素的音乐剧会让他们趋之若鹜呢?这问题值得从事音乐剧创作的人去思考。
商业的舞台就是一个秀,它从不关心人的大脑,它只考虑如何用声光电射掏空你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