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wgeg7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仕而学则优。学习好了,就去做官,这自然是正途,但如果做不了官呢?那就退守了。儒家还有个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请注意这里的顺序,身、家、国、天下,身是排在第一位的,自身修好,然后才是家,才是国,才是天下。还有一句话,也是大家都知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就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找到了退路,成为他们孤独灵魂的抚慰剂。读《论语》《孟子》,那种刚正不阿的气节,那种立于天地之间的铮铮风骨,流荡于字里行间,让人顿生浩然之气。中国人,历经忧患而精神不倒,灵魂不死,原因就在这里。
  即使是解甲归田,徜徉于山水之间,但内心里对国家还是关心的,心怀天下,心系百姓。正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所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许多感发生命的诗词篇章,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为一种旷古而苍凉的情感抒发。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更是一种辽远的意境。试想,在这样的意境下,你怎么还能固守于区区个人的小天地,而不放眼天下呢,它把知识分子的胸襟拓宽了。这就是诗歌带来的艺术魅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人微言轻,但是一腔爱国热情却是那么充沛洋溢于心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何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孟子对于“大丈夫”的定义。君子是道德完善的理想化身,是知识分子向往的标杆。作为君子,首先是有羞耻心,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意思是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没有羞耻心的人,那就是无耻之徒了。君子刚正不阿,光明正大,他如果要为了一己私利做乞求状,那是大伤了君子的气节,特别是为了富贵求荣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把自己的名节丢在一边,那就是大耻辱了。所以,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君子在穷困时,依然庄敬自重,而小人则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这是君子和小人的不同。
  而孟子关于“求”和“得”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这里,“在我”,是指对仁义礼智信的探求,“在外”是指对富贵权势的追求。两者追求的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一个追求自身道德修养的人,求即意味着得,舍即意味着失。而追求身外之物的人,则求和得之间就没有必然的联系了。
  “窮”和“达”,这是相对的两个概念。这里的穷,当然不单单指的是物质上的贫困,还特指仕途受阻,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这里的“达”当然指的是仕途的通达,官运的亨通。
  近读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深有感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向乡里小儿,挂冠而去,凸显文人气节。中国知识分子的开路先锋让后世无数不得志者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栖息处与落脚处,在精神上引为同道。陶渊明的思想,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让他们不断从中汲取力量,而他们也用自己的风骨,不断地丰富着中国文化的思想宝库。
  【郭德鑫/图】
其他文献
今年8月,里约奥运,如火如荼。吾亦不能免俗,每日必浏览比赛新闻。当吴敏霞再次夺冠后,就读到了这样的报道:“依据吴敏霞的成绩……至于退役后的工作安排,也应该在已经担任副处级干部的刘翔之上。”(据令狐一刀《当得多金王 做得平民妇》,刊《河南日报》2016.8.9)。显然这纯属猜测。但刘翔任上海市体育局团委副书记(副处级),王励勤任上海市体育局乒羽中心主任(正处级),杨威任湖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期刊
