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依然在持续进行中,其核心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全国许多高中学校都投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中,不少高中学校开始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上课。与过去相比,学生与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准备和表现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模式。那么,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否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呢?本文在对比导学案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利与弊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是根本。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学校都开始跟风实施导学案教学,但是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否对于每所学校、每个学生都适用呢?一些学校只是学来了别人的教学形式,也开展了导学案教学的模式,但是导学案的编写却是敷衍了事,这样一来,该在导学案中体现的知识点没有到位,学生在预习时根本找不到重点,这给学生的预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一本高质量的导学案是成功开展导学案教学的必备品。
2.学生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由于课前预习这项工作是在课下完成的,所以学生预习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在前面我们也指出,导学案教学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非常高,因为一旦学生偷懒,没有先读课本再完成导学案的预设问题,而是直接誊抄课本、参考书或者其他学生的导学案,这样导学案设置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在互联网盛行的当今社会,学生要找到一道题的答案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当教师真正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后,这对学生的诚信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要想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每一项任务。
3.预习环节的时间难以保证。预习环节是使用导学案的最开始环节,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把这么重的担子壓在每个学生的肩上,也确实让他们有些吃不消,但不压又不行,因为预习环节是最基本的环节,它涉及到很多方面,既包括学生对过去已学知识是否回顾,又包含学生是否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而且直接关系到本堂课的教学是否成功。如果学生的预习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用心去预习,或是因时间仓促而敷衍了事的泛泛浏览了一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就无法发挥出来。我校绝大多数学生都居住在学校附近,下午六点多全放学回家了,写完各科书面家庭作业后,一方面剩余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各种诱惑又太多,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电脑手机等等都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甚至个别学生手机不离手,一有空就拿起手机玩游戏,本来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少之又少,更何况数学知识枯燥乏味,高中数学题难度又大,因此,每天的预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出现这种情况,我就想办法在上课前挤出时间让他们预习,但每次都因时间太短而效果欠佳,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还比较重要,既然重要,那么时间怎样给予,给予后又怎样进行实施,这都需要进一步研讨。
4.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学案教学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的作用则是次要的,并且在课堂上要少讲,凡是课本上有的、学生能回答出来的,就少讲或不讲,教师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导”,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创造性被激发。因此,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作用处于次要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极具特色的讲解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难觅踪影,课堂气氛虽然热闹但却少了一种让大家终生难忘的场景,特别是指导性的案例大多数都遵循同样的模式,以至大多数教师的个性被扼杀,使一些优秀教师的专长不能发挥,教师个体的自主性、独创性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将大大降低。
5.导学案与多媒体之间的矛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但导学案的实施还需要多媒体课件吗?如果不用课件,我们是不是又回到原来没有多媒体的时代,显然这是在倒退,如果再配套多媒体课件,如果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一致,似乎又丢失了课件本身的价值,因此,制作多少课件,制作课件的内容与导学案的内容要不要一样,如何使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案例的有效结合,看来还需要不断地摸索。
二、对高中数学课堂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课前预习的监督。课前预习这个环节通常是学生回家后完成,因此教师的监督力度不易到位,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家长反映高中知识难,想帮孩子检查作业但看不懂。其实家长的监管并不是非要查出孩子作业的对错,而是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监督孩子是否在回家后独立自主的完成了预习任务,只要孩子独自完成了课前预习环节,这就为导学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加强课前预习的监督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保障。
2.编好导学案。导学案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好的导学案不但让学生学起来轻松,也让教师教起来轻松。所以,高质量的导学案是开展导学案教学的必备品。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课本,除了要熟悉教材,确定重难点外,还要深入挖掘课本中知识点的内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础。导学案问题的合理设置,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根据问题的一步步引导,得出有效的结论,因此这样的课堂模式,才有可能成为高效课堂。导学案分层设置的习题能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得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知识的乐趣。
3.注重课堂效果而非形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我们想要达到高效课堂而进行的课堂改革,而当某节课的知识和内容较难理解时,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也许效果会较差,这时就需要教师灵活选择课堂模式,因為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学懂新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课堂形式改革而不顾教学效果,毕竟我们改革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真正将新课改落实到实处,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但每一种推陈出新的改革都是有争议的,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会是利弊共存的,导学案教学模式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和教师的努力缺一不可,学生必须养成较强的自觉性,课前完成预习,课上积极探究,课下巩固练习。而教师更是要从传统教学备课的形式中走出来,集体备课,完成导学案的编排工作,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只做点拨难点,课下批改导学案,查出问题加以纠正。
