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青岛旅游,除了品尝新鲜的啤酒、体验新奇的“脸基尼”(尼龙防晒头套)之外,更值得细品的是这座百年老港的厚重历史底蕴。这座镶嵌在胶东半岛的闪亮夜明珠,在半个多世纪里先后驻守过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军队,港口建设屡屡遭受战火摧残,却又一次次在困苦中重新奋发。在今日繁华的世界性大港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之多的悲情往事……
栈桥:清政府再一次错失良机
栈桥是青岛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军用码头, 在百余年历史上经多次改扩建,才形成今天之面貌。
长期以来,扼守华北门户、具有与国内多个城市和国际多个港口通航便利的胶州湾,一直未引起清政府的足够重视。相比之下,倒是西方列强对此更为“上心”。德国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男爵,于1868 至1872 年期间,在中国进行了先后7 次、为期4 年的大规模地质调查,在一篇报告中,李希霍芬着重论述了青岛的优越地理位置,称胶州湾为天然良港,还极力向德国领导人建议夺取胶州湾及其周边铁路修筑权, 以此保住德国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利益。他的相关调研和建言,成为德国侵占中国利益的理论指引, 也纷纷为其他侵略者所效仿。对此,鲁迅曾深刻地说:“自李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
清政府驻法、德、意、荷、奥、比六国公使许景澄,在阅读李希霍芬的相关论述后深为震惊, 于1886 年上疏,条陈海军应办事宜六条,其中专门论述了在胶州湾屯埠问题:“山东之胶州湾宜及时相度为屯埠也。该处群山环抱,口门狭仅三、四里,口内有岛中峙,实为天然门户。……应该渐次经营,期十年而成巨镇。”
应该说,许景澄的提议很有见识,指出了海军兵力布防的要害,若提议能够施行,北洋水师就将获得旅顺、威海之南又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 无疑将极大地扩展其作战范围和转圜余地。为此, 李鸿章还特地安排水师统领丁汝昌、总兵琅威理少校到青岛进行实地考察,虽然他们也意识到在此建立军港十分重要,还绘制了“胶州澳图”, 但此时的海军经费很多被挪作他用,新建海军船坞、炮台、港口花费巨大,最终的结论只能是“目前尚难筹办”。
大清海军发展的宝贵战略机遇期,就这样在等待中逐步丧失。时间又过去了5 年,1891 年6 月, 李鸿章亲自赴胶州湾视察,深感此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于是上奏朝廷,计划在青岛择址建筑炮台, 派驻军队。1892 年秋,登州镇总兵张高元率四营部队移防青岛,并设立总兵衙门,由此拉开了青岛建市和青岛军港建设的帷幕。
在这一轮青岛军港建设中,建成的军事设施仅有几个:一是今日的青岛栈桥;其二是位于总兵衙门前的小码头。此外,还建成了炮台、电报局、炸药库等附属设施。北洋水师的舰船外出演习, 时常停靠青岛港,补充粮食、饮水和煤炭。彼时, 青岛港充其量也就是北洋水师的一个后勤补给基地,基本不具备抵御外敌的能力。
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旅顺和威海也陷入日军之手,此时青岛港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成为清政府试图重振水师、抵抗列强的前哨阵地。特别是1896 年底,德国公开提出了租借胶州湾的要求,手忙脚乱的清政府紧急制定了扩充军港、购买武备的计划,但直到德国人霸占了青岛,这个计划依然停留在纸上。
潮连岛灯塔:
德国人的野心与建设热潮
潮连岛距离青岛市中心33 海里,是一个偏远的小岛。岛上的有座灯塔于1899 年由德国人建造, 塔高12.8 米,灯光信号可以达到24 海里的距离。
青岛港作为一个重要的商港,开埠后自然少不了建设灯塔,为进出港口的各类船只指引方向。在整个青岛港,一共有六个较为重要的灯塔,其中团岛、小青岛、潮连岛三个灯塔是德占期间建造的,见证了德国人在青岛港大张旗鼓开展建设的历史。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进一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自然不甘落后,德皇威廉二世经过反复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青岛。
