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高中生虽然在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由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及生物知识的特性的限制,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难免会遇到理解方面的困难,而合作学习是一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概念及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的教学策略。本文就此结合高中生物教学谈谈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都开始创新教学方式,以此适应逐渐走向成熟的教学体系。我国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学改革,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普遍采用实验式、讲授式及演示式,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不研究如何教,由此看出传统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建构简单的认知过程,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为活动主体,让学生充分实现探究、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教学质量。高中生物教学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且有利于让学生全面、深入地领悟学习内容,提高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题是学习,由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任务中相对重要的知识点即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只有妥善解决和落实教学重、难点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时,生长素的发展过程既是理解植物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关键,更是掌握植物生长素生理功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还能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由于高二学生还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科学实验设计,因此其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及严谨性有待提高。再加上学生对植物形态学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认知,缺乏感性认识,所以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及分布等各个问题。此外,设计开放性主题能使合作学习发挥自身应有作用及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放性的合作主题能让学生对不同见解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和冲突,从而深入理解问题。再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时,可在学生能详细叙述及举例生态系统能力流动特点时,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一步探究关于焚烧秸秆的相关问题。焚烧秸秆在我国农村地区十分常见,但现如今人们不再依赖秸秆作为燃料,液化气和天然气取代了传统方式,如此一来农村就在田地焚烧秸秆,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大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教师可让学生设计解决农村秸秆问题的方案,设计既要保障农民生活质量,又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以此提出可行性的措施。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再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发掘其潜能,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2.在课外探究中合作学习
生物学的实验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因为探究活动作为理论教学的良好补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后合理安排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让独立的探究活动延伸为相互合作的探究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有研究价值问题的能力。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开始应用新课程标准,然而部分学校在生物课安排较少的课时,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所以课外探究活动十分重要。课外探究活动可采用“协同—发现”型策略,第一,选择有探究必要、清晰且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课题;第二,根据课题分配小组成员、实验材料和具体安排;第三,开展探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时间、提供实验材料及用具。小组成员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要学会共同分享;第四,成果展示,该环节要体现探究特点和闪光点,其他小组成员要认真听取汇报,从中找寻问题相互探讨学习;第五是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对不足之处的点拨也要中肯、简明扼要。
例如,课外活动《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活动前首先让学生共同讨论实验重、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调查过程中选择容易计数和熟悉的植物,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应以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为准,计数时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其次,在制订计划时要围绕“样方”,各个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再次,调查结束后各个小组相互交流汇报成果,同时讨论常见问题,如何才能保证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接近及各个小组的调查结果有何差异等,评价小组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小组成员之间配合是否融洽,小组成员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及结果分析是否合理等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在复习过程中合作学习
通过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巩固薄弱的知识。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表达命题网络的结构化图形。它源于奥苏泊尔的学习理论,即知识的构建来自对已有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学习就是建构概念网络后不断向网络添加新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概念图使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反映了学生组织知识点的思路,能发现学生对知识点错误的理解,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物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很多知识点都与生理过程相关,因此比较抽象、也很微观,学生对此没有太多认识,因此在感知过程中就会受到很大限制,遇到很大困难,然而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建构演示模型则可以将很多抽象的生理问题具体化,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细胞的分裂等生物过程。比如,在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老师一边演示学生自主制作的细胞分裂模型,一边复习本节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时不时抛给学生一个问题,然后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各小组在学习过程可以记录实验模型的特点,便于最后总结分析。小组合作过程中不仅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气氛,而且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与老师的讲解中理解细胞的分裂,染色体的复制等知识。通过对模型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老师与教材的授课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交流,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再例如在学习《种群和群落》一课时,先复习种群和群落的特征、数量变动、群落演替及群落结构。之后结合研究实例和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如细菌种群增长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是否会受到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数字形式表达,最后观察和统计细菌数量,检验和校正自己所建立的模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编和互阅测试题,以此督促学生及时阅读教科书并掌握学科重、难点知识,从而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最好在期末复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自编试卷,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选择题要简洁扼要,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让学生在自编试卷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保证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值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峰.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5):58.
[2]万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5):3.