并非第一次经过这座位于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腹地的东平公王庙,可直到不久前的那次参观才发现庙里供奉的是谁——“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清代重修,供奉唐代忠臣张巡……”讀着簇新的宣传牌上的介绍,我不禁脱口而出:好可怕的张巡!旁边一位朋友立即追问:为什么说他可怕?未及回答,当地负责接待的分管领导已经开始介绍情况了:……唐代著名的大忠臣张巡,他在敌人重兵围城,弹尽粮绝之际,杀了自己的妻妾作为军粮分
期刊
杂文家的文章就是耐读  苗大夫  我看杂文时,习惯把我认为的好文章做个记号,整本杂志看完后,再把做记号的文章看一遍。我发现,《杂文月刊》2016年11月上我做记号的文章,都是杂文家的文章。我感叹杂文家的睿智,编辑的慧眼。  化定兴的文章《为何人人觉得自己是弱者》:“当一个社会缺乏完善的规则,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民权缺乏法律的护佑,那么每个人都有一种被剥夺感,都感到自己是弱者。”社会践行完善的规
期刊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哪些干部能上,哪些干部要下,主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裁判应该是人民群众。民意测评就是考核干部的重要方法之一。以民意测评的结果作为干部上下的一个依据,能较好地克服用人问题上存在的任人唯亲、长官意志等弊端,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把庸懒散“混日子”的干部调整下去。然而,目前也有一些单位民意测评并不见得真正反映民意。  一些人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圈子”划线,以各自的亲
期刊
王儒林治晋这两年,“山西的局势基本稳定了”——《南方周末》借用山西一位官员的话如是评价。果如此评,那么,王儒林治晋必有亮点,不妨借用《南方周末》之报道提供的材料,说说自己的看法。  王儒林治晋,从调研入手。调研的第一站,便是腐败重灾区吕梁。吕梁情况复杂——山西被立案审查的七名省级官员,多数与吕梁有关系,其中三人曾在吕梁工作,当地的知名企业老板基本涉案。有人建议,最好不要第一站就去那里。建议无疑出于
期刊
能吏是近来见到较多的一个词,而且多和出事的贪官连在一起,从字里行间给人以此类落马的贪官多能吏之惋惜。  中国的史官没有专门给能吏写过列传,但能吏在史书中并非不存在,稍加梳理即可发现,他们大都非正面形象,如宋代丁谓。今天读《梦溪笔谈》可以看到所谓的“一举而三役济”,说的是丁谓负责修建皇家宫室,工程非常浩大,麻烦的是取土太远,丁谓下令直接开挖城中的大路取土,等城中大路成为巨堑后,引汴水入堑,大路成河后
期刊
2015年以《可怕的白糖及其他——一个“文抄公”的笔记》为题,抄录了《耳语者》等书发在《杂文月刊》上。此刻忍不住又要做一次文抄公,抄录龙应台的文章。人说,为什么不自己写要抄人家的?哧!自己写的狗屁文章哪有人家的佳作劲道!而且方便省力,可以轻松骗点稿费。  玩笑开过,您且耐着性子看我抄来的货色好不好。龙应台这篇文章叫《孟子和小科员》,登在2007年第9期《财经》上。我抄的是其中一段“独立”,说的是1
期刊
伴随着恐怖袭击和难民危机,一股民粹主义罡风席卷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民主化似摇摇欲坠。  民粹勃兴以英国公投“脱欧”、行将退出欧盟为显著标志。问题的严重还在,不只是英国独家闹分裂;在欧洲许多国家崛起的民粹派,通过向传统主流政党的宣战来俘获民众,企图效仿英国的“脱欧”之旅。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诸国已由民粹政党主政,转而把目光投向俄羅斯;西欧的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老成员国的离心倾向,也在加剧
期刊
我只关心艺人的玩意儿即作品,不大关心艺人的人品。人品好当然好,人品不好,玩意儿好也行。  当然,你要是很了解一个艺人的人品,一想起他就恶心得不行,一看见他就生气,也就没必要非看他的玩意儿,自寻恶心。  我覺得我这才是一个观众应有的正常心态。当然我这是很老式的看戏与看艺人的心态,跟现在把心仪的艺人当男神女神的粉丝不一样——  从前,乡镇有殷实人家过红白大事儿,请皮影戏班子演出,天刚黑就开戏,但事主、
期刊
“站在死中,去看生”,这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生前留下的一句名言。战国时代的列子与当代的史铁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倘若来一番“穿越时空”,那么,两者的生死观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先说说列子的生死观。列子是与老庄并列归入道家流派的。有学者认为,“《列子》除了第一篇《天瑞》的前半部分着眼于对本体论的阐发之外,从第一篇后半部分直到全书末尾,都是对生死理论的表述”,可见生死观在列子思想中所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