1897 年5 月,德国海军部派出了军舰“皇帝号”,对青岛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在三个月后上报给德皇的报告中,德国人以其浸透骨子的严谨态度,对青岛的每一块礁石、每一道河流等细节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军港、航路、铁路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划。
此时的德国正在等待一个时机和借口。突然爆发的巨野教案,则是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借口。由于德国传教士长期在巨野地区胡作非为, 忍无可忍的当地村民,于1897 年11 月1 日,在大刀会的率领下进攻磨盘张庄天主堂,杀死了两名德国神甫。德国政府听到报告后欣喜若狂,威廉二世当即下令早已准备就绪的德国舰队,包括战斗舰、巡洋舰在内的5 艘军舰,打着维护德国人利益的旗号,开足马力全速向青岛进发。
11 月13 日,德国军舰的巨大轮廓出现在胶州湾,黑压压的占据了一大片海面。次日凌晨, 全副武装的德国人穿破薄雾,以操演为名登上了青岛栈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迎接他们的不是清军的枪炮,而是列队欢迎。显然,清军的礼节并未让德国人感动,他们立即将清军逮捕,占据炮台和弹药库,随即将军火源源不断地运上了岸。最终,被吓破胆的清政府选择了妥协退让,命令清军全部撤出青岛,德国人不费一枪一弹即宣告占领青岛。1898 年3 月6 日,中德签署《胶澳租界条约》, 正式将青岛租界给德国,先以99 年为期限。德国人获得了修筑炮台、铁路、开采矿石等一系列特权。德国人宣布,从当年9 月2 日起,青岛港成为自由港,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由此开始,青岛港成为以德国军事霸权为后盾的国际自由商港。
德国人对青岛港的建设有着明确的规划。他们在胶州湾内部沿东岸,从北到南依次建设三个港口,分别为供远洋轮船使用的大港、供修船用的船渠港和供山东沿海各地中国民船使用的小港, 并对清军留下的栈桥进行了扩建。德国国会先后两次拨款,累计达到850 万马克,作为港口建设的启动资金。
同时,他们还开始建造以青岛为起点的胶济铁路,以此实现铁路和港口无缝对接。各类货轮在抵达青岛港之后,可快速卸货,通过铁路高效地输送到中国内地各大城市。这样,仅用了不到10 年时间,到1906 年,青岛港货物吞吐能力和工作效率就超过了东亚的所有港口,遥遥领先于香港、上海、天津等老牌港口。 当然,德国人千里迢迢来到青岛,显然并不是为了扮演一个热心的建设者。他们围着青岛港, 相继修建了毕斯马克炮台、毛奇炮台等一大批防御设施,修筑了把各个战略要点连接起来的地下指挥部、地下通道和堡垒群,把青岛港建成了铜墙铁壁的军事要塞,足见其一手拿秤做生意、一手拿刀相要挟的嘴脸。
青岛山炮台:
见证大国实力的强弱更替
青岛山炮台是见证青岛历史的又一重要遗迹。它是扼守整个青岛港的战略要地。德治时期,这座山被命名为“俾斯麦山”,德军相继在此兴建了南炮台、北炮台、德军地下指挥部等军事设施,分为作战指挥、生活卫生、后勤保障等不同区域,各项设施足以保障2000 名官兵在此固守3 个月时间。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因欧战吃紧,对青岛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向中国政府表达了提前归还的想法。这时,一直觊觎青岛的日本人跳出来横加干涉,坚决抵制中德进行谈判, 因为一旦青岛归还中国,将使日本失去霸占青岛的理由,他们宁愿从战场上打倒德国,名正言顺地夺取青岛的控制权。
1914 年8 月23 日,日本对德宣战。日方争取英国为其盟友,随即封锁了胶州湾,意图把德国人困死在港口里。战前,日本的情报人员已深入青岛的大街小巷,对青岛港的布防情况了如指掌,对正面强攻的风险和危害也有了全面的认识。于是,他们采取了迂回包抄的策略。9 月2 日, 日本陆军和海军重炮队从渤海湾登陆,沿着胶济铁路一步步攻城掠地,逐步逼近了青岛。
面对着日德两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拳头对拳头的较量,袁世凯政府着急了,急忙召集内阁会议商议对策。可国家间的较量毕竟要用实力说话,自觉实力不济、两边谁也得罪不起的袁世凯, 干脆学起了晚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时的做法,在山东划出交战区,继续保持所谓的“中立”。
渤海湾登陆两周后,日英联军从崂山登陆, 从外围展开了对青岛的进攻。日本的海上舰队也不断地轰击青岛各炮台和港口设施,战事最激烈时双方每日发射的炮弹都有三四千发,把重要的市政设施都炸为废墟,青岛港内的美孚石油、德国石油等油库爆炸起火,船坞也遭到了毁坏。但德国人修筑的工事确实坚固,日英联队始终未能取得大的进展。
