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名言说明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正处于性格培养初期的小学生来说,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人生的第一个驿站——童年期,小学教育是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和手段,而针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是其主要载体。因此,如何通过品德与社会教育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议题。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培养教育
儿童时期是一个培养人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许多成功人士都是在小时候就养成了许多好的习惯,并且受益终身。
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青少年模仿性较强,他们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对象,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并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所谓示范法,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优秀人物,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在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应因势利导,还可与小区居委会联合,将学生带到居民社区,进行卫生、帮教、助残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前的思品课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给小学生以过多的禁锢,使他们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作为思品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
一、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师以权威的角色出現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圣洁的代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灌输的痕迹明显地拉大了师与生的距离。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只有心中真正有学生的教师才会真正地尊重学生,才会在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做好学生的伙伴和导游,当学生有错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苛责,而是宽容、理解和帮助。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师对生这样单一的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学生间亦可相互交流,这种多向的交流方式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二、学习活动设计上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教材,根据教材设计某种典型情景或是某个生活片段,让学生再次回到生活情景中,去展示情景,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使得学生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教学也富有感染力和时效性。
在教学中,我常常把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变成童趣横生的生活小游戏,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儿童化、情趣化、生活化,在身心俱动的情况下,激活学习状态,激发学习要求。在丰富学生心灵的主题活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中,照顾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快乐,学有所获,更学会了怎样生活。
三、挖掘资源,提升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四、教师的榜样作用
列宁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可见,教师深深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担当着塑造年轻一代灵魂工程师的重任。
洛克也曾经说过:“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于小学阶段。因此,童年期儿童成长发展的最主要环境是学校,孩子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是教师。7~12岁的儿童已经开始有简单的道德观念,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系统开始形成。为此,他们开始关注与自身及他人行为相关的信息,并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模仿随着儿童个体的发展而发展,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这时,身边人的行为为儿童提供了模仿的资源,成为儿童模仿的主要对象。由于儿童尚未掌握准确的标准,没有足够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所以对许多事情的价值,都是唯成人的意见是从,尤其唯教师的意见是从。教师对他的评价,可以影响他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师在这一阶段上由于语言与行为的不慎而伤害了孩子,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因此,在品德与生活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应该方方面面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人人即是创造人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品格等就会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慢慢培养,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良好素质教育的目的。为此,教师应当重视并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培养教育
儿童时期是一个培养人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许多成功人士都是在小时候就养成了许多好的习惯,并且受益终身。
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青少年模仿性较强,他们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对象,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并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所谓示范法,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优秀人物,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在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应因势利导,还可与小区居委会联合,将学生带到居民社区,进行卫生、帮教、助残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前的思品课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给小学生以过多的禁锢,使他们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作为思品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
一、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师以权威的角色出現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圣洁的代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灌输的痕迹明显地拉大了师与生的距离。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只有心中真正有学生的教师才会真正地尊重学生,才会在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做好学生的伙伴和导游,当学生有错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苛责,而是宽容、理解和帮助。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师对生这样单一的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学生间亦可相互交流,这种多向的交流方式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二、学习活动设计上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教材,根据教材设计某种典型情景或是某个生活片段,让学生再次回到生活情景中,去展示情景,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使得学生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教学也富有感染力和时效性。
在教学中,我常常把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变成童趣横生的生活小游戏,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儿童化、情趣化、生活化,在身心俱动的情况下,激活学习状态,激发学习要求。在丰富学生心灵的主题活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中,照顾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快乐,学有所获,更学会了怎样生活。
三、挖掘资源,提升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四、教师的榜样作用
列宁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可见,教师深深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担当着塑造年轻一代灵魂工程师的重任。
洛克也曾经说过:“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于小学阶段。因此,童年期儿童成长发展的最主要环境是学校,孩子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是教师。7~12岁的儿童已经开始有简单的道德观念,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系统开始形成。为此,他们开始关注与自身及他人行为相关的信息,并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模仿随着儿童个体的发展而发展,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这时,身边人的行为为儿童提供了模仿的资源,成为儿童模仿的主要对象。由于儿童尚未掌握准确的标准,没有足够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所以对许多事情的价值,都是唯成人的意见是从,尤其唯教师的意见是从。教师对他的评价,可以影响他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师在这一阶段上由于语言与行为的不慎而伤害了孩子,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因此,在品德与生活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应该方方面面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人人即是创造人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品格等就会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慢慢培养,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良好素质教育的目的。为此,教师应当重视并上好品德与社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