一、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是根本。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学校都开始跟风实施导学案教学,但是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否对于每所学校、每个学生都适用呢?一些学校只是学来了别人的教学形式,也开展了导学案教学的模式,但是导学案的编写却是敷衍了事,这样一来,该在导学案中体现的知识点没有到位,学生在预习时根本找不到重点,这给学生的预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一本高质量的导学案是成功开展导学案教学的必备品。
2.学生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由于课前预习这项工作是在课下完成的,所以学生预习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在前面我们也指出,导学案教学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非常高,因为一旦学生偷懒,没有先读课本再完成导学案的预设问题,而是直接誊抄课本、参考书或者其他学生的导学案,这样导学案设置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在互联网盛行的当今社会,学生要找到一道题的答案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当教师真正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后,这对学生的诚信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要想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每一项任务。
3.预习环节的时间难以保证。预习环节是使用导学案的最开始环节,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把这么重的担子壓在每个学生的肩上,也确实让他们有些吃不消,但不压又不行,因为预习环节是最基本的环节,它涉及到很多方面,既包括学生对过去已学知识是否回顾,又包含学生是否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而且直接关系到本堂课的教学是否成功。如果学生的预习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用心去预习,或是因时间仓促而敷衍了事的泛泛浏览了一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就无法发挥出来。我校绝大多数学生都居住在学校附近,下午六点多全放学回家了,写完各科书面家庭作业后,一方面剩余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各种诱惑又太多,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电脑手机等等都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甚至个别学生手机不离手,一有空就拿起手机玩游戏,本来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少之又少,更何况数学知识枯燥乏味,高中数学题难度又大,因此,每天的预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出现这种情况,我就想办法在上课前挤出时间让他们预习,但每次都因时间太短而效果欠佳,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还比较重要,既然重要,那么时间怎样给予,给予后又怎样进行实施,这都需要进一步研讨。
4.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学案教学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的作用则是次要的,并且在课堂上要少讲,凡是课本上有的、学生能回答出来的,就少讲或不讲,教师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导”,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创造性被激发。因此,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作用处于次要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极具特色的讲解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难觅踪影,课堂气氛虽然热闹但却少了一种让大家终生难忘的场景,特别是指导性的案例大多数都遵循同样的模式,以至大多数教师的个性被扼杀,使一些优秀教师的专长不能发挥,教师个体的自主性、独创性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将大大降低。
5.导学案与多媒体之间的矛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但导学案的实施还需要多媒体课件吗?如果不用课件,我们是不是又回到原来没有多媒体的时代,显然这是在倒退,如果再配套多媒体课件,如果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一致,似乎又丢失了课件本身的价值,因此,制作多少课件,制作课件的内容与导学案的内容要不要一样,如何使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案例的有效结合,看来还需要不断地摸索。
二、对高中数学课堂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课前预习的监督。课前预习这个环节通常是学生回家后完成,因此教师的监督力度不易到位,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家长反映高中知识难,想帮孩子检查作业但看不懂。其实家长的监管并不是非要查出孩子作业的对错,而是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监督孩子是否在回家后独立自主的完成了预习任务,只要孩子独自完成了课前预习环节,这就为导学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加强课前预习的监督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保障。
2.编好导学案。导学案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好的导学案不但让学生学起来轻松,也让教师教起来轻松。所以,高质量的导学案是开展导学案教学的必备品。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课本,除了要熟悉教材,确定重难点外,还要深入挖掘课本中知识点的内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础。导学案问题的合理设置,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根据问题的一步步引导,得出有效的结论,因此这样的课堂模式,才有可能成为高效课堂。导学案分层设置的习题能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得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知识的乐趣。
3.注重课堂效果而非形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我们想要达到高效课堂而进行的课堂改革,而当某节课的知识和内容较难理解时,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也许效果会较差,这时就需要教师灵活选择课堂模式,因為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学懂新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课堂形式改革而不顾教学效果,毕竟我们改革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真正将新课改落实到实处,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但每一种推陈出新的改革都是有争议的,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会是利弊共存的,导学案教学模式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和教师的努力缺一不可,学生必须养成较强的自觉性,课前完成预习,课上积极探究,课下巩固练习。而教师更是要从传统教学备课的形式中走出来,集体备课,完成导学案的编排工作,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只做点拨难点,课下批改导学案,查出问题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