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学”课型初中语文预习作业的设计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k2pwerq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习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前奏曲”,与课后作业有本质区别,课后作业的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形成收效甚微。预习作业是提升学生意识、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这一“前奏曲”奏而不响,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且布置预习作业也是培养、提高学生自学、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利于养成学生优良品质。鉴于此,本文对“先学”课型初中语文预习作业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先学;预习作业;优化
  G633.3
  一、分层设计——体现学生差异
  (一)视情而定,设计多元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类型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的差异、文本的差异、学生基础的差异、课型的差异等设计得多种多样,具体应视情而定,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二)因人而异,激发自主探究欲望。1.内容设计适切。所谓适切就是要以生为本,设计起点就是学生现状。要以学生已有学习经验为基础,充分调动其原有学习兴趣,同时针对新的学习内容设计预习作业;要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務做好准备,培育“新知识的第一根”,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切预习作业具有适用本土化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操作性和层次性,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做到预习作业的要求分层,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到”,好的学生“吃饱”。2.完成形式多样。学生对预习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预习作业完成方式可以是口头、书面、绘图、歌唱、表演、小实验等;题型上可以有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解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等;呈现方式可以有知识卡片、作品展示、小资料等,避免作业枯燥乏味。在预习作业题目前端和后端标注“想一想”、“你知道吗”、“相信你能”等语句,温馨提示让作业充满浓浓人文关怀,可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学——凸显文本理念
  预习作业最大功能体现在导学性上,预习作业布置应该使下一课时的主要学习任务、重点、难点有所体现,引领学生通过预习作业把握到下一课时的学习方向,从而使预习作业布置成为下一节课的方向盘。
  (一)降低难度,铺垫预热,让学生有桥可搭。预习首先要有预测性。预测学生在下一课时可能要遇见的“关卡”,然后帮助学生寻找“关卡”的突破口,再将主要问题进行拆分,尽可能地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难。
  【案例1】《丑小鸭》一文,预习作业设计:①查找资料,了解安徒生生平及创作情况,了解童话特点。②阅读课文,理清全文线索,用一句话,图表或其他方式表述。③文章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读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用两三个词表述。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既照顾了基础,又有所拔高,其中第三题就是拔高,有了前两题的基础,学生解决第三题也就不吃力了。
  (二)铺设台阶,引导学习,让学生有路可走。预习作业直接或间接地展示课堂知识结构体系,是学生自主学习整体的路线图与指南针。预习作业布置需要教师吃透文本,将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推进。从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路径,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案例2】学习经典名著《我的叔叔于勒》,需要我们去挖掘其内容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如何做到省时高效,我设计了以下步骤让学生预习:1.寻读,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开启文章探索之旅;2理读,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品的构思美;3.品读,找出文中表现人物的句子细细品味,概况人物形象并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说读,说说对文章主旨、写作特色的理解。如此,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探究,由浅入深一步步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
  (三)有效反哺,融入课堂,让学生有树可攀。预习作业不是随随便便的题目,它必须为学生的解惑夯实基础,而预习作业的课堂反馈,也不是简单的校对,而要充分利用。只有把学生预习与课堂教学设计有机融为一体,我们的预习才能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才能支持学生预习。
  【案例3】教学《背影》一文,联系到我班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学生对亲情渴望强烈,但缺乏相应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有一定难度。于是我设计问题如下:1.仔细阅读文章,明确文章共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分别有怎样的作用。2.见到父亲背影时,作者流了几次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围绕父亲的“五句话”,“四次背影”,“三处情感跌宕”展开讨论。让学生联系作者所描述的惨淡家景来分析人物,感受有血有肉的父亲形象,体会人物情感,让学生明白“知人论世”的道理。接着再让学生找出认为最能体现父爱的句子,结合文章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堂课,唤起了班里学生对父爱的感恩之情。
  三、實现素质教育两个转变
  一是变“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对立为互补、融合。二是变“注重知识结构”结论性教学为将知识教学设计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学。预习作业为学生课堂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多课外知识内容,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学生不厌语文,爱上语文,教师也会改变“作业统治者”这一层不变的称谓,还学生广阔学习空间,那么承载着教学内容的课文就会鲜活起来,学生的心灵也会变得神思飞扬。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上普遍表现出对预习作业的忽视和机械操作,预习作业内容封闭僵化,预习方式单一,预习目标笼统不清晰等,导致学生有预无习,甚至敷衍、逃避,既增加学习量又没有实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颖喆.导学案: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评价与反思[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戴婧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展趋向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王政盈.初高中化学学习中预习状况的调查与比较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何丹凤.学生预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木鱼镇进行研究。土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
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的一个重点,在新课改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化学老师必须正确认识实验的重要性,通过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了探索,旨在为高中化学老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应用;化学素养  G633.8  化学是高中
核桃的品质问题一直是核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子,其壳的厚薄影响到出仁率和取食的难易,是造成核桃市场巨大价差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因此,壳厚是核桃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实验以
学位
摘要:确定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以及审核教学目标,是新课表背景下的新教学要求,并且在在新课标不断推进中,如何实现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也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深入考虑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TFU教学模式的理念,进而具体分析了TFU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途径,旨在提供一些TFU教学模式高效应用于初中处理教学中方式的理论参考,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初中物理教师提升自身的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 
摘 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事关回归教育本身的理念,又关乎高考备考的具体实践,高考备考也从另一个角度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导向,实现二者之间的最佳、有效结合,事关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事关高考备考的成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教育理念;高考备考  G633.2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重要,又特殊的课程,既承担着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制度的教材解读,又肩负着帮助中学
摘要: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教学需要完成各种习题的解答。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大量错题。将这些错题当成是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则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錯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错题资源;利用;有效性  G633.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产生错题的原因有较多。树立正确的错题教学观
摘要:知识网络图打破了教学过程中枯燥的讲课方式,让那些零散的知识点和复杂的课文以及枯燥的语法变的丰富多彩,简单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减少的了语言拥有的抽象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其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提升学习的效率。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初三英语复习的过程中运用知识网络图,提升复习的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知识网络图在初三英语复习时的运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
求米草(Oplismenusundulatifolius)为禾本科植物。其植株矮小,姿态优雅,小花玲珑秀丽,具有耐阴的特点,可作为园林耐阴地被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本研究在对崂山地区野生求米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