在前哨战中,最惨烈的作战发生于崂山沙子口。德军在崂山头的悬崖峭壁上修筑了工事,因其地势险要,被当地人称为鹰窝堡。为了攻占这个碉堡,日本人强攻无效,用火炮攻击无效,用高射炮仰射亦无效,最后只得调集飞机轰炸,逼得一个个德国士兵像火球一样滚落悬崖,与山脚阵地上的日本人同归于尽。最终,日军以较大的伤亡,才占据了这处阵地,此时碉堡内只剩下十余个德军重伤员。
存有较强实力的德国海军竭力扭转被动局面。10 月18 日凌晨1 时,S90 号鱼雷艇趁着海面浓雾偷袭了日军舰队,先后发射3 枚鱼雷,击沉“高千穗”号巡洋舰,致日军288 人死亡。
10 月31 日是日本天皇的寿辰,日英联军的陆军、海军、空军力量同时向青岛各个阵地发起猛烈炮击和轰炸,奏响了总攻号角。青岛山炮台上, 巨大的280 毫米口径的克虏伯重炮,使得日英海军舰队始终无法闯进青岛港,也给攻城的日军带来巨大的伤亡。但在日军的猛烈打击下,德军的各个堡垒相继遭遇重创。
随着日军相继摧毁太平山、湛山德军阵地, 步步逼近德国总督府,德国人意识到他们已经失去了这场战争。德国总督下令炸毁了青岛山炮台的大部分设施,自沉“伊丽莎白”号和“豺狼” 号军舰,炸毁青岛港起重设备和库房船坞,于11 月7 日向日英联军投降。
日德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场围绕军事要塞展开的海陆空立体作战,为后来的三军联合作战探索了路子。德军虽然仅有1 架飞机,但依靠着性能优势,与日军9 架飞机进行周旋,先后进行4 次空中格斗,直至德军投降也未遭受损伤。
日德战争和日俄战争一样,见证了俄、德等老牌列强的衰弱,以及日本帝国的快速崛起。战后, 日军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使青岛成为其殖民地,进一步扩充了在中国的军事存在。
而这场战争对青岛港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在持续两个多月的作战中,青岛港成了臭港、空港, 水面上遍布浮雷,水下沉有军舰残骸,整个航路被封死,油库、船坞、水电等设施遭遇毁灭性打击, 多个灯塔、浮标和灯桩被损坏,仓库内存放的大量货物被付之一炬,大部分商人倾家荡产,无数工人失去了工作。
从1914 年至1922 年,日本霸占青岛港长达8 年之久,设立日本要港部和港务部等管理机构, 公布《青岛港务部暂行规则》等管理规定,征收进出港关税。
与德国人把建设重心放在建设青岛大港、重点发展国际远洋贸易不同,日本人着重发展青岛小港,把主要精力用于拓展对华沿海货物贸易, 企图使之成为“中国帆船的一大集中地”。为此, 他们修筑了小港堤岸,新建浮码头,疏浚小港航道, 确保大型帆船能够安全靠泊。在此影响下,青岛港面向内地的转口贸易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
五月的风:民众的觉醒和抗争
1915 年1 月,日本政府挟日德战争胜利之威风,正式向袁世凯提交了其酝酿已久、深思熟虑的《二十一条》,亮出了霸占中国、灭亡中国的屠刀。随后,中日双方围绕条约展开谈判。
随着部分媒体透漏该条约的内容,在国内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地组织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发出了反对《二十一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正义的呼声。然而,1915 年5 月,该条约依然得以签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取得胜利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然而,会议拒绝了中国收回青岛的正义要求,并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准备签字同意。和会上外交斗争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以1919 年5 月4 日爆发于北京天安门的学生运动为标志, 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极其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群众爱国运动。在此影响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受五四运动影响,作为受日本奴役和掠夺最为严重的地区,青岛港的工人也积极参与爱国运动,组织怠工罢工、劫持货物等活动。特别是1921 年3 月18 日,青岛港1000 余名工人联合举行罢工活动,致使港口的水陆交通全部瘫痪, 给日本当局者造成了较大的打击。同时,在全国抵制日货的浪潮中,青岛港进口贸易趋于停滞, 港口滞留了大批日本货物,多家日货商行被迫关门停业。
