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理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结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规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感悟。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能力;对策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的最基础阶段,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并逐步形成学生的思维方式、开阔思路的重要工具。可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猜想,激发自主推理
每一个伟大的数学发现都离不开数学猜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运用非逻辑的手段进行想象、猜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推理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体侧面积”时,我先让学生把准备好一张长方形纸片卷起来变成一个圆柱体,然后再展开变回长方形,接着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认为,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底面圆的周长,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的高,此时我引导学生猜想:你认为圆柱体的侧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学生通过操作,认识到圆柱体的侧面积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联系,由此猜想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圆的周长乘高,从而展开自主推理,为下一步得到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公式奠定了基础。
以上教学活动,教师给学生创造了机会,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圆柱体侧面积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然后引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学生通过自主推理,很快过渡到新知学习,进入数学推理的特定情境中。
二、创设情境,注重推理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特点,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以引發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从直觉思维状态过渡到抽象思维状态,帮助学生有效提炼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在圆周长公式的推导时,由于圆形与学生平时学到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不同,在学生推导的时候很容易摸不到头脑与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沿着圆画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有两只乌龟同时从圆形与正方形的起点出发,哪只乌龟先爬到终点,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由于加入了学生们喜爱的小动物,因此他们学习兴致极高,经过仔细看图,学生得出了一只乌龟爬行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另一只乌龟爬行的路线是圆形的周长,如果说直径为d的话,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d,而学生在把圆的半圆展开以后,发现它是大于2d的。如此一来,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就为学生如何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正确理解圆面积的公式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随时关注课程进程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创设了恰当的数学情境,有效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三、实践操作,培养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动手操作等环节,以使学生在观察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习推理,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数学操作的过程中,提升操作经验,提升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在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1+∠2=∠3,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直角三角形,这句话对吗?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理由。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法,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这样一来,有的同学用两个锐角组成90度,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有学生用一个平角来表示三角形的180度,然后用两个锐角叠在直角上,由此得出了两个直角的和是180度,这样一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活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边做边思,有利于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总结,强化推理表达
对于推理,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判断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一个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推理时所依据的判断称为前提,从前提通过推理得到的新判断称为结论。
主要形式有: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对于小学生,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他们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能力有限,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例如,在知道“0×3=0时,学生能理解0×8=0”“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从而知道6能被2整除,所以6是偶数”,如根据除法“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或者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性质,类比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知识的储备是“创新”的基础,比如,上面的例子,首先要充分掌握除法和分式的一些特征,从而实现正确的推理。老师和学生学会总结,通过实例逐渐进行引导得出定理结论,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头脑中有这种思考的意识,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这样不断地积累逐渐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燕.小学数学学生推理能力培养探析[J].成才之路,2013(33):37-37.
[2]徐先光.小学数学逻辑推理思维方法培养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16):4-5.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能力;对策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的最基础阶段,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并逐步形成学生的思维方式、开阔思路的重要工具。可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猜想,激发自主推理
每一个伟大的数学发现都离不开数学猜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运用非逻辑的手段进行想象、猜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推理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体侧面积”时,我先让学生把准备好一张长方形纸片卷起来变成一个圆柱体,然后再展开变回长方形,接着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认为,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底面圆的周长,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的高,此时我引导学生猜想:你认为圆柱体的侧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学生通过操作,认识到圆柱体的侧面积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联系,由此猜想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圆的周长乘高,从而展开自主推理,为下一步得到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公式奠定了基础。
以上教学活动,教师给学生创造了机会,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圆柱体侧面积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然后引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学生通过自主推理,很快过渡到新知学习,进入数学推理的特定情境中。
二、创设情境,注重推理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特点,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以引發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从直觉思维状态过渡到抽象思维状态,帮助学生有效提炼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在圆周长公式的推导时,由于圆形与学生平时学到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不同,在学生推导的时候很容易摸不到头脑与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沿着圆画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有两只乌龟同时从圆形与正方形的起点出发,哪只乌龟先爬到终点,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由于加入了学生们喜爱的小动物,因此他们学习兴致极高,经过仔细看图,学生得出了一只乌龟爬行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另一只乌龟爬行的路线是圆形的周长,如果说直径为d的话,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d,而学生在把圆的半圆展开以后,发现它是大于2d的。如此一来,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就为学生如何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正确理解圆面积的公式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随时关注课程进程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创设了恰当的数学情境,有效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三、实践操作,培养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动手操作等环节,以使学生在观察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习推理,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数学操作的过程中,提升操作经验,提升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在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1+∠2=∠3,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直角三角形,这句话对吗?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理由。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法,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这样一来,有的同学用两个锐角组成90度,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有学生用一个平角来表示三角形的180度,然后用两个锐角叠在直角上,由此得出了两个直角的和是180度,这样一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活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边做边思,有利于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总结,强化推理表达
对于推理,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判断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一个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推理时所依据的判断称为前提,从前提通过推理得到的新判断称为结论。
主要形式有: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对于小学生,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他们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能力有限,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例如,在知道“0×3=0时,学生能理解0×8=0”“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从而知道6能被2整除,所以6是偶数”,如根据除法“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或者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性质,类比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知识的储备是“创新”的基础,比如,上面的例子,首先要充分掌握除法和分式的一些特征,从而实现正确的推理。老师和学生学会总结,通过实例逐渐进行引导得出定理结论,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头脑中有这种思考的意识,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这样不断地积累逐渐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燕.小学数学学生推理能力培养探析[J].成才之路,2013(33):37-37.
[2]徐先光.小学数学逻辑推理思维方法培养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