[3]方林铭.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7):121.
[4]覃道.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6):19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课题《“小导师制”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XB0430)。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都开始创新教学方式,以此适应逐渐走向成熟的教学体系。我国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学改革,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普遍采用实验式、讲授式及演示式,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不研究如何教,由此看出传统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建构简单的认知过程,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为活动主体,让学生充分实现探究、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教学质量。高中生物教学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且有利于让学生全面、深入地领悟学习内容,提高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题是学习,由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任务中相对重要的知识点即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只有妥善解决和落实教学重、难点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时,生长素的发展过程既是理解植物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关键,更是掌握植物生长素生理功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还能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由于高二学生还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科学实验设计,因此其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及严谨性有待提高。再加上学生对植物形态学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认知,缺乏感性认识,所以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及分布等各个问题。此外,设计开放性主题能使合作学习发挥自身应有作用及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放性的合作主题能让学生对不同见解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和冲突,从而深入理解问题。再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时,可在学生能详细叙述及举例生态系统能力流动特点时,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一步探究关于焚烧秸秆的相关问题。焚烧秸秆在我国农村地区十分常见,但现如今人们不再依赖秸秆作为燃料,液化气和天然气取代了传统方式,如此一来农村就在田地焚烧秸秆,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大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教师可让学生设计解决农村秸秆问题的方案,设计既要保障农民生活质量,又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以此提出可行性的措施。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再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发掘其潜能,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2.在课外探究中合作学习
生物学的实验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因为探究活动作为理论教学的良好补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后合理安排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让独立的探究活动延伸为相互合作的探究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有研究价值问题的能力。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开始应用新课程标准,然而部分学校在生物课安排较少的课时,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所以课外探究活动十分重要。课外探究活动可采用“协同—发现”型策略,第一,选择有探究必要、清晰且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课题;第二,根据课题分配小组成员、实验材料和具体安排;第三,开展探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时间、提供实验材料及用具。小组成员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要学会共同分享;第四,成果展示,该环节要体现探究特点和闪光点,其他小组成员要认真听取汇报,从中找寻问题相互探讨学习;第五是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对不足之处的点拨也要中肯、简明扼要。
例如,课外活动《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活动前首先让学生共同讨论实验重、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调查过程中选择容易计数和熟悉的植物,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应以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为准,计数时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其次,在制订计划时要围绕“样方”,各个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再次,调查结束后各个小组相互交流汇报成果,同时讨论常见问题,如何才能保证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接近及各个小组的调查结果有何差异等,评价小组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小组成员之间配合是否融洽,小组成员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及结果分析是否合理等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在复习过程中合作学习
通过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巩固薄弱的知识。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表达命题网络的结构化图形。它源于奥苏泊尔的学习理论,即知识的构建来自对已有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学习就是建构概念网络后不断向网络添加新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概念图使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反映了学生组织知识点的思路,能发现学生对知识点错误的理解,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物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很多知识点都与生理过程相关,因此比较抽象、也很微观,学生对此没有太多认识,因此在感知过程中就会受到很大限制,遇到很大困难,然而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建构演示模型则可以将很多抽象的生理问题具体化,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细胞的分裂等生物过程。比如,在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老师一边演示学生自主制作的细胞分裂模型,一边复习本节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时不时抛给学生一个问题,然后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各小组在学习过程可以记录实验模型的特点,便于最后总结分析。小组合作过程中不仅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气氛,而且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与老师的讲解中理解细胞的分裂,染色体的复制等知识。通过对模型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老师与教材的授课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交流,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再例如在学习《种群和群落》一课时,先复习种群和群落的特征、数量变动、群落演替及群落结构。之后结合研究实例和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如细菌种群增长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是否会受到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数字形式表达,最后观察和统计细菌数量,检验和校正自己所建立的模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编和互阅测试题,以此督促学生及时阅读教科书并掌握学科重、难点知识,从而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最好在期末复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自编试卷,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选择题要简洁扼要,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让学生在自编试卷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保证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值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峰.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5):58.
[2]万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5):3.
[3]方林铭.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7):121.
[4]覃道.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6):19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课题《“小导师制”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XB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