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依据中学生的心理情感特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小组竞争情境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创设情境 有效性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的分析,为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创设情境的方式有:
1.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
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是指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理解知识。具有趣味性及启发性的故事情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例如:《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学生对于西方的政治及法律史比较陌生,而且这部分内容也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本课时,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出示了罗马城关于母狼的城市标志,由学生猜测这是哪个城市的标志?学生七嘴八舌,有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说出了答案。随后,我为学生讲述了罗马城起源的故事:在古代亚平宁半岛上的阿尔巴城,一个名叫努米托尔的国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国王的女儿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罗穆路和瑞慕斯。阿木留斯发现了这对双胞胎,把他们放入篮子中丢入台伯河。这对兄弟被一只母狼发现并抚养,不久又被牧人发现收养。他们长大以后,杀死了仇人,创建了新的城市。后来,罗穆路杀死了瑞慕斯,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故事讲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当时的罗马采用了什么政体吗?”在故事情境的创设下,学生带着探知罗马历史的愿望进入本课的学习。
2.创设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立障碍,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妙用随机生成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地思维。
例如:在学习西周的宗法制度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嫡长子继承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在西周时,周王有四个儿子:长子由二夫人所生,次子和三子是一对双胞胎,由正妻所生,幼子由三夫人所生。请问哪位王子具有继承权利?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2)如果粗心的父母分不清双胞胎兄弟的大小,怎么办?如果兄弟人品相近,又怎么办?经过一番争论,学生总结出了如下原则:“年均以德”、“德均则卜”。(3)在西周时,王位继承依据什么原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嫡长子继承制。”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3.创设学以致用的生活情境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渐进的制度创新》一课时,正值英国进行新的议会选举,布朗当选为新一任英国首相。这样一件时事新闻学生应该知道,但在课前通过我的了解,学生对于“英国首相是如何产生的”、“英国首相在英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之类的问题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什么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了重点解释。下课时,有的学生向我提问:“美国总统是如何产生的?他的权力如何?他向谁负责?”面对如此提问,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知寻求问题的答案。随后,在学习《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时,那些课下自学的学生,在课堂交流时,向其他学生介绍了美国总统的选举机制及分权制衡的政治特点,博得了大家赞许的目光。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能解释和解决日常问题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4.创设小组竞赛的情境
列宁曾经说:“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精神。”课堂里的人际竞争能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缩小个人能力与成绩之间的差距,提高学习效率。竞争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注意向竞争对手学习,使集体生活朝气勃勃,充满生机。这样,在学习中引入竞争,使教学交往的频度提高,力度加大,能有效促进教学价值的实现。
在教授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一课时,我发现这课的知识点特别多,于是就设计了四道简答题: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开辟的主要航线是什么?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哪些?
(3)荷兰、英国是怎样进行殖民扩张的?
(4)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有哪些?是怎样形成的?
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由四个小组的学生抢答问题并给予累积奖分,最后根据得分高低评出最佳小組和最佳答题手各一个。因为课前已布置学生预习,所以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昂、踊跃发言、气氛活跃,下课时学生意犹未尽、在互相交流学习体会的过程中体会到巨大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教师应尽可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创设情境,都应与学生情感心理产生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实现提高素质与发展个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论学习的策略.
[2]竞赛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创设情境 有效性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的分析,为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创设情境的方式有:
1.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
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是指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理解知识。具有趣味性及启发性的故事情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例如:《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学生对于西方的政治及法律史比较陌生,而且这部分内容也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本课时,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出示了罗马城关于母狼的城市标志,由学生猜测这是哪个城市的标志?学生七嘴八舌,有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说出了答案。随后,我为学生讲述了罗马城起源的故事:在古代亚平宁半岛上的阿尔巴城,一个名叫努米托尔的国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国王的女儿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罗穆路和瑞慕斯。阿木留斯发现了这对双胞胎,把他们放入篮子中丢入台伯河。这对兄弟被一只母狼发现并抚养,不久又被牧人发现收养。他们长大以后,杀死了仇人,创建了新的城市。后来,罗穆路杀死了瑞慕斯,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故事讲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当时的罗马采用了什么政体吗?”在故事情境的创设下,学生带着探知罗马历史的愿望进入本课的学习。
2.创设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立障碍,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妙用随机生成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地思维。
例如:在学习西周的宗法制度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嫡长子继承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在西周时,周王有四个儿子:长子由二夫人所生,次子和三子是一对双胞胎,由正妻所生,幼子由三夫人所生。请问哪位王子具有继承权利?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2)如果粗心的父母分不清双胞胎兄弟的大小,怎么办?如果兄弟人品相近,又怎么办?经过一番争论,学生总结出了如下原则:“年均以德”、“德均则卜”。(3)在西周时,王位继承依据什么原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嫡长子继承制。”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3.创设学以致用的生活情境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渐进的制度创新》一课时,正值英国进行新的议会选举,布朗当选为新一任英国首相。这样一件时事新闻学生应该知道,但在课前通过我的了解,学生对于“英国首相是如何产生的”、“英国首相在英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之类的问题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什么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了重点解释。下课时,有的学生向我提问:“美国总统是如何产生的?他的权力如何?他向谁负责?”面对如此提问,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知寻求问题的答案。随后,在学习《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时,那些课下自学的学生,在课堂交流时,向其他学生介绍了美国总统的选举机制及分权制衡的政治特点,博得了大家赞许的目光。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能解释和解决日常问题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4.创设小组竞赛的情境
列宁曾经说:“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精神。”课堂里的人际竞争能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缩小个人能力与成绩之间的差距,提高学习效率。竞争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注意向竞争对手学习,使集体生活朝气勃勃,充满生机。这样,在学习中引入竞争,使教学交往的频度提高,力度加大,能有效促进教学价值的实现。
在教授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一课时,我发现这课的知识点特别多,于是就设计了四道简答题: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开辟的主要航线是什么?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哪些?
(3)荷兰、英国是怎样进行殖民扩张的?
(4)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有哪些?是怎样形成的?
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由四个小组的学生抢答问题并给予累积奖分,最后根据得分高低评出最佳小組和最佳答题手各一个。因为课前已布置学生预习,所以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昂、踊跃发言、气氛活跃,下课时学生意犹未尽、在互相交流学习体会的过程中体会到巨大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教师应尽可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创设情境,都应与学生情感心理产生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实现提高素质与发展个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论学习的策略.
[2]竞赛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