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是基础,是关键,以读来促听,促写,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读是基础,说和写是最终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读应贯穿教学教程的始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摸索了一种以读为训练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初读、精读、赏读、综合练习四个步骤。
一、初读
初读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或文章的基本结构,感性了解文章的主体和特色等,目的是为了后面的精读铺路搭桥。
读的方法有很多,默读、朗读、跳读、速读等。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自读、齐读、范读、指名读等。这就需要根据“掌握哪方面知识需要哪种阅读方法”这一规律来选择读的方法与形式。那么解决生字词,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认真思考或查询工具书、参考资料。如教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初读提出这样的问题:
1.阅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词,给生字注音,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谁?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提出思考题后,学生就可默读。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边读、边查、边思,亦可小声讨论,读完后,师生再共同议论,明确问题答案。当然,初读的方法可根据所读内容灵活选择,如果阅读的内容没有文字障碍,感情浓厚,亦可采用朗读,或根据录音低声朗读等方法如古诗、散文。总之,教学生初读时不可方法形式单一,力求恰当别致。
二、精读
精读,是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层次,它是在一般的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深入一个层次,是重点突破阶段。
精读时要根据目标定读的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一般采用提出问题、读读议议的方法,精研细读文章重点部分,以收重点突破之效。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关键在围绕重点,恰当地设计问题,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要尽量设计出紧扣教学重点,能启发思维,且稍有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相应体现“重点段落重点读,次重点段落次重点读,非重点段落略读”的原则。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精读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本文如何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先分别由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在学生带着问题熟悉了课文内容后,可设计一系列问题,练习等来突破这一重难点。
1.练习:将下列三个词语,按词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
石拱桥赵州桥中国石拱桥
2.介绍中国石拱桥特征时,正是这种顺序,那这是一种什么说明顺序呢?
学生练习后跳读课文,稍作讨论,便能明确说明顺序了,而后再让学生速读第二部分,讨论、明确,分说部分是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来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接着可以用小练习作过渡:
出示赵州桥示意图,要求学生准确说明小拱的位置。
这可使学生明白,要准确说明事物特征,还必须运用准确的说明语言。这时,就可以开始指导学生精研细读,体会文中哪些句子、词语运用准确,而后,可挑出有代表性的句子,师生共同读、议、明白词语的表达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2)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这样,不断读、议重点段,精彩反复研读,对文章内容、重难点就理解透彻了。
三、赏读
这一层次,主要是在精读全文后,再统览全文,对全文精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再度概括、总结,进入知识的大门,“精读”是登入知识的殿堂的话,那么“赏读”就是对整个知识大厅的鸟瞰,是对知识结构从更高层次的整体俯视。
四、综合练习
“学以致用”。练习是学生将学得的知识进行运用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转变为能力,达到阅读目的。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来介绍《我的文具盒》的特征,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迁移。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读,真正理解了文章内容,且对读、写、听、说的能力进行了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摸索了一种以读为训练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初读、精读、赏读、综合练习四个步骤。
一、初读
初读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或文章的基本结构,感性了解文章的主体和特色等,目的是为了后面的精读铺路搭桥。
读的方法有很多,默读、朗读、跳读、速读等。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自读、齐读、范读、指名读等。这就需要根据“掌握哪方面知识需要哪种阅读方法”这一规律来选择读的方法与形式。那么解决生字词,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认真思考或查询工具书、参考资料。如教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初读提出这样的问题:
1.阅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词,给生字注音,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谁?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提出思考题后,学生就可默读。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边读、边查、边思,亦可小声讨论,读完后,师生再共同议论,明确问题答案。当然,初读的方法可根据所读内容灵活选择,如果阅读的内容没有文字障碍,感情浓厚,亦可采用朗读,或根据录音低声朗读等方法如古诗、散文。总之,教学生初读时不可方法形式单一,力求恰当别致。
二、精读
精读,是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层次,它是在一般的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深入一个层次,是重点突破阶段。
精读时要根据目标定读的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一般采用提出问题、读读议议的方法,精研细读文章重点部分,以收重点突破之效。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关键在围绕重点,恰当地设计问题,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要尽量设计出紧扣教学重点,能启发思维,且稍有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相应体现“重点段落重点读,次重点段落次重点读,非重点段落略读”的原则。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精读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本文如何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先分别由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在学生带着问题熟悉了课文内容后,可设计一系列问题,练习等来突破这一重难点。
1.练习:将下列三个词语,按词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
石拱桥赵州桥中国石拱桥
2.介绍中国石拱桥特征时,正是这种顺序,那这是一种什么说明顺序呢?
学生练习后跳读课文,稍作讨论,便能明确说明顺序了,而后再让学生速读第二部分,讨论、明确,分说部分是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来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接着可以用小练习作过渡:
出示赵州桥示意图,要求学生准确说明小拱的位置。
这可使学生明白,要准确说明事物特征,还必须运用准确的说明语言。这时,就可以开始指导学生精研细读,体会文中哪些句子、词语运用准确,而后,可挑出有代表性的句子,师生共同读、议、明白词语的表达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2)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这样,不断读、议重点段,精彩反复研读,对文章内容、重难点就理解透彻了。
三、赏读
这一层次,主要是在精读全文后,再统览全文,对全文精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再度概括、总结,进入知识的大门,“精读”是登入知识的殿堂的话,那么“赏读”就是对整个知识大厅的鸟瞰,是对知识结构从更高层次的整体俯视。
四、综合练习
“学以致用”。练习是学生将学得的知识进行运用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转变为能力,达到阅读目的。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来介绍《我的文具盒》的特征,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迁移。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读,真正理解了文章内容,且对读、写、听、说的能力进行了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