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换教师观念,确立主导地位,打造新型课堂
1.由课堂的主宰变为课堂的主导。
过去教师把自己看成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新形势下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师要少讲、精讲,给学生多留时间、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笔者认为,高三复习课无论内容多少、重要与否,教师的讲授最多不能超过25分钟,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动手解决问题。
2.由只备内容转而既备内容又备学生。
传统的高考录取模式是历史成绩纳入高考总分,教师要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学科得分,所以追求知识点的大而全是教师备课最重要的目标。现行高考录取模式下,历史学科纳入等第考核,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一个班50名学生,有想达A的,有想达B的,还有只能达C的,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只考虑统一的内容,而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梯度,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要分层实施。
3.由关注知识转而更加关注能力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高考,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考查几乎无影无踪了,对新情境下历史知识分析、理解、运用的考查力度一年比一年增强,因此教学内容上用教材教教材、照本宣科已完全不适应要求,包括前几年已经形成的强化填空式的教学案导学模式,效果也已经值得怀疑。教师要在不放松抓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改变学生心理,增强其自主意识,培养其学习能力
1.学生在思想上要增强紧迫感和难度意识。
“3+2”考试模式下,由于对两门选修课的录取等第要求相对降低,也就是少数高校一B一C即可录取,很多中学的历史开设课时因此减少。而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难度仍然维持在前几年的水平上,与过去相比没有降低,因此,2012届学生面临比前面历届学生更大的应试困难,学生对此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对历史的复习。
2.学生要努力学会时间的重新分配。
江苏省教委几年前颁发的“五严禁令”中“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的规定,使学生能够用于课堂基础知识强化的时间实际缩短,因此学生必须努力学会重新分配学习时间。比如考虑将预习和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完全前置到课前,课上专门用于解决疑难问题和提升训练,专题总结和综合练习后置于周六、周日自主完成等。
3.学习内容的重点从重知识点的记忆转向既重记忆又重能力。
过去谈到学习历史很多人都认为首要的是背,其次才是运用。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几年高考让我们看到,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考查重点。因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既不能放弃对书本知识的背,更要注意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对历史问题的本质揭示。
三、筛选教学内容,力争少走弯路
对教学内容的科学筛选是上好一节高效课的关键。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内容选择必须立足三个方面:①依据《课程标谁》、《考试说明》、《江苏省教学要求》筛选出人民版和人教版两种版本教材的内容。②根据考试内容设计预习学案。学案中要有知识框架体系、对重难点问题的解析等。其中要加强对专题知识的整合,并适当渗透通史知识的教学,将教学案设置为结构框架式或问题式,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认识。③设计与考试范围内的内容相匹配的新情境作业与检测题。教师应把好上述教学内容关,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四、采取多种手段,营建多彩课堂
新颖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复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把庞杂的历史知识通过整合形成丰富多彩的课件,把相关的史料制成生动活泼的影像,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辨析,把知识的反馈变为知识竞赛等。总之,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够寻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高三历史复习的课堂打造得多姿多彩。
五、用好五个“抓手”,探索高效课堂
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努力用好五个“抓手”:一抓“问题”,以有效问题统帅基础知识、统领教学过程。二抓“梯度”,问题的推进要循序渐进,要低起点、小步子、高效率,保证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三抓“过程”,要善于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善于呈现思维过程,突出对方法规律的揭示和感悟。四抓“反馈”,要保证课堂训练到位。五抓“手段”,要用好教学案和多媒体,优化教学的节奏。
1.由课堂的主宰变为课堂的主导。
过去教师把自己看成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新形势下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师要少讲、精讲,给学生多留时间、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笔者认为,高三复习课无论内容多少、重要与否,教师的讲授最多不能超过25分钟,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动手解决问题。
2.由只备内容转而既备内容又备学生。
传统的高考录取模式是历史成绩纳入高考总分,教师要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学科得分,所以追求知识点的大而全是教师备课最重要的目标。现行高考录取模式下,历史学科纳入等第考核,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一个班50名学生,有想达A的,有想达B的,还有只能达C的,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只考虑统一的内容,而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梯度,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要分层实施。
3.由关注知识转而更加关注能力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高考,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考查几乎无影无踪了,对新情境下历史知识分析、理解、运用的考查力度一年比一年增强,因此教学内容上用教材教教材、照本宣科已完全不适应要求,包括前几年已经形成的强化填空式的教学案导学模式,效果也已经值得怀疑。教师要在不放松抓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改变学生心理,增强其自主意识,培养其学习能力
1.学生在思想上要增强紧迫感和难度意识。
“3+2”考试模式下,由于对两门选修课的录取等第要求相对降低,也就是少数高校一B一C即可录取,很多中学的历史开设课时因此减少。而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难度仍然维持在前几年的水平上,与过去相比没有降低,因此,2012届学生面临比前面历届学生更大的应试困难,学生对此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对历史的复习。
2.学生要努力学会时间的重新分配。
江苏省教委几年前颁发的“五严禁令”中“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的规定,使学生能够用于课堂基础知识强化的时间实际缩短,因此学生必须努力学会重新分配学习时间。比如考虑将预习和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完全前置到课前,课上专门用于解决疑难问题和提升训练,专题总结和综合练习后置于周六、周日自主完成等。
3.学习内容的重点从重知识点的记忆转向既重记忆又重能力。
过去谈到学习历史很多人都认为首要的是背,其次才是运用。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几年高考让我们看到,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考查重点。因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既不能放弃对书本知识的背,更要注意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对历史问题的本质揭示。
三、筛选教学内容,力争少走弯路
对教学内容的科学筛选是上好一节高效课的关键。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内容选择必须立足三个方面:①依据《课程标谁》、《考试说明》、《江苏省教学要求》筛选出人民版和人教版两种版本教材的内容。②根据考试内容设计预习学案。学案中要有知识框架体系、对重难点问题的解析等。其中要加强对专题知识的整合,并适当渗透通史知识的教学,将教学案设置为结构框架式或问题式,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认识。③设计与考试范围内的内容相匹配的新情境作业与检测题。教师应把好上述教学内容关,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四、采取多种手段,营建多彩课堂
新颖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复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把庞杂的历史知识通过整合形成丰富多彩的课件,把相关的史料制成生动活泼的影像,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辨析,把知识的反馈变为知识竞赛等。总之,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够寻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高三历史复习的课堂打造得多姿多彩。
五、用好五个“抓手”,探索高效课堂
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努力用好五个“抓手”:一抓“问题”,以有效问题统帅基础知识、统领教学过程。二抓“梯度”,问题的推进要循序渐进,要低起点、小步子、高效率,保证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三抓“过程”,要善于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善于呈现思维过程,突出对方法规律的揭示和感悟。四抓“反馈”,要保证课堂训练到位。五抓“手段”,要用好教学案和多媒体,优化教学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