在蓬勃兴起的爱国运动压力下,同时也是列强之间因分赃不均导致矛盾加剧的影响之下,日本最终同意与中国围绕山东问题展开谈判。1922 年2 月4 日,中日在华盛顿签署《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当年12 月10 日,中国正式办理了收回青岛的手续。
中国虽然收回青岛主权,但面对着内部军阀混战、外部列强环伺的紧迫形势,青岛港的各项建设基本停滞不前。1933 年,港务当局给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文件,充分说明了青岛港当时的窘境:“我国接收后,或以政局之不宁, 或以经济之竭蹶,对于港务一切设备,因陋就简, 为时十稔,进步毫无;较之他人越俎代庖,反有日渐衰颓之势。”
同时,虽然日本交还了青岛,但其军舰依然时常靠泊青岛港码头。仅1925 年至1928 年间, 就先后有常磐舰、春日舰等20 余艘军舰停靠, 最多时有数千名官兵踏入青岛,镇压工人运动, 构筑战备工事,大摇大摆进行操演,与过去殖民统治时期并无二样。
1931 年12 月,沈鸿烈走马上任新一任青岛市长,任期达6 年之久。他对青岛港务建设十分重视,在其任内掀起了新一轮建设高潮。大港建设方面,规划了足足有20 年的三号码头,终于展开了建设,于1936 年2 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可同时靠泊六千吨级的轮船8 艘。这是中国收回青岛主权以来,在青岛规模最大的工程。小港建设方面,新建了小港码头和青岛船坞,扩、增建了青岛栈桥和海军栈桥。海军栈桥于1935 年7 月建成,专门用于中外军舰停靠和水兵上下岸, 岸边还建有海军招待所,分流了青岛栈桥的压力。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青岛局势限于紧张。随着日军的步步紧逼,沈鸿烈执行蒋介石的“焦土抗战”政策,采取德国守军当年所用的那套破坏策略,下令炸毁日本的20 多所工厂,在港口自沉20 多艘舰船以堵塞航道,炸毁起重机、塔吊等码头设施,破坏海军船坞,烧毁海军工厂, 以免落入敌手。就这样,青岛港又一次满目疮痍。
太平路37号:美国的军事干涉
今日青岛太平路37 号,矗立的是一栋普通的办公楼。然而,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一栋别具特色的二层楼房,有着长长的楼层,正中间是个四层的塔楼,远远看上去就如同军舰的舰桥一般。这栋具有军舰造型的楼房是日本人修建的, 用作日本海军司令部。后来美军进驻青岛后,改为海军陆战队第6 师的司令部,见证了美国深度介入中国内战的历史。
经过8 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日本于1945 年8 月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 年9 月16 日,9 艘美国军舰开进了青岛港,解除了日本陆海军的武装。此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6 师、海军航空队相继像潮水一样向青岛涌来,将市区多处建筑霸占为美国军营。
美国为固守在青岛的军事利益,相继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一系列条约,企图固化了美国在包括青岛在内的中国所有港口的特权。据统计,在1945 年10 月至1946 年4 月的7 个月内,大港系靠的美军舰船达5459 艘次,而同时期的商船不过233 艘次。
以军事霸权为支撑,美国商品在青岛港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不法商人打着军事运输的旗号,通过军舰和军机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 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在华倾销,严重摧毁了还十分脆弱的民族工商业。当时青岛1400 余家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运转,其他都被迫关门停业。
1948 年9 月,解放军解放济南。此时,驻守青岛港的国民党军惊慌失措,他们建立港口警备区,增派多支部队担负勤务,在各码头及交通要道修筑碉堡等工事,妄图作垂死挣扎。然而,美军显然对固守青岛缺乏信心,逐步撤离了其海空军兵力。1949 年6 月2 日,我军解放青岛,同时也宣告了山东全境的解放。
经过67 年的建设发展,今日的青岛港已经是世界排名前列的现代化、国际化港口,其2015 年度货物吞吐量达4.3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34 万标准集装箱,位列全球第7 位。
