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6月下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专门派出一批报道人员分赴全美各地进行调查采访。他们的报道不仅揭露了一个个惊人的网络犯罪事实,同时也提醒人们,因特网虽然精彩无限,但每一个上网冲浪者都务必格外小心
收养欺诈,最残忍的骗局
6月25日,星期日,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的约翰和特丽·奈卡伊专门去教堂做了致谢祷告:那个让他们伤透心的女人终于认罪了。
奈卡伊夫妇尽管有了两个亲生孩子,但仍想再收养一个孩子。他们通过当地的一个领养机构,等了一年多却还是没有结果。有—天,一位同是美国在线用户的人给他们发来电子邮件。邮件发送者自称是费城的一名领养援助者,名叫索尼娅·弗洛,她有一个孩子可很快供他们领养。奈卡伊夫妇给她回了电子邮件。过了几个星期,弗洛给他们传真了一位名叫“达科塔”的孕妇的医疗文件。她还同时发电子邮件给奈卡伊夫妇说,达科塔特别希望他们收养她的孩子。奈卡伊夫妇感到非常兴奋,马上给弗洛邮寄了4500美元,作为收养总费8500美元的首期定金。可是,从此以后弗洛便杳无音讯了,当然也压根儿没有什么孕妇达科塔。从加利福尼亚州到缅因州,弗洛至少欺骗愚弄了40多对像奈卡伊夫妇这样的家庭。
尽管也跟奈卡伊夫妇一样沮丧,但他们当中有的受伤害者相对较轻。弗洛从另一对夫妇那里骗得了9500美元。她还告诉另一对内布拉斯加的夫妇专程飞到费城去领养孩子。她特意穿着医院工作人员的服装去宾馆跟他们见面,装出一副刚刚从产房出来的样子。她让这对夫妇一直在宾馆里等了好多天,然后却突然告诉他们说孩子的母亲变卦了。
因特网使得收养这一复杂的事情变得非常简单,但也引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让人心碎的收养欺诈。聊天室是欺诈者利用最多的网络空间,他们总是承诺,只要给钱就可以领养到孩子。还有一些不良的领养代理机构,专门在网上展示一些聪明可爱的孩子的照片,以招揽顾客,而实际上那些孩子都是无法领养的。
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吉尔和史蒂文·霍普斯特打算收养一名健康的混血儿。可是,后来他们看到这个孩子的照片在网上到处展示。不久以后,他们还发现孩子的生母对孩子的种族和法律身份状况说谎。结果,他们不仅失去了孩子,还有7200美元,再还有吉尔所说的“我们的快乐”。
直至目前,索尼娅·弗洛的网址依然开放。因为她自认有罪,所以其在监狱里呆的时间可能不超过两年。
网上谣言,证券交易的黑手
“为什么不选择这只股票呢﹖”一则由connie-x-francis发布的消息认为,预期之中的新泽西州的 Biomatrix公司和 Genzyme公司的合并一定会使 Biomatrix公司的主导产品——一种名为Synvisc的关节炎止痛剂的销量猛增。每一次她一发布消息, Connie就会受到一大批反对者的猛烈攻击。后来,有人指出,Connie实际上是Bromatrix公司的“托儿”,是个骗子。同时,另外又有人在网上张贴帖子预言,两家公司的合并流产,Biomatrix公司也要破产。
因特网上言论自由度大,阐述观点的气氛也往往很活跃,但是,也许这自由和活跃的背后蕴藏的就是操纵股票价格的阴谋。操纵活动常常是受部分利益集团幕后指使,利用化名团伙作案,利用网络散布传播谣言,以达到控制股票价格的目的,以期从中获利。
Biomatrix公司说,他们是“网上谣言”的典型的受害者。一些人在网上公告栏里公然张贴帖子诽谤、诋毁他们公司以及产品和股票。一年多之前,最早的诽谤性言辞出现在Yahoo网站的公告栏里。有的说Biomatrix的首席执行官恩德雷·贝拉茨是一名纳粹战犯;还有一些人则说,公司的一位高级女主管生活淫荡、专搞一些下流的性行为;更有甚者,说有部分病人使用Synvisc后不仅病没有治好反而不幸死亡。Biomatrix公司总裁罗里·里格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这些人的胡说八道,公司失去了很多投资,损失惨重。
2000年6月,马萨诸塞州有关执法机构经过艰苦的网上追踪,终于查出了这些在网上造谣诽谤的人。原来他们共有7人,其中3人是公司的前雇员和亲戚,他们因为对公司不满而利用因特网对Biomatrix公司进行诽谤,损坏公司声誉和形象。为了维护公司的信誉,Biomatrix公司对7名“被告”提起了民事诉讼。
卡号交易,信用卡盗窃成风
