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重视在各个领域中培养儿童合作的态度和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幼儿时期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的方法有: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培养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及时强化,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关键词】创造 合作能力 培养
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愈来愈成为家庭的核心、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使孩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友好的合作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一、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把幼儿引到幼儿园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促进幼儿积极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就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在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中为幼儿合作提供机会,充分挖掘各类游戏的优势因素,多途径、多方法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可以通过材料的投放、主题的商定、教师的参与游戏等方式,促使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的产生合作行为,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造型,共同完成一幅画或采取多人合作的体育游戏等,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中就不会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多个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融进去,这个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其次,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在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同叠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不放弃一切可以合作的机会,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二、培养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所以多数孩子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对抗、攻击等性格特征。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大多遇到纠纷时不会很好的解决,不是告状就是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教师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就需要采取一种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不要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如教师可采取加入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大家都赞同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克服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合作的行为。
三、及时强化,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幼儿都喜欢被表扬。教师看到不合群的幼儿偶然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合作的玩耍,或协商、询问,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从而起到强化该行为的作用。在幼儿成功完成后,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肯定,让幼儿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如:霏霏原本性格内向,孤僻,不敢与人交往,但有一天,她把心爱的布娃娃带回幼儿园,放在娃娃家里,与同伴一起轮流抱布娃娃,扮演爸爸和妈妈的角色,区角活动结束了,我们进行活动评价,首先表演的是霏霏,并请她说说今天的感受,由于教师及时的认可和肯定,既帮助霏霏建立了自信心,又在无形之中强化幼儿的合作交往行为。
四、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激活了思维,完成了任务,交流了情感。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在看到幼儿能与同伴协商、相互帮助、友好配合时,在幼儿成功完成任务后,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的肯定,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和自觉化。
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做法:成功展示法,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表扬法,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好的合作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老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也要肯定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击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而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从幼儿抓起,從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抓起,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抓起,并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2]《幼儿园工作规程》
[3]韩瑞娜 《如何培养幼儿友好合作行为》[J]幼儿教学研究 2008年第9期
【关键词】创造 合作能力 培养
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愈来愈成为家庭的核心、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使孩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友好的合作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一、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把幼儿引到幼儿园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促进幼儿积极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就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在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中为幼儿合作提供机会,充分挖掘各类游戏的优势因素,多途径、多方法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可以通过材料的投放、主题的商定、教师的参与游戏等方式,促使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的产生合作行为,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造型,共同完成一幅画或采取多人合作的体育游戏等,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中就不会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多个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融进去,这个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其次,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在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同叠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不放弃一切可以合作的机会,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二、培养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所以多数孩子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对抗、攻击等性格特征。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大多遇到纠纷时不会很好的解决,不是告状就是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教师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就需要采取一种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不要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如教师可采取加入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大家都赞同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克服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合作的行为。
三、及时强化,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幼儿都喜欢被表扬。教师看到不合群的幼儿偶然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合作的玩耍,或协商、询问,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从而起到强化该行为的作用。在幼儿成功完成后,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肯定,让幼儿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如:霏霏原本性格内向,孤僻,不敢与人交往,但有一天,她把心爱的布娃娃带回幼儿园,放在娃娃家里,与同伴一起轮流抱布娃娃,扮演爸爸和妈妈的角色,区角活动结束了,我们进行活动评价,首先表演的是霏霏,并请她说说今天的感受,由于教师及时的认可和肯定,既帮助霏霏建立了自信心,又在无形之中强化幼儿的合作交往行为。
四、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激活了思维,完成了任务,交流了情感。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在看到幼儿能与同伴协商、相互帮助、友好配合时,在幼儿成功完成任务后,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的肯定,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和自觉化。
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做法:成功展示法,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表扬法,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好的合作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老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也要肯定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击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而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从幼儿抓起,從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抓起,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抓起,并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2]《幼儿园工作规程》
[3]韩瑞娜 《如何培养幼儿友好合作行为》[J]幼儿教学研究 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