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各类电子教材随之应运而生,并极大冲击纸质教材的主导地位。本文从国内外电子教材的发展情况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两个维度着手分析了在今后的教育领域,电子教材逐步取代纸质教材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电子教材 社会需求 发展趋势
数码时代的到来引领人类生活进入了电子产品充斥的新纪元。这种产品的大量普及给现代的教育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变革与冲击。现阶段,运用“电子课本”取代“纸质课本”的呼声正呈愈演愈烈之势,并已在我国多个城市的中小学设立试点进行推广实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已是未来教材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了呢?且让我们从电子教材的发展历程和使用情况中一探究竟。
一、电子教材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在技术未成熟期,电子教材仅局限于用磁带、光盘、网络作为教材的载体,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材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完善,电子教材依托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两大平台逐渐开发成一个融合电子课本、虚拟教学具、学习资源、学习服务、学习终端等几大方面的教学系统。
(一)国外电子教材发展概况。
自20多年前软件工程师安德斯·范达姆提出“电子书”(electronic book)一词以来,电子阅读器这一新兴产物开始蓬勃发展。20世纪8、90年代电子出版物的繁荣和在线出版 (Publishing on-line)的兴起使得电子书广泛深入人们的生活。1995年,美国开创了第一代电子书Softbook和Rocketbook。1999 年7月,新加坡首次在德明中学试行163个电子书包,也因此被冠以“第一个走进电子书包时代的国家”的美名。之后,又在部分中小学推广使用电子教材。2000年12月,法国的哈瓦斯出版公司研制出利用电子笔结合触屏方式来操作的电子书包,并将尺寸缩至普通书本大小,还配备了图文影音并茂的教科书。之后,将其投入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内的一所学校试用。
上述国家对于电子书包技术的成功尝试使得其他各国纷纷效仿,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美国加州、英国伦敦均开展了电子书包的推广试验。
(二)国内电子教材发展概况。
2000年8月,国内首款电子书 “金博览”的问世揭开了我国电子书技术研发的序幕。两个月后,世界首台高分辨率低耗电、无闪烁显示的JinkeE-book在天津问世,该产品由天津津科电子有限公司与美国 ADS 公司联合研制成功。2001年1月31日,台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利用新开发的中文电子书包“文昌一号”在高中校内开展测试。同年11月,我国确定北京、上海、大连及深圳为第一批电子书包的试点城市。随着电子书包的技术日渐成熟,各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大连、青岛等的中小学也加入到试点行列。
近年来,北京和上海这两大中国代表性城市在电子教材应用方面又有了新动向。前者于2010年底宣布再次开展电子教材的试点实验,并将此次实验列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后者把电子书包的大面积推广纳入了十二五规划,这无形中预示了电子教材和电子书包的应用型研究已掀起了新的高潮。
二、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的社会需求
(一)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快速便捷地传输和储存庞大的信息量是信息社会的首要需求。电子教材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储存大量信息,而且能快速地更新,方便地传输。相比之下,纸质教材的劣势明显,它不但出版过程繁琐,运输耗时长,且信息承载量有限,信息更新的滞后性尤为突出。
(二)节能环保的需求。
若干年前,在大力倡导纸质教材的循环使用时,曾有专家粗略地算过一笔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出版,每年所消耗的纸张大约为45万吨,相当于砍伐900多万棵树木,这还不包括能源消耗进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至于用循环使用教材的方式解决环保问题,事实证明只能在音体美这种非文化类科目得以实现,要做到全学科大面积推广循环利用是不切实际的。从这一层面来看,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用电子教材替代纸制教材,对于节约纸张、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低碳教学的深远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需求。
1、实现双肩减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2010年7月14日《北京晨报》发起的“呼吁减轻学生负担,将书包电子化”的调查活动中明确显示:有77%初中生的书包超过10斤。沉甸甸的书包让大多数学生出现不适感,并伴有腰、肩、后背、脖子酸痛等现象,笨重的纸质教材甚至造成学生驼背和颈肩肌肉劳损。因此,唯有使用电子课本才可切实减轻学生的书包重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满足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需求。
传统的纸质教材通常以静态文字及图片形式呈现教材内容,长期阅读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乏味感。而电子教材这种数字化、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则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四)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需求。
1、便于管理本地资源库和获取数字化出版物以及大量相关资料和链接,丰富、完善备课内容,提高备课效率。同时可共享资源,构建校本资源库。
2、智能系统可实现作业的自动分发、批改、成绩统计与分析,大幅度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可根据需要灵活应用内置工具,随时进行修订和改版,适时演示多媒体素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4、利用即时互动反馈工具能快速准确地得到反馈信息并据此开展精准的分析测评,实现多方位教学管理功能。
5、教师将不再受到粉笔灰的困扰,极大降低咽喉病和癌症的发病率。
(五)家校良性沟通的需求。
电子课本的教学应用平台可实现定期向家长发送学生学习情况诊断报告的功能,有利于帮助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在校学习动态,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
(六)教育教学高效性管理的需求。
电子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应用系统平台可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可靠、丰富的统计数据作为诊断、管理和决策重要依据的有效工具。
一言以蔽之,经过多年的研制、开发和试点,电子教材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具备了纸质教材无法比拟的多媒体、交流与反馈、网络平台远程支持的强大功能体系。而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这五个层面的需求也体现出电子教材相较于纸质教材的巨大优势。如今,世界正进入“无纸书籍”学习的新时代,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无疑是未来教育应用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江跃中,联文,蔡璨.上海市教委透露:中小学5年内推广电子课本[N].新民晚报,2010:6-7.
