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问答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最感兴趣哪个时间点?
  没有固定的一个时间点、甚至是时间段,无论工作还是起居生活,我都是很随性的,一切看心情。要说“感兴趣”,有时睡前会兴奋一点,阅读一会儿放松一下大脑,那时感觉比较好。
  你如何理解时间这个概念?
  其实时间本身对我来说是空洞无趣的,我个人并没有赋予它多么玄妙或深刻定义的倾向,对我来说当下的体验特别重要,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可能都不同。比如说我对时间感到紧张时才会看表,去“意识”到时间的即时存在,反过来也会因看表而紧张,感受时间的流逝,他们对我来说都是真实而浅显的。
  如果用一种颜色或者形状来描述时间,你想到的是什么?
  没有,对于时间这个点我没有太过感性的认知,可能有点不符合外人对艺术家那么“哲思”的预期吧(笑)。
  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創作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就像我刚才说的,还真的没有。我可能有些情绪化的人,比如心情极端好坏时都有可能创作或不创作,很难说。连创作脉络上其实也只是单纯的随时间线的变化,作品和时间之间没有过于深刻的关系。
其他文献
陈志光是以“蝼蚁之道”来创造所谓的“动物政治学”,以蚂蚁兵团一役成名的陈志光,他的“动物政治学”,是以蚂蚁社会里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反映人类的某种集体主义的精神。  蚂蚁,又称:玄驹或蚍蜉,是一种社会群居生活的昆虫类,一般都在土地里建筑规模大小不一的巢穴,少至几十只或几百只蚂蚁,多则几千只或几万只甚至更多蚂蚁,无论规模大小,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分门别类,均具备良好的排水、通风系统,而它们从地下的出入大
期刊
2004《sculpture雕塑》
期刊
中国当代美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演进,已经呈现出了多元的格局和相当的规模。艺术家在东西方文化的涤荡之中经过了痛苦的蜕变、艰辛的探索、勇敢的试验,将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了继本世纪初的20年之后的又一个20年的兴盛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和艺术观念的消长沉浮反映出了时代的精神走势和文化变革。到了本世纪的最后几年的艺术流变之中,“东方性”的问题终于从理论的呼唤声中迈入了艺术实践的范畴。 
期刊
还记得第一次正式开始画画是在什么时候吗?  1985-1986年吧,那时在学校画和现在的工作状态,无论心境和处境都是不一样的,比如那时没有负担,很放松很享受那种创作快感和生活状态,不用去想太多东西,当然这是精神上的,物质上同时又买不起长期供应创作的颜料材料等等;颜料是买不起的,都是自己用水粉和乳胶兑起来的。说起来这种我自制的颜料,使用感受和丙烯差不多(笑)  那最初为什么选择学艺术昵?  周遭朋友
期刊
你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我生长在漳州,甚至没有很久一段时间离开这里。所以不会有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體验,当然改变是有的,但是对我来说,我是看着它随着我在这里的生活发生点滴的改变并“侵蚀”着我对它的固有认识。其实说到这里,我想每个人、无论他的故乡有没有伴随他很久,都会有对故乡复杂的情感,爱和恨永远都是同时存在,有对它的喜欢,就有不满。  喜欢吃什么美食?  没有,对吃的东西非常随意,
期刊
展期:2016.01.24——2016.03.13  地址:今日美术馆1号馆3、4层;13号馆1、2层  说到抽象艺术的中国史,的确是一段曲折之路:无论是回顾30年前《美术》杂志的抽象艺术专题风波,还是历数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20世紀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不同时期的艺术格局中,抽象艺术始终是一个“他者”,一直被主流艺术边缘化。反转今天火热的抽象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从“冷”遇到“热”捧这一巨大境遇的
期刊
展期:2016.03.19-2016.04.10  地址: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这是一场从里到外都是“假”物的展览:石头是“假”的,花草是“假”的,影壁是“假”的……3月刚过中旬的时候,一场全民打假运动刚刚结束,另一场“伪”当代艺术却在今日美术馆“悄然”公之于众。整场展览借用“假园”之意,将展厅布置成为一个私家园林,当你漫步其中,悠扬的古乐合着高亮反光的“太湖石”,平静的“湖面”闪烁着霓虹灯光,
期刊
东方艺术·大家:回顾2016年今日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学术梳理成为重要的关键词,在走过了“温度”和“未来”的两年,您是如何看待今年这个“学术”之年?  高鹏:“学术之年”是我接任馆长以来一次整体的回归。  2013年刚接手今日美术馆时,为了保证美术馆平缓、健康的持续运营,我们提出了一个“温度”的概念,希望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希望拉近美术馆和观众、艺术家、理事会的关系,于是就
期刊
描绘现实世界固然重要,但我认为艺术家真正的职责,是穿透现实世界的灰墙,去照亮那背后的神秘世界。  ——塞维托  认识傅中望必须有三个向度,即历史的、文化的和公共视野的,傅中望在一个广袤的空间里叙事,他的视觉表达的动态性、多面性和多样化也导致了人们很难按照某种风格和流派对其归类,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又有着一个明晰的行为轨迹和创作主线,那就是对当代艺术与社会人生的真诚思考,是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把握、是
期刊
田晓磊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青年艺术家,他自诩为虚拟世界的造物主,在一个空荡荡、冷漠和平静的无限空间中,实现一点点从无到有的创造。2016年,他与其最具代表性的数字作品共同来到今日美术馆,带来了一次全新的数字视觉艺术盛宴。展览以“我等你”为题,象征着一场笃定的誓约,提示人们这样的现实注定到来、不可替代。  东方艺术·大家:虚拟和数字技术已经变成今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过去所谓的“新媒体”已不再新鲜,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