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 21 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国际教育界认为, 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实施和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也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所以, 在现在和未来教育中我们应尽快转变原有角色, 做好应对创新教育的角色准备。
一、更新教学观念, 坚持科学的教学导向
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 必然导致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差异性的培养, 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首先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的创新就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作为政治教师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更新教学观念。
1. 要将以教材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改变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于使学生通过以教材为基础而展开的学习活动, 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并将抽象的教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之中, 在知识的运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要将严格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改变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对常规的严格遵守, 使学生失去了自由表现的机会, 抑制了学生进行创造的内在动机。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具有的而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育资源积极地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巧用课本上的名人名言、漫画、案例等进行拓展式的教学。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其创造性的学习, 久而久之, 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知之甚少。因此,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应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 本人借鉴了湖北省一名教师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学导式法——五步教学法” 的教学模式:
(1) 诱思——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诱导学生思考。
(2) 导行——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进行点拨, 使他们走向成功。
(3) 析疑——先由学生代表分析上述各个问题, 然后教师精讲分析, 并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
(4) 测效——学生做课堂思考题集中讲评、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5) 自结——由学生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或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达到知识的升华。例如, 在初二政治中, 本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最基本的权利这个知识点, 就设计一道讨论题让学生当堂讨论。题为: 一个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休息娱乐权、劳动权、购物权、婚姻自由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 同学们当堂议论并纷纷提出意见:有的认为先决条件是吃饭权利, 有的认为是生命的权利,有的认为是身体健康的权利, 有的认为是人身活动自由的权利等等。由此, 本人再给同学们做了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就是人身自由权的主要内容的引导工作。经过讨论、思想碰撞以及老师的引导讲解, 同学们逐步共同认识到一个人享有其他权利、参加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人身自由权利, 没有生命健康, 没有人身自由, 其他权利的享受都是一句空话, 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不断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根据21 世纪教育培养的目标与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求, 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1. 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此教育方针。如果不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 就会给工作带来失误。
2.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
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丰富教学理论知识, 增加教学理论储备, 认真领会和掌握其中的原理, 运用这些原理去指导教学实践。同时, 也应随时捕捉国内外改革的信息,“他山之石” 为我所用,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业务知识。
3. 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未来世界的文盲是不懂电脑、不懂信息的人。从这一观点出发, 未来社会的人仅仅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教师应有超前意识, 积极争取参加信息技术的培训, 尽快掌握这门技术。
总之,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如果我们教师都能按照“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 的目标去努力, 坚持素质教育, 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模式, 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课堂教学, 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具有创造性、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能力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才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一、更新教学观念, 坚持科学的教学导向
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 必然导致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差异性的培养, 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首先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的创新就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作为政治教师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更新教学观念。
1. 要将以教材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改变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于使学生通过以教材为基础而展开的学习活动, 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并将抽象的教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之中, 在知识的运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要将严格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改变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对常规的严格遵守, 使学生失去了自由表现的机会, 抑制了学生进行创造的内在动机。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具有的而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育资源积极地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巧用课本上的名人名言、漫画、案例等进行拓展式的教学。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其创造性的学习, 久而久之, 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知之甚少。因此,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应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 本人借鉴了湖北省一名教师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学导式法——五步教学法” 的教学模式:
(1) 诱思——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诱导学生思考。
(2) 导行——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进行点拨, 使他们走向成功。
(3) 析疑——先由学生代表分析上述各个问题, 然后教师精讲分析, 并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
(4) 测效——学生做课堂思考题集中讲评、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5) 自结——由学生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或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达到知识的升华。例如, 在初二政治中, 本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最基本的权利这个知识点, 就设计一道讨论题让学生当堂讨论。题为: 一个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休息娱乐权、劳动权、购物权、婚姻自由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 同学们当堂议论并纷纷提出意见:有的认为先决条件是吃饭权利, 有的认为是生命的权利,有的认为是身体健康的权利, 有的认为是人身活动自由的权利等等。由此, 本人再给同学们做了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就是人身自由权的主要内容的引导工作。经过讨论、思想碰撞以及老师的引导讲解, 同学们逐步共同认识到一个人享有其他权利、参加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人身自由权利, 没有生命健康, 没有人身自由, 其他权利的享受都是一句空话, 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不断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根据21 世纪教育培养的目标与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求, 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1. 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此教育方针。如果不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 就会给工作带来失误。
2.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
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丰富教学理论知识, 增加教学理论储备, 认真领会和掌握其中的原理, 运用这些原理去指导教学实践。同时, 也应随时捕捉国内外改革的信息,“他山之石” 为我所用,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业务知识。
3. 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未来世界的文盲是不懂电脑、不懂信息的人。从这一观点出发, 未来社会的人仅仅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教师应有超前意识, 积极争取参加信息技术的培训, 尽快掌握这门技术。
总之,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如果我们教师都能按照“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 的目标去努力, 坚持素质教育, 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模式, 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课堂教学, 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具有创造性、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能力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才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