[2]李芳媛,李法敏.论平板电脑时代的电子教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124.
[3]杨青松.电子书包的推行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6):101.
【关键词】电子教材 社会需求 发展趋势
数码时代的到来引领人类生活进入了电子产品充斥的新纪元。这种产品的大量普及给现代的教育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变革与冲击。现阶段,运用“电子课本”取代“纸质课本”的呼声正呈愈演愈烈之势,并已在我国多个城市的中小学设立试点进行推广实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已是未来教材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了呢?且让我们从电子教材的发展历程和使用情况中一探究竟。
一、电子教材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在技术未成熟期,电子教材仅局限于用磁带、光盘、网络作为教材的载体,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材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完善,电子教材依托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两大平台逐渐开发成一个融合电子课本、虚拟教学具、学习资源、学习服务、学习终端等几大方面的教学系统。
(一)国外电子教材发展概况。
自20多年前软件工程师安德斯·范达姆提出“电子书”(electronic book)一词以来,电子阅读器这一新兴产物开始蓬勃发展。20世纪8、90年代电子出版物的繁荣和在线出版 (Publishing on-line)的兴起使得电子书广泛深入人们的生活。1995年,美国开创了第一代电子书Softbook和Rocketbook。1999 年7月,新加坡首次在德明中学试行163个电子书包,也因此被冠以“第一个走进电子书包时代的国家”的美名。之后,又在部分中小学推广使用电子教材。2000年12月,法国的哈瓦斯出版公司研制出利用电子笔结合触屏方式来操作的电子书包,并将尺寸缩至普通书本大小,还配备了图文影音并茂的教科书。之后,将其投入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内的一所学校试用。
上述国家对于电子书包技术的成功尝试使得其他各国纷纷效仿,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美国加州、英国伦敦均开展了电子书包的推广试验。
(二)国内电子教材发展概况。
2000年8月,国内首款电子书 “金博览”的问世揭开了我国电子书技术研发的序幕。两个月后,世界首台高分辨率低耗电、无闪烁显示的JinkeE-book在天津问世,该产品由天津津科电子有限公司与美国 ADS 公司联合研制成功。2001年1月31日,台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利用新开发的中文电子书包“文昌一号”在高中校内开展测试。同年11月,我国确定北京、上海、大连及深圳为第一批电子书包的试点城市。随着电子书包的技术日渐成熟,各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大连、青岛等的中小学也加入到试点行列。
近年来,北京和上海这两大中国代表性城市在电子教材应用方面又有了新动向。前者于2010年底宣布再次开展电子教材的试点实验,并将此次实验列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后者把电子书包的大面积推广纳入了十二五规划,这无形中预示了电子教材和电子书包的应用型研究已掀起了新的高潮。
二、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的社会需求
(一)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快速便捷地传输和储存庞大的信息量是信息社会的首要需求。电子教材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储存大量信息,而且能快速地更新,方便地传输。相比之下,纸质教材的劣势明显,它不但出版过程繁琐,运输耗时长,且信息承载量有限,信息更新的滞后性尤为突出。
(二)节能环保的需求。
若干年前,在大力倡导纸质教材的循环使用时,曾有专家粗略地算过一笔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出版,每年所消耗的纸张大约为45万吨,相当于砍伐900多万棵树木,这还不包括能源消耗进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至于用循环使用教材的方式解决环保问题,事实证明只能在音体美这种非文化类科目得以实现,要做到全学科大面积推广循环利用是不切实际的。从这一层面来看,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用电子教材替代纸制教材,对于节约纸张、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低碳教学的深远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需求。
1、实现双肩减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2010年7月14日《北京晨报》发起的“呼吁减轻学生负担,将书包电子化”的调查活动中明确显示:有77%初中生的书包超过10斤。沉甸甸的书包让大多数学生出现不适感,并伴有腰、肩、后背、脖子酸痛等现象,笨重的纸质教材甚至造成学生驼背和颈肩肌肉劳损。因此,唯有使用电子课本才可切实减轻学生的书包重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满足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需求。
传统的纸质教材通常以静态文字及图片形式呈现教材内容,长期阅读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乏味感。而电子教材这种数字化、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则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四)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需求。
1、便于管理本地资源库和获取数字化出版物以及大量相关资料和链接,丰富、完善备课内容,提高备课效率。同时可共享资源,构建校本资源库。
2、智能系统可实现作业的自动分发、批改、成绩统计与分析,大幅度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可根据需要灵活应用内置工具,随时进行修订和改版,适时演示多媒体素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4、利用即时互动反馈工具能快速准确地得到反馈信息并据此开展精准的分析测评,实现多方位教学管理功能。
5、教师将不再受到粉笔灰的困扰,极大降低咽喉病和癌症的发病率。
(五)家校良性沟通的需求。
电子课本的教学应用平台可实现定期向家长发送学生学习情况诊断报告的功能,有利于帮助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在校学习动态,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
(六)教育教学高效性管理的需求。
电子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应用系统平台可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可靠、丰富的统计数据作为诊断、管理和决策重要依据的有效工具。
一言以蔽之,经过多年的研制、开发和试点,电子教材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具备了纸质教材无法比拟的多媒体、交流与反馈、网络平台远程支持的强大功能体系。而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这五个层面的需求也体现出电子教材相较于纸质教材的巨大优势。如今,世界正进入“无纸书籍”学习的新时代,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无疑是未来教育应用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江跃中,联文,蔡璨.上海市教委透露:中小学5年内推广电子课本[N].新民晚报,2010:6-7.
[2]李芳媛,李法敏.论平板电脑时代的电子教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124.
[3]杨青松.电子书包的推行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