与此同时,青岛是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机关所在地,青岛港也是海军的重要军港。2013 年2 月,青岛古镇口军港正式成为我军首艘航母—— 辽宁舰的母港。自此,青岛港在人民海军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栈桥:清政府再一次错失良机
栈桥是青岛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军用码头, 在百余年历史上经多次改扩建,才形成今天之面貌。
长期以来,扼守华北门户、具有与国内多个城市和国际多个港口通航便利的胶州湾,一直未引起清政府的足够重视。相比之下,倒是西方列强对此更为“上心”。德国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男爵,于1868 至1872 年期间,在中国进行了先后7 次、为期4 年的大规模地质调查,在一篇报告中,李希霍芬着重论述了青岛的优越地理位置,称胶州湾为天然良港,还极力向德国领导人建议夺取胶州湾及其周边铁路修筑权, 以此保住德国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利益。他的相关调研和建言,成为德国侵占中国利益的理论指引, 也纷纷为其他侵略者所效仿。对此,鲁迅曾深刻地说:“自李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
清政府驻法、德、意、荷、奥、比六国公使许景澄,在阅读李希霍芬的相关论述后深为震惊, 于1886 年上疏,条陈海军应办事宜六条,其中专门论述了在胶州湾屯埠问题:“山东之胶州湾宜及时相度为屯埠也。该处群山环抱,口门狭仅三、四里,口内有岛中峙,实为天然门户。……应该渐次经营,期十年而成巨镇。”
应该说,许景澄的提议很有见识,指出了海军兵力布防的要害,若提议能够施行,北洋水师就将获得旅顺、威海之南又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 无疑将极大地扩展其作战范围和转圜余地。为此, 李鸿章还特地安排水师统领丁汝昌、总兵琅威理少校到青岛进行实地考察,虽然他们也意识到在此建立军港十分重要,还绘制了“胶州澳图”, 但此时的海军经费很多被挪作他用,新建海军船坞、炮台、港口花费巨大,最终的结论只能是“目前尚难筹办”。
大清海军发展的宝贵战略机遇期,就这样在等待中逐步丧失。时间又过去了5 年,1891 年6 月, 李鸿章亲自赴胶州湾视察,深感此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于是上奏朝廷,计划在青岛择址建筑炮台, 派驻军队。1892 年秋,登州镇总兵张高元率四营部队移防青岛,并设立总兵衙门,由此拉开了青岛建市和青岛军港建设的帷幕。
在这一轮青岛军港建设中,建成的军事设施仅有几个:一是今日的青岛栈桥;其二是位于总兵衙门前的小码头。此外,还建成了炮台、电报局、炸药库等附属设施。北洋水师的舰船外出演习, 时常停靠青岛港,补充粮食、饮水和煤炭。彼时, 青岛港充其量也就是北洋水师的一个后勤补给基地,基本不具备抵御外敌的能力。
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旅顺和威海也陷入日军之手,此时青岛港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成为清政府试图重振水师、抵抗列强的前哨阵地。特别是1896 年底,德国公开提出了租借胶州湾的要求,手忙脚乱的清政府紧急制定了扩充军港、购买武备的计划,但直到德国人霸占了青岛,这个计划依然停留在纸上。
潮连岛灯塔:
德国人的野心与建设热潮
潮连岛距离青岛市中心33 海里,是一个偏远的小岛。岛上的有座灯塔于1899 年由德国人建造, 塔高12.8 米,灯光信号可以达到24 海里的距离。
青岛港作为一个重要的商港,开埠后自然少不了建设灯塔,为进出港口的各类船只指引方向。在整个青岛港,一共有六个较为重要的灯塔,其中团岛、小青岛、潮连岛三个灯塔是德占期间建造的,见证了德国人在青岛港大张旗鼓开展建设的历史。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进一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自然不甘落后,德皇威廉二世经过反复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青岛。
1897 年5 月,德国海军部派出了军舰“皇帝号”,对青岛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在三个月后上报给德皇的报告中,德国人以其浸透骨子的严谨态度,对青岛的每一块礁石、每一道河流等细节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军港、航路、铁路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划。
