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安排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也有别于其他知识的传授,强调突出思维的训练,培养良好思维习惯,逐步达到一定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一、课前思考
1. 教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旨在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两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是找规律,体会规律,第二课时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应该教什么?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是在一节课内研究?还是分两节课研究?选择前者,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吃夹生饭,影响后续学习;选择后者,课堂密度又不够(尤其作为公开课),且不便于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反复斟酌后我选择了前者,并把“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这一规律”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区分不同情况下物体的个数,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2. 怎样教
找规律的教学重在“找”,不是教师简单的“告诉”,而应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积累感性认识,感悟其中的规律,并能深刻理解规律背后的道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只有这样,在遇到复杂、变化的实际问题时,学生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思考与解决. 否则,就只能抱着一些机械的结论性语言生搬硬套,抑或束手无策.
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上述三种不同情况有两种不同结果,即“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个数多1”和 “两种物体个数相等”,然而学生要完全弄清这些关系并非易事,因此作业错误总是防不胜防. 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轻松掌握、理解深刻呢?对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如果能从“一一对应”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简单明朗许多.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个数多1,这是因为从第一个物体开始,每两个为一组,到最后一个物体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物体,故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当两端物体不同时,则正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封闭植树问题则可转化为两端物体不同的直线植树问题.
二、课中实践
1.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① 教师在黑板上一一间隔贴红、蓝吸铁石. 问:猜一猜下一个该是什么颜色?同意吗?为什么意见如此一致?
② 红、蓝吸铁石的排列有何特点?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③ 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它们的个数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2. 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① 在这个画面当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哪些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够找出几组来?
② 仔细数一数,每一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各是多少?
比较一下,每一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吗?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夾子的个数比手帕多1,兔子的个数比蘑菇多1,木桩的个数比篱笆多1. )
③ 师指出:像夹子、兔子、木桩这样排在两端的是两端物体,而手帕、蘑菇、篱笆就是中间物体. 那么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用一句话概括是什么?
④ 想一想,为什么两端物体的个数会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引导学生理解:两头都是夹子,最后一个夹子没有对应的手帕,所以夹子多了1个.
⑤ 教师小结:当两端物体相同时,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最后一个物体没有相对应的物体了,所以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课后反思
1. 深刻源自扎实
本课重在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感悟和理解“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这一规律,教学中不只限于找到规律,更要理解规律背后的道理;动手操作时不只限于摆一摆、说一说,更要借助直观联想出数量更多时两种物体的个数,帮助学生建构一一间隔排列的模型;完成想想做做练习时不只满足于学生能说出答案,更要学生弄清在具体问题中,求的到底是两端物体的个数还是中间物体的个数.
2. 灵活源自深刻
上完课后的我一直沉浸在喜悦中,因为成功地实施了教学预案,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批改完学生当天的作业后,有一道错题引起了我的注意,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操场一周种了8棵树(旁边画着图),每两棵树之间插一面彩旗,共插彩旗多少面?作业中除了这题(封闭植树问题),其余题目(直线植树问题)几乎没有什么错误. 学生对于封闭植树问题理解不够深刻?我不是组织学生观察红、蓝吸铁石围成一个封闭图形时两种物体的个数了吗?而且把直线排列的两种情况都围成了封闭图形,学生已经感受到封闭的一一间隔排列其实就是直线植树问题中两端物体相同的情况呀?我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原因. 首先,封闭植树问题中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不如直线植树问题简单和明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我在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时因为怕学生不会和难理解,教师的操作代替了学生的操作,封闭植树问题与两端物体相同的直线植树问题的联系,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因而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的,遇到变化的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思考与解决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课前思考
1. 教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旨在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两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是找规律,体会规律,第二课时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应该教什么?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是在一节课内研究?还是分两节课研究?选择前者,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吃夹生饭,影响后续学习;选择后者,课堂密度又不够(尤其作为公开课),且不便于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反复斟酌后我选择了前者,并把“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这一规律”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区分不同情况下物体的个数,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2. 怎样教
找规律的教学重在“找”,不是教师简单的“告诉”,而应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积累感性认识,感悟其中的规律,并能深刻理解规律背后的道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只有这样,在遇到复杂、变化的实际问题时,学生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思考与解决. 否则,就只能抱着一些机械的结论性语言生搬硬套,抑或束手无策.
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上述三种不同情况有两种不同结果,即“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个数多1”和 “两种物体个数相等”,然而学生要完全弄清这些关系并非易事,因此作业错误总是防不胜防. 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轻松掌握、理解深刻呢?对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如果能从“一一对应”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简单明朗许多.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个数多1,这是因为从第一个物体开始,每两个为一组,到最后一个物体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物体,故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当两端物体不同时,则正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封闭植树问题则可转化为两端物体不同的直线植树问题.
二、课中实践
1.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① 教师在黑板上一一间隔贴红、蓝吸铁石. 问:猜一猜下一个该是什么颜色?同意吗?为什么意见如此一致?
② 红、蓝吸铁石的排列有何特点?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③ 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它们的个数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2. 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① 在这个画面当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哪些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够找出几组来?
② 仔细数一数,每一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各是多少?
比较一下,每一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吗?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夾子的个数比手帕多1,兔子的个数比蘑菇多1,木桩的个数比篱笆多1. )
③ 师指出:像夹子、兔子、木桩这样排在两端的是两端物体,而手帕、蘑菇、篱笆就是中间物体. 那么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用一句话概括是什么?
④ 想一想,为什么两端物体的个数会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引导学生理解:两头都是夹子,最后一个夹子没有对应的手帕,所以夹子多了1个.
⑤ 教师小结:当两端物体相同时,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最后一个物体没有相对应的物体了,所以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课后反思
1. 深刻源自扎实
本课重在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感悟和理解“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这一规律,教学中不只限于找到规律,更要理解规律背后的道理;动手操作时不只限于摆一摆、说一说,更要借助直观联想出数量更多时两种物体的个数,帮助学生建构一一间隔排列的模型;完成想想做做练习时不只满足于学生能说出答案,更要学生弄清在具体问题中,求的到底是两端物体的个数还是中间物体的个数.
2. 灵活源自深刻
上完课后的我一直沉浸在喜悦中,因为成功地实施了教学预案,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批改完学生当天的作业后,有一道错题引起了我的注意,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操场一周种了8棵树(旁边画着图),每两棵树之间插一面彩旗,共插彩旗多少面?作业中除了这题(封闭植树问题),其余题目(直线植树问题)几乎没有什么错误. 学生对于封闭植树问题理解不够深刻?我不是组织学生观察红、蓝吸铁石围成一个封闭图形时两种物体的个数了吗?而且把直线排列的两种情况都围成了封闭图形,学生已经感受到封闭的一一间隔排列其实就是直线植树问题中两端物体相同的情况呀?我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原因. 首先,封闭植树问题中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不如直线植树问题简单和明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我在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时因为怕学生不会和难理解,教师的操作代替了学生的操作,封闭植树问题与两端物体相同的直线植树问题的联系,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因而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的,遇到变化的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思考与解决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