星期六的下午对那些惯于夜间进行盗窃信用卡号交易活动的黑客来说并不是“黄金时间”。然而,位于美因宾夕法尼亚州比弗市的因特网安全公司AntiOnline办公室里,几名业绩斐然的网络警察已经着手行动了。
AntiOnline公司21岁的创建者约翰·弗兰尼斯维奇正在监视一个著名的聊天室,这里是一些“持卡人”经常进行用盗窃来的卡号交易的地方。突然,一位持卡人发了一条信息:“想交易美国信用卡吗﹖我有5张威世卡、1张万事达卡、1张威世‘处女卡’。”“处女卡”指的是偷盗来的号码还从来没有非法使用过的信用卡。据弗兰尼斯维奇介绍,持卡人常常寻求对等的卡号交易,但有时候可接受的交易品还包括盗版软件或者非法侵入某些计算机的密码。
一位网名为CoolGuy的自我吹嘘说,他有一个庞大的信用卡库,拥有7000多张卡,而且张张能用。 Billy想要两个卡号,或者一个处女卡账号,交换条件是提供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系统的密码。 Misha则写道:“我需要美国信用卡以及有关的所有信息。”因为很多公司都要求信用卡使用者在提供卡号的同时提供账单邮寄地址,非法持卡人都非常看重这些详细情况。
一位名为MaStEr的持卡人宣称,他有威世处女卡可以交易。弗兰尼斯维奇马上使用h4cker的化名自我介绍道:“有信用卡要交易吗﹖我有一张美国运通信用卡的金卡。”当然,他的这张卡也是伪造的,卡号是从一个网站上弄来的假号码。但是,MaStEr还是上钩了,弗兰尼斯维奇便把卡号发给了他。对方马上问:“具体的姓名、通讯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弗兰尼斯维奇敷衍说,只要你把号码发过来就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几分钟以后,一个威世卡的卡号和有效日期外加通信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就发过来了,卡主人是一名叫珍尼·博安的人。弗兰尼斯维奇从MaStEr的IP地址上追索到对方是在保加利亚的。弗兰尼斯维奇迅速地给博安发了电子邮件,主题栏里写道:“你的信用卡号码被人盗了。”
引诱少年,牧师的网上丑行
作为宾夕法尼亚州立学院教区的牧师,10年来,威廉·卡贝尔一直名声很好,他谦逊有礼、和蔼可亲、慷慨大方,人们都认为他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好牧师。但是,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神学院和普林斯顿神学院的牧师却有着见不得人的秘密生活。
1999年10月一个宁静的夜晚,卡贝尔坐到了电脑前,利用教堂的“美国在线”账号上了网,进入到一个网上聊天室。他自己化名为BillSC635,很快便有一个名为Addaml984的网友跟他打招呼,对方自称是新泽西州的一位14岁的男孩。“Addam,你好”卡贝尔写道,“我是一名比你年长的同性恋者,我喜欢和少年男孩发生性行为,我们能不能聊聊?”Addam发了一个表示微笑含义的网上符号,以示回应。
随后的几个月里,两人一直保持电子邮件联络,关系发展得很快,卡贝尔不断地向对方发出引诱信号。
2000年6月26日,在一次网上即时聊天时,两人相约在新泽西州皮斯卡塔韦的一家快餐店里见面。卡贝尔说,到时候他会戴着眼镜,穿一件褐紫红色马球衫,下身是卡其布宽松便裤。Addam则说他会穿一件针织套衫。6月28日,大约是中午12点15分,威廉·卡贝尔到达快餐店。可是,等待他的不是他期望见到的小男孩,而是乔装的联邦调查局特工。
卡贝尔因为企图跨州和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而被捕。不过,他在交付了10万美元的保释金后获释,并被警方监视居住,禁止再使用电脑。卡贝尔在写给教区教民的一封道歉信中说,多年以来,他一直跟“一种病魔作斗争,多数时候,我自己能控制这种病态的折磨”。
沉溺色情,难以自拔终自毁
他们的故事就是一出典型的现代爱情剧:他们在网上相识,爱得神魂颠倒。尽管他们相互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之间却没有秘密,他们分享快乐的记亿,他们共育爱情之花。可是现在,把他们牵到一起的网络却要把他们分开了
