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50多年前的经典著作中便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思想,对全球视野中资本主义开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出了及时的回应。本文对这一思想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并风行时下,但经济全球化的学术思想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马、恩在《德意识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等著作中以全球视野对资本主义开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出了及时回应,科学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思想。
马、恩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学说。黑格尔在讨论"世界精神"与"民族精神"时曾运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含义是"世界精神"的发展和实现过程。马、恩沿用了这一概念,在摈弃其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进行阐述。
马、恩认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特别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大力推动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工业的发展,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并且人类之间各个互相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随着"世界历史"思想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全球化的诸多方面作了如下论述:
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运输工具的变革
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然后席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加大了世界各国生产的差异性,深化了国际分工,引起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马克思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这样,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由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由此推动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从而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他们被新的工业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他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运输工具的变革。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运输工具的变革,带来了世界各国生产方式的不同程度的变革和革命,为国际分工和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可能性,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正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论述的,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了文明中来了。
2、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是资本的内在扩张和增殖性。在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资产阶级统治和生存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当国内资源和市场不能满足资本追逐超额利润的需要时,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是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消灭更多的空间,以满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欲望。所以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的本质特性决定资本家不惜一切代价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市场,以减少其经营成本,实现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从而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占统治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的世界性必然导致(下转第59页) (上接第57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马克思指出,资本向全球扩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使殖民地国家在资产阶级开启的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被迫卷入到"世界历史"的潮流中,从而使经济全球化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它的最终发展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实现
尽管在马、恩生活的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还不明显,但是他们却科学地预见了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阶段,"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成为社会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价值上。或者说,建立在包含于产品中的作为社会劳动的劳动的发展上。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因此,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摧毁或削弱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封建所有制,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出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不相上下,以致无论在什么地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大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因此,共产主义的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也就是说,资本的对外扩大在把工业文明成果扩张到全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联盟的形成,因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国际无产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并且这种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而深化,最终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奠定了阶级基础。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全方位全球化
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政治、文化的全球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工厂手工业的出现,民族各国之间就开始了竞争,开展了商业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从而取代了过去国家间的和平交易,"自此以后,商业便具有了政治意义"。马克思还指出:"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富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同时,马克思也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的间题,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民族国家文化特性的消失,最终实现全球的公共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3卷,第30卷,第26卷下,第19卷,第6卷,人民出版社 1972,1995,1974,1963,1961。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并风行时下,但经济全球化的学术思想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马、恩在《德意识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等著作中以全球视野对资本主义开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出了及时回应,科学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思想。
马、恩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学说。黑格尔在讨论"世界精神"与"民族精神"时曾运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含义是"世界精神"的发展和实现过程。马、恩沿用了这一概念,在摈弃其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进行阐述。
马、恩认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特别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大力推动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工业的发展,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并且人类之间各个互相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随着"世界历史"思想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全球化的诸多方面作了如下论述:
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运输工具的变革
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然后席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加大了世界各国生产的差异性,深化了国际分工,引起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马克思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这样,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由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由此推动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从而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他们被新的工业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他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运输工具的变革。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运输工具的变革,带来了世界各国生产方式的不同程度的变革和革命,为国际分工和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可能性,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正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论述的,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了文明中来了。
2、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是资本的内在扩张和增殖性。在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资产阶级统治和生存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当国内资源和市场不能满足资本追逐超额利润的需要时,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是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消灭更多的空间,以满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欲望。所以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的本质特性决定资本家不惜一切代价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市场,以减少其经营成本,实现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从而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占统治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的世界性必然导致(下转第59页) (上接第57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马克思指出,资本向全球扩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使殖民地国家在资产阶级开启的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被迫卷入到"世界历史"的潮流中,从而使经济全球化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它的最终发展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实现
尽管在马、恩生活的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还不明显,但是他们却科学地预见了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阶段,"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成为社会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价值上。或者说,建立在包含于产品中的作为社会劳动的劳动的发展上。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因此,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摧毁或削弱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封建所有制,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出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不相上下,以致无论在什么地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大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因此,共产主义的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也就是说,资本的对外扩大在把工业文明成果扩张到全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联盟的形成,因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国际无产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并且这种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而深化,最终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奠定了阶级基础。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全方位全球化
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政治、文化的全球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工厂手工业的出现,民族各国之间就开始了竞争,开展了商业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从而取代了过去国家间的和平交易,"自此以后,商业便具有了政治意义"。马克思还指出:"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富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同时,马克思也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的间题,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民族国家文化特性的消失,最终实现全球的公共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3卷,第30卷,第26卷下,第19卷,第6卷,人民出版社 1972,1995,1974,1963,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