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72-01
科学作业设计是学科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传统的科学作业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记忆和机械性理解,强调双基落实,机械单调,教师统一要求,统一命题,学生统一完成任务,这种形式还不足以挖掘潜能,还经常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分层设计的作业
分层作业是面向全体的,旨在增强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乃至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差异,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
为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搞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之苦。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设计也相应分层,可分为:基础题、选做题、探究题。
二、学以致用的作业形式
学用结合的作业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课标》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把所学的本学科及与其它学科知识予以综合应用,这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此类形式的作业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取材,确定中心或主题,再围绕中心设计作业大纲。
学生从自己的父母、电视、报纸及网络等途径了解这些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然后用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方式来证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性作业,强调实践操作,更具综合与开放性。此类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如果说传统作业强调的是一种虚拟情景,那么实践性作业强调的则是写实情景。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实验作业
实验作业表现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课标》也明确指出:“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知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据此,科学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实验是需要得到大力提倡,实验应该成为一种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实验作业,领会科学思想,养成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方法,形成科学学习与研究的态度。这类作业以较完整的研究性学习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一个学生对某件事一产生兴趣,其做事的持久性是任何其他方法所无法比的,它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而这些类型的题目设计的优点恰能使学生始终对科学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具体情景下的探究作业
具体情景下的探究作业引导学生探究,并从中经历探究,学会探究,学会交流讨论,并能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很有必要在传统单一作业中增加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合作讨论为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学生在探究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区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针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五、评价要多元而开放
科学作业是完成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作业评价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正确的科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完成科学作业的热情。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传统的评价要从主体、方法、内容来源各方面改进,使之多元化,让评价起到激励作用,并发展持久学习动力。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科学课程的作业有探究性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的撰写、调查、查找资料等等,与其多样性相对应,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是老师、家长、学生本人,或者是小组的其他同学等,特别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合作、相互观察、相互认识、积极发现评价伙伴的优点,达到相互学习、激励、提高的目的。
2.学生自评和教师延时评判延时。 评价即对错的题目暂时不给评价,通过学生订正后再做评价的方法。传统的作业评价用“√”或“×”很直观、很冷漠,当学生拿到作业后看到“√”很高兴,而看见“×”会很生气,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好不容易将作业完成交上来,却被老师无情地满纸打上一连串的“×”,心理严重受挫,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提倡延时性评价,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当学生订正对了再给打上“√”,并写上激励性评语。
3.日常、阶段、期末评价相结合。 作业评价不仅只重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对于一些科学探究性作业打破以往只重结果的评价方法,更注重探究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如调查噪声污染等可以根据学生在调查讨论过程中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以及能否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多个角度分析噪声污染的来源和提出解决方法作出评价。与次同时,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评定期末成绩时,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六、实践总结
科学新课程教学,合理地设计科学作业,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来新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对于科学作业设计及评价,得到以下几点的体会:
1.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
2.课堂作业应该注重感性新知。
3.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扩展。
4.作业评价要注重过程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新作业设计和评价手段,改变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多方式多渠道完成作业,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曙辉. 设计与布置充满活力的有效作业.《考试周刊》2009年第27期
[3]高月苹. 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年第05期
科学作业设计是学科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传统的科学作业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记忆和机械性理解,强调双基落实,机械单调,教师统一要求,统一命题,学生统一完成任务,这种形式还不足以挖掘潜能,还经常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分层设计的作业
分层作业是面向全体的,旨在增强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乃至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差异,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
为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搞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之苦。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设计也相应分层,可分为:基础题、选做题、探究题。
二、学以致用的作业形式
学用结合的作业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课标》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把所学的本学科及与其它学科知识予以综合应用,这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此类形式的作业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取材,确定中心或主题,再围绕中心设计作业大纲。
学生从自己的父母、电视、报纸及网络等途径了解这些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然后用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方式来证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性作业,强调实践操作,更具综合与开放性。此类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如果说传统作业强调的是一种虚拟情景,那么实践性作业强调的则是写实情景。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实验作业
实验作业表现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课标》也明确指出:“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知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据此,科学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实验是需要得到大力提倡,实验应该成为一种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实验作业,领会科学思想,养成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方法,形成科学学习与研究的态度。这类作业以较完整的研究性学习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一个学生对某件事一产生兴趣,其做事的持久性是任何其他方法所无法比的,它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而这些类型的题目设计的优点恰能使学生始终对科学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具体情景下的探究作业
具体情景下的探究作业引导学生探究,并从中经历探究,学会探究,学会交流讨论,并能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很有必要在传统单一作业中增加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合作讨论为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学生在探究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区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针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五、评价要多元而开放
科学作业是完成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作业评价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正确的科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完成科学作业的热情。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传统的评价要从主体、方法、内容来源各方面改进,使之多元化,让评价起到激励作用,并发展持久学习动力。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科学课程的作业有探究性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的撰写、调查、查找资料等等,与其多样性相对应,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是老师、家长、学生本人,或者是小组的其他同学等,特别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合作、相互观察、相互认识、积极发现评价伙伴的优点,达到相互学习、激励、提高的目的。
2.学生自评和教师延时评判延时。 评价即对错的题目暂时不给评价,通过学生订正后再做评价的方法。传统的作业评价用“√”或“×”很直观、很冷漠,当学生拿到作业后看到“√”很高兴,而看见“×”会很生气,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好不容易将作业完成交上来,却被老师无情地满纸打上一连串的“×”,心理严重受挫,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提倡延时性评价,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当学生订正对了再给打上“√”,并写上激励性评语。
3.日常、阶段、期末评价相结合。 作业评价不仅只重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对于一些科学探究性作业打破以往只重结果的评价方法,更注重探究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如调查噪声污染等可以根据学生在调查讨论过程中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以及能否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多个角度分析噪声污染的来源和提出解决方法作出评价。与次同时,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评定期末成绩时,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六、实践总结
科学新课程教学,合理地设计科学作业,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来新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对于科学作业设计及评价,得到以下几点的体会:
1.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
2.课堂作业应该注重感性新知。
3.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扩展。
4.作业评价要注重过程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新作业设计和评价手段,改变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多方式多渠道完成作业,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曙辉. 设计与布置充满活力的有效作业.《考试周刊》2009年第27期
[3]高月苹. 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