此时的德国正在等待一个时机和借口。突然爆发的巨野教案,则是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借口。由于德国传教士长期在巨野地区胡作非为, 忍无可忍的当地村民,于1897 年11 月1 日,在大刀会的率领下进攻磨盘张庄天主堂,杀死了两名德国神甫。德国政府听到报告后欣喜若狂,威廉二世当即下令早已准备就绪的德国舰队,包括战斗舰、巡洋舰在内的5 艘军舰,打着维护德国人利益的旗号,开足马力全速向青岛进发。
11 月13 日,德国军舰的巨大轮廓出现在胶州湾,黑压压的占据了一大片海面。次日凌晨, 全副武装的德国人穿破薄雾,以操演为名登上了青岛栈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迎接他们的不是清军的枪炮,而是列队欢迎。显然,清军的礼节并未让德国人感动,他们立即将清军逮捕,占据炮台和弹药库,随即将军火源源不断地运上了岸。最终,被吓破胆的清政府选择了妥协退让,命令清军全部撤出青岛,德国人不费一枪一弹即宣告占领青岛。1898 年3 月6 日,中德签署《胶澳租界条约》, 正式将青岛租界给德国,先以99 年为期限。德国人获得了修筑炮台、铁路、开采矿石等一系列特权。德国人宣布,从当年9 月2 日起,青岛港成为自由港,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由此开始,青岛港成为以德国军事霸权为后盾的国际自由商港。
德国人对青岛港的建设有着明确的规划。他们在胶州湾内部沿东岸,从北到南依次建设三个港口,分别为供远洋轮船使用的大港、供修船用的船渠港和供山东沿海各地中国民船使用的小港, 并对清军留下的栈桥进行了扩建。德国国会先后两次拨款,累计达到850 万马克,作为港口建设的启动资金。
同时,他们还开始建造以青岛为起点的胶济铁路,以此实现铁路和港口无缝对接。各类货轮在抵达青岛港之后,可快速卸货,通过铁路高效地输送到中国内地各大城市。这样,仅用了不到10 年时间,到1906 年,青岛港货物吞吐能力和工作效率就超过了东亚的所有港口,遥遥领先于香港、上海、天津等老牌港口。 当然,德国人千里迢迢来到青岛,显然并不是为了扮演一个热心的建设者。他们围着青岛港, 相继修建了毕斯马克炮台、毛奇炮台等一大批防御设施,修筑了把各个战略要点连接起来的地下指挥部、地下通道和堡垒群,把青岛港建成了铜墙铁壁的军事要塞,足见其一手拿秤做生意、一手拿刀相要挟的嘴脸。
青岛山炮台:
见证大国实力的强弱更替
青岛山炮台是见证青岛历史的又一重要遗迹。它是扼守整个青岛港的战略要地。德治时期,这座山被命名为“俾斯麦山”,德军相继在此兴建了南炮台、北炮台、德军地下指挥部等军事设施,分为作战指挥、生活卫生、后勤保障等不同区域,各项设施足以保障2000 名官兵在此固守3 个月时间。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因欧战吃紧,对青岛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向中国政府表达了提前归还的想法。这时,一直觊觎青岛的日本人跳出来横加干涉,坚决抵制中德进行谈判, 因为一旦青岛归还中国,将使日本失去霸占青岛的理由,他们宁愿从战场上打倒德国,名正言顺地夺取青岛的控制权。
1914 年8 月23 日,日本对德宣战。日方争取英国为其盟友,随即封锁了胶州湾,意图把德国人困死在港口里。战前,日本的情报人员已深入青岛的大街小巷,对青岛港的布防情况了如指掌,对正面强攻的风险和危害也有了全面的认识。于是,他们采取了迂回包抄的策略。9 月2 日, 日本陆军和海军重炮队从渤海湾登陆,沿着胶济铁路一步步攻城掠地,逐步逼近了青岛。
面对着日德两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拳头对拳头的较量,袁世凯政府着急了,急忙召集内阁会议商议对策。可国家间的较量毕竟要用实力说话,自觉实力不济、两边谁也得罪不起的袁世凯, 干脆学起了晚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时的做法,在山东划出交战区,继续保持所谓的“中立”。
渤海湾登陆两周后,日英联军从崂山登陆, 从外围展开了对青岛的进攻。日本的海上舰队也不断地轰击青岛各炮台和港口设施,战事最激烈时双方每日发射的炮弹都有三四千发,把重要的市政设施都炸为废墟,青岛港内的美孚石油、德国石油等油库爆炸起火,船坞也遭到了毁坏。但德国人修筑的工事确实坚固,日英联队始终未能取得大的进展。
在前哨战中,最惨烈的作战发生于崂山沙子口。德军在崂山头的悬崖峭壁上修筑了工事,因其地势险要,被当地人称为鹰窝堡。为了攻占这个碉堡,日本人强攻无效,用火炮攻击无效,用高射炮仰射亦无效,最后只得调集飞机轰炸,逼得一个个德国士兵像火球一样滚落悬崖,与山脚阵地上的日本人同归于尽。最终,日军以较大的伤亡,才占据了这处阵地,此时碉堡内只剩下十余个德军重伤员。
