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期,本刊集中反映了北京市大兴区通过做好“名校办分校”这篇大文章,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和做法。相信您读后会得到一些启发。
除了“名校办分校”外,各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一定范围内的支教、轮岗,两所或多所学校间的拉手、捆绑、共建、联合等。这些创造性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同时,也促使我们将关注的目光由“做了什么”转向“做得怎样”。近来,某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开始遭到质疑,甚至反对,其原因大多是其高耗低效或无效,甚至出现某些负面效应。
为什么初衷良好而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笔者仅就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二。
第一,诊断不准,盲目“下药”。
比如:不少地方以各种形式推进相对优质校(下称“A类校”)对相对薄弱校(下称“B类校”)的帮扶与援助,希望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解决“B类校”发展缓慢的问题。但这些招数在某些地区或某些学校并不灵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B类校”的问题诊断不准,“下药”粗放,难对其症。
精准的诊断是对症下药的前提。比如同是感冒,医生要仔细辨析是风寒型的还是风热型的,是细菌型的还是病毒型的,“型”不同,“药”亦不同。依此思路,我们看看“B类校”的问题。从与“A类校”相关的视角看,我们或许可以将“B类校”分为“救急”型的和“救贫”型的两类。“救急”型学校的问题往往是“短缺”,表现为某些方面“没有”或“不足”,如学校制度缺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等。“救急”的办法是补,即缺什么补什么,宜选择互补性强的优质学校为其提供援助,以强补弱。而“救贫”型学校的问题往往是带有根本性的,如体制性、观念性问题。如果再细分,又可以将其分为来自公共行政方面的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的种种问题;来自民众、社会风气方面的问题,如在某些发达的大城市周边,“读书无用”之风泛滥,厌教厌学现象普遍。显然,这两类问题都很难通过“学校帮学校”来解决。当然,有些“救贫”型学校的问题可以通过“A类校”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难度很大,必须采取“破”的办法,且做出持续的努力。
上述分类不一定科学,笔者只是希望借此作出一点提示:决策必须以科学、精细、准确的问题诊断为依据,必须建立效率、效益、效用的观念:“学校帮学校”等措施不失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可选之策,但它的作用不是无限的,我们不能期望用“救急”的办法“救贫”。如果我们在决策时没有做到“合规律、求实效”,那么,不仅良好的愿望难以实现,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一是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优质教育资源可能被稀释;二是可能给相对薄弱的学校一个可怕的暗示——我们已无药可医,必“死”无疑。
第二,定位不当,主体缺失。
这主要是对“B类校”而言。在各种帮扶、合作关系中,“B类校”应该有怎样的定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救济的被扶助对象,还是发展的主体?如果是前者,则任何外力推动都难以真正奏效:如果是后者,则可能通过“借力”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发展的主体,亦即资源整合的主体。有了这样的定位,“B类校”才会千方百计地在优质校所提供的“营养库”中,找寻到自己特需的营养,并将外界的资源与自身的优势整合起来;才能像本期介绍的那几所名校的分校那样,“依托,但不依赖或依靠”,“借鉴”而不“复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立足于自主创新、自我发展。以这样的定位与优质校合作,就可能超越“术”的层面,而在“道”的意义上悟得支撑优质校发展的那些更根本的东西,进而形成自我生长的机制和能力。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编辑 孙金鑫)
除了“名校办分校”外,各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一定范围内的支教、轮岗,两所或多所学校间的拉手、捆绑、共建、联合等。这些创造性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同时,也促使我们将关注的目光由“做了什么”转向“做得怎样”。近来,某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开始遭到质疑,甚至反对,其原因大多是其高耗低效或无效,甚至出现某些负面效应。
为什么初衷良好而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笔者仅就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二。
第一,诊断不准,盲目“下药”。
比如:不少地方以各种形式推进相对优质校(下称“A类校”)对相对薄弱校(下称“B类校”)的帮扶与援助,希望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解决“B类校”发展缓慢的问题。但这些招数在某些地区或某些学校并不灵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B类校”的问题诊断不准,“下药”粗放,难对其症。
精准的诊断是对症下药的前提。比如同是感冒,医生要仔细辨析是风寒型的还是风热型的,是细菌型的还是病毒型的,“型”不同,“药”亦不同。依此思路,我们看看“B类校”的问题。从与“A类校”相关的视角看,我们或许可以将“B类校”分为“救急”型的和“救贫”型的两类。“救急”型学校的问题往往是“短缺”,表现为某些方面“没有”或“不足”,如学校制度缺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等。“救急”的办法是补,即缺什么补什么,宜选择互补性强的优质学校为其提供援助,以强补弱。而“救贫”型学校的问题往往是带有根本性的,如体制性、观念性问题。如果再细分,又可以将其分为来自公共行政方面的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的种种问题;来自民众、社会风气方面的问题,如在某些发达的大城市周边,“读书无用”之风泛滥,厌教厌学现象普遍。显然,这两类问题都很难通过“学校帮学校”来解决。当然,有些“救贫”型学校的问题可以通过“A类校”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难度很大,必须采取“破”的办法,且做出持续的努力。
上述分类不一定科学,笔者只是希望借此作出一点提示:决策必须以科学、精细、准确的问题诊断为依据,必须建立效率、效益、效用的观念:“学校帮学校”等措施不失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可选之策,但它的作用不是无限的,我们不能期望用“救急”的办法“救贫”。如果我们在决策时没有做到“合规律、求实效”,那么,不仅良好的愿望难以实现,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一是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优质教育资源可能被稀释;二是可能给相对薄弱的学校一个可怕的暗示——我们已无药可医,必“死”无疑。
第二,定位不当,主体缺失。
这主要是对“B类校”而言。在各种帮扶、合作关系中,“B类校”应该有怎样的定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救济的被扶助对象,还是发展的主体?如果是前者,则任何外力推动都难以真正奏效:如果是后者,则可能通过“借力”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发展的主体,亦即资源整合的主体。有了这样的定位,“B类校”才会千方百计地在优质校所提供的“营养库”中,找寻到自己特需的营养,并将外界的资源与自身的优势整合起来;才能像本期介绍的那几所名校的分校那样,“依托,但不依赖或依靠”,“借鉴”而不“复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立足于自主创新、自我发展。以这样的定位与优质校合作,就可能超越“术”的层面,而在“道”的意义上悟得支撑优质校发展的那些更根本的东西,进而形成自我生长的机制和能力。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