“凯文”是爱达荷州北部一家医院的保安,是个让人喜爱的小伙子——聪明,脸上总带着微笑,给人值得信赖的感觉。他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的情况,那是1995年8月,他用的计算机是医院图书馆的。不久以后,他就迷上了,几乎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电脑屏幕前。
据凯文说,他发现网上的色情网站纯粹是出于偶然,起初是出于好奇。“每一次我想大概已经全看过了,”他说,“可是总是有一些新的玩意儿出现在屏幕上。最后,网上性世界占据了我的整个世界,几乎取代了现实生活中跟女性的交往。我也再不感到孤独了。”
后来,一位名为“玛丽”的3个孩子的年轻母亲在一个单身者网站里发了一条信息,希望寻求伴侣。凯文马上做出反应,两个人便由此开始了网上对话。不到两个月,他就开车80公里特地去跟她见面。又过了几个月,他们结婚了。
玛丽爱凯文的善良,他对孩子们也很好。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每一次她在读着凯文甜蜜蜜的电子邮件情书时,他却在目不转睛地看那些极其低级下流的黄色网站。“我知道他总是在线的,”玛丽说,“但是,我以为他只是想在网上认识更多的人而已。”
任何时候,凯文只要在家,他就关上房间门上网。有些时候,他甚至会叫她一起看那些特别“野性”的站点。她感到恶心,但也并没觉得担忧,直到有一天他开始不再跟她同房。“你还在看那些东西﹖”她质问,几乎要哭出来了。
今年1月,凯文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问题。他答应彻底戒除坏习惯,绝对不再在家里上网。但是,医院还是有计算机啊,每天晚上,他都用他的万能钥匙进入已经关门的图书馆,跟以前一样沉溺在网络的色情世界里。有时候,他甚至整个晚上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脑前“欣赏”网上性世界。图书馆里计算机的一些非正常的使用现象被人注意到后,头儿要凯文具体调查,他才有所收敛。
然而,这一次他却步入了陷阱。2000年夏初,医院里安装了监视摄像机和监控软件,对凯文的每一次鼠标点击都予以记录。6月27日,医院的管理者终于找他了,院方让他停职反省,并要求他去心理咨询。目前,凯文在妻子的监视下生活和工作。
身份盗用,轻易骗得银行贷款
新泽西州老布里奇23岁的电脑迷托马斯·塞茨不断地抱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他说,如果该机构没有在其网站上公布社会保险成员的名单和号码,他就没有办法利用其中14个人的名义来申请汽车贷款,他也不至于因为欺诈银行而坐在法院里受审了。
塞茨的“武器”是老布里奇公共图书馆里的公用计算机。有一天,他上网冲浪,无意间进入了一个数据库,里面有许多公司存在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和资料。这对塞茨来说诱惑太大了。他试着用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在网上向美国国家银行申请汽车贷款,但遭到拒绝。接着,他又分别用了11个化名进行申请,但依然都没有成功。第13次尝试,塞茨成功了,他获得了一张15000美元的支票。他想用这张支票在当地一家别克汽车代理商那里买一辆车,但没有买成,部分原因是他没有汽车保险。
塞茨没有就此放弃。第14次时,他盗用了盐湖城一个名为理查德·克拉森的身份进行申请,终于获得成功。几天后,他从国家银行得到了一张44000美元的贷款支票。随后,他又利用克拉森的资料在网上免费获得了一个汽车保险。
现在,塞茨惟一缺少的就是如何证明自己便是克拉森。而事实上这个是很容易在因特网上买到的。因特网上至少有300个网站出售伪造的驾驶证、护照、社会保险卡甚至军用身份卡等法律证件。塞茨很快便拥有了一张伪造的克拉森的身份证。
由于克拉森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塞茨很顺利地便利用贷款支票在当地一家日本本田汽车代理商那里选购了一辆黑色轿车。屡屡成功,塞茨不免有些得意。他说,他虽然明白自己干的是非法勾当,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甚至结果还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得多。
可是,厄运还是临头了。当塞茨试图去登记汽车时,假的驾驶执照使他露出了马脚,他被警方当场逮捕。
原载《民主与法制画报》 胡任兴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