存有较强实力的德国海军竭力扭转被动局面。10 月18 日凌晨1 时,S90 号鱼雷艇趁着海面浓雾偷袭了日军舰队,先后发射3 枚鱼雷,击沉“高千穗”号巡洋舰,致日军288 人死亡。
10 月31 日是日本天皇的寿辰,日英联军的陆军、海军、空军力量同时向青岛各个阵地发起猛烈炮击和轰炸,奏响了总攻号角。青岛山炮台上, 巨大的280 毫米口径的克虏伯重炮,使得日英海军舰队始终无法闯进青岛港,也给攻城的日军带来巨大的伤亡。但在日军的猛烈打击下,德军的各个堡垒相继遭遇重创。
随着日军相继摧毁太平山、湛山德军阵地, 步步逼近德国总督府,德国人意识到他们已经失去了这场战争。德国总督下令炸毁了青岛山炮台的大部分设施,自沉“伊丽莎白”号和“豺狼” 号军舰,炸毁青岛港起重设备和库房船坞,于11 月7 日向日英联军投降。
日德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场围绕军事要塞展开的海陆空立体作战,为后来的三军联合作战探索了路子。德军虽然仅有1 架飞机,但依靠着性能优势,与日军9 架飞机进行周旋,先后进行4 次空中格斗,直至德军投降也未遭受损伤。
日德战争和日俄战争一样,见证了俄、德等老牌列强的衰弱,以及日本帝国的快速崛起。战后, 日军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使青岛成为其殖民地,进一步扩充了在中国的军事存在。
而这场战争对青岛港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在持续两个多月的作战中,青岛港成了臭港、空港, 水面上遍布浮雷,水下沉有军舰残骸,整个航路被封死,油库、船坞、水电等设施遭遇毁灭性打击, 多个灯塔、浮标和灯桩被损坏,仓库内存放的大量货物被付之一炬,大部分商人倾家荡产,无数工人失去了工作。
从1914 年至1922 年,日本霸占青岛港长达8 年之久,设立日本要港部和港务部等管理机构, 公布《青岛港务部暂行规则》等管理规定,征收进出港关税。
与德国人把建设重心放在建设青岛大港、重点发展国际远洋贸易不同,日本人着重发展青岛小港,把主要精力用于拓展对华沿海货物贸易, 企图使之成为“中国帆船的一大集中地”。为此, 他们修筑了小港堤岸,新建浮码头,疏浚小港航道, 确保大型帆船能够安全靠泊。在此影响下,青岛港面向内地的转口贸易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
五月的风:民众的觉醒和抗争
1915 年1 月,日本政府挟日德战争胜利之威风,正式向袁世凯提交了其酝酿已久、深思熟虑的《二十一条》,亮出了霸占中国、灭亡中国的屠刀。随后,中日双方围绕条约展开谈判。
随着部分媒体透漏该条约的内容,在国内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地组织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发出了反对《二十一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正义的呼声。然而,1915 年5 月,该条约依然得以签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取得胜利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然而,会议拒绝了中国收回青岛的正义要求,并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准备签字同意。和会上外交斗争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以1919 年5 月4 日爆发于北京天安门的学生运动为标志, 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极其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群众爱国运动。在此影响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受五四运动影响,作为受日本奴役和掠夺最为严重的地区,青岛港的工人也积极参与爱国运动,组织怠工罢工、劫持货物等活动。特别是1921 年3 月18 日,青岛港1000 余名工人联合举行罢工活动,致使港口的水陆交通全部瘫痪, 给日本当局者造成了较大的打击。同时,在全国抵制日货的浪潮中,青岛港进口贸易趋于停滞, 港口滞留了大批日本货物,多家日货商行被迫关门停业。
在蓬勃兴起的爱国运动压力下,同时也是列强之间因分赃不均导致矛盾加剧的影响之下,日本最终同意与中国围绕山东问题展开谈判。1922 年2 月4 日,中日在华盛顿签署《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当年12 月10 日,中国正式办理了收回青岛的手续。
中国虽然收回青岛主权,但面对着内部军阀混战、外部列强环伺的紧迫形势,青岛港的各项建设基本停滞不前。1933 年,港务当局给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文件,充分说明了青岛港当时的窘境:“我国接收后,或以政局之不宁, 或以经济之竭蹶,对于港务一切设备,因陋就简, 为时十稔,进步毫无;较之他人越俎代庖,反有日渐衰颓之势。”
同时,虽然日本交还了青岛,但其军舰依然时常靠泊青岛港码头。仅1925 年至1928 年间, 就先后有常磐舰、春日舰等20 余艘军舰停靠, 最多时有数千名官兵踏入青岛,镇压工人运动, 构筑战备工事,大摇大摆进行操演,与过去殖民统治时期并无二样。
1931 年12 月,沈鸿烈走马上任新一任青岛市长,任期达6 年之久。他对青岛港务建设十分重视,在其任内掀起了新一轮建设高潮。大港建设方面,规划了足足有20 年的三号码头,终于展开了建设,于1936 年2 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可同时靠泊六千吨级的轮船8 艘。这是中国收回青岛主权以来,在青岛规模最大的工程。小港建设方面,新建了小港码头和青岛船坞,扩、增建了青岛栈桥和海军栈桥。海军栈桥于1935 年7 月建成,专门用于中外军舰停靠和水兵上下岸, 岸边还建有海军招待所,分流了青岛栈桥的压力。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青岛局势限于紧张。随着日军的步步紧逼,沈鸿烈执行蒋介石的“焦土抗战”政策,采取德国守军当年所用的那套破坏策略,下令炸毁日本的20 多所工厂,在港口自沉20 多艘舰船以堵塞航道,炸毁起重机、塔吊等码头设施,破坏海军船坞,烧毁海军工厂, 以免落入敌手。就这样,青岛港又一次满目疮痍。
太平路37号:美国的军事干涉
今日青岛太平路37 号,矗立的是一栋普通的办公楼。然而,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一栋别具特色的二层楼房,有着长长的楼层,正中间是个四层的塔楼,远远看上去就如同军舰的舰桥一般。这栋具有军舰造型的楼房是日本人修建的, 用作日本海军司令部。后来美军进驻青岛后,改为海军陆战队第6 师的司令部,见证了美国深度介入中国内战的历史。
经过8 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日本于1945 年8 月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 年9 月16 日,9 艘美国军舰开进了青岛港,解除了日本陆海军的武装。此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6 师、海军航空队相继像潮水一样向青岛涌来,将市区多处建筑霸占为美国军营。
美国为固守在青岛的军事利益,相继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一系列条约,企图固化了美国在包括青岛在内的中国所有港口的特权。据统计,在1945 年10 月至1946 年4 月的7 个月内,大港系靠的美军舰船达5459 艘次,而同时期的商船不过233 艘次。
以军事霸权为支撑,美国商品在青岛港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不法商人打着军事运输的旗号,通过军舰和军机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 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在华倾销,严重摧毁了还十分脆弱的民族工商业。当时青岛1400 余家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运转,其他都被迫关门停业。
1948 年9 月,解放军解放济南。此时,驻守青岛港的国民党军惊慌失措,他们建立港口警备区,增派多支部队担负勤务,在各码头及交通要道修筑碉堡等工事,妄图作垂死挣扎。然而,美军显然对固守青岛缺乏信心,逐步撤离了其海空军兵力。1949 年6 月2 日,我军解放青岛,同时也宣告了山东全境的解放。
经过67 年的建设发展,今日的青岛港已经是世界排名前列的现代化、国际化港口,其2015 年度货物吞吐量达4.3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34 万标准集装箱,位列全球第7 位。
与此同时,青岛是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机关所在地,青岛港也是海军的重要军港。2013 年2 月,青岛古镇口军港正式成为我军首艘航母—— 辽宁舰的母港。自此,青岛港在人民海军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