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在早期恶性肿瘤(TAP)的筛查中肿瘤异常蛋白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基于自愿原则,对门诊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健康体检的1200人进行肿瘤异常蛋白筛查,并对同期收治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筛查结果表明,接受筛查体检的1200人中,共有150例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人数的12.5%。另外,接受检查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共有145例,占总人数的90.63%。结论:通过研究得出,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属于早期检查出肿瘤的一种有效技术,其对于早期诊断恶性肿瘤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肿瘤异常蛋白;筛查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91-02
肿瘤异常蛋白属于细胞中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突变后所表现出来的产物,其属于癌细胞异常增生期间的典型特征[1]。通过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系统给予健康的体检人群进行筛检,可及早发现受检人的末梢血有无异常情况,通过肿瘤异常蛋白检查可充分掌握该变化情况[2]。本研究通过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到门诊进行体检的1200人以及160例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采取肿瘤异常蛋白检测,以探讨肿瘤异常蛋白(TAP)在筛查早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到门诊进行体检的1200人以及患者恶性肿瘤的160例患者均是自愿前提下接受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其中16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在不低于县级的相关医院中,通过多项检查(例如B超检查、CT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确诊患有恶性肿瘤。
1.2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中共1360例受检者均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相关检验人员给予受检者进行取样检测。首先,从受检者的耳垂处或者指端出取出25微升末梢血进行涂片。经过一段时间的晾干后,将凝聚助剂滴入其中,在等待待2h后使用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系统镜对特异图像进行观察,以特异图像的生成结果作为判断受检者检测结果的依据。在进行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质量体系中的相关要求严格遵守,做好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同时需对检验者定期采取盲样质控考核,从而优化检测系统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水平。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期间,检验人员应对受检者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与分析,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受检者,应对其采取行为干预,给予其中药辨证施治、免疫治疗等,同时要求其进行定期复查。
2 结果
筛查结果表明,接受筛查体检的1200人中,共有150人的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人数的12.5%。另外,接受检查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共有145例,占总人数的90.63%,具体见表1。
3 讨论
肿瘤异常蛋白属于细胞中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突变后所表现出来的产物,其属于癌细胞异常增生期间的一共有特征。在健康人群的体检中应用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系统,可及早察觉到受检者的末梢血状态,借由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系统充分掌握末梢血的具体变化,相比起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其他诊断技術(例如组织细胞学诊断技术、生物化学诊断技术、影像学诊断技术等),通过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可实现提前半年/数年检测出恶性肿瘤的效果。若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还未出现相关症状时进行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可在早期时发现肿瘤的存在,进而实现及早给予患者采取健康干预、中医施治、免疫调节等治疗,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3]。当前,国内政府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肿瘤预防方面所制定的预防方针均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点为首要原则,其中特别突出了“三早”在肿瘤预防中的重要性,分别为早治疗、早诊断以及早发现,对肿瘤采取全面性病因预防。
在恶性肿瘤的筛查中应用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进行辅助,除了可取得理想的筛查效果外,其正确率也相当高。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在治疗早期通过肿瘤异常蛋白检测进行筛查,一来可为患者争取治疗最佳时间,二来可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本次研究中160例接受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共有145例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高达90.63%,这一结果表明了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对于诊断出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恶性肿瘤疗效、癌症发展进展、愈合情况等方面,仍需要采取深入观察与研究。
4 结论
现阶段,关于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的医学研究报道越来越多,而对有关恶性肿瘤各方面的相关因素(例如肿瘤发展特异性、特定规律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仍属于相关医学研究者的需要完成的工作,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完善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从而为相关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服务、医疗服务,实现预防肿瘤,控制癌症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施南峰.肿瘤异常蛋白(TAP)筛查早期恶性肿瘤应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02):188.
[2] 马经野,刘新民,倪晓毅,付林,许蕴.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1):2620-2622.
[3] 何萍,张敏,郭燕,袁芳,王向珲.肿瘤异常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08):809-810.
【关键词】恶性肿瘤;肿瘤异常蛋白;筛查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91-02
肿瘤异常蛋白属于细胞中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突变后所表现出来的产物,其属于癌细胞异常增生期间的典型特征[1]。通过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系统给予健康的体检人群进行筛检,可及早发现受检人的末梢血有无异常情况,通过肿瘤异常蛋白检查可充分掌握该变化情况[2]。本研究通过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到门诊进行体检的1200人以及160例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采取肿瘤异常蛋白检测,以探讨肿瘤异常蛋白(TAP)在筛查早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到门诊进行体检的1200人以及患者恶性肿瘤的160例患者均是自愿前提下接受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其中16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在不低于县级的相关医院中,通过多项检查(例如B超检查、CT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确诊患有恶性肿瘤。
1.2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中共1360例受检者均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相关检验人员给予受检者进行取样检测。首先,从受检者的耳垂处或者指端出取出25微升末梢血进行涂片。经过一段时间的晾干后,将凝聚助剂滴入其中,在等待待2h后使用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系统镜对特异图像进行观察,以特异图像的生成结果作为判断受检者检测结果的依据。在进行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质量体系中的相关要求严格遵守,做好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同时需对检验者定期采取盲样质控考核,从而优化检测系统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水平。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期间,检验人员应对受检者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与分析,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受检者,应对其采取行为干预,给予其中药辨证施治、免疫治疗等,同时要求其进行定期复查。
2 结果
筛查结果表明,接受筛查体检的1200人中,共有150人的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人数的12.5%。另外,接受检查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共有145例,占总人数的90.63%,具体见表1。
3 讨论
肿瘤异常蛋白属于细胞中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突变后所表现出来的产物,其属于癌细胞异常增生期间的一共有特征。在健康人群的体检中应用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系统,可及早察觉到受检者的末梢血状态,借由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系统充分掌握末梢血的具体变化,相比起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其他诊断技術(例如组织细胞学诊断技术、生物化学诊断技术、影像学诊断技术等),通过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可实现提前半年/数年检测出恶性肿瘤的效果。若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还未出现相关症状时进行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可在早期时发现肿瘤的存在,进而实现及早给予患者采取健康干预、中医施治、免疫调节等治疗,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3]。当前,国内政府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肿瘤预防方面所制定的预防方针均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点为首要原则,其中特别突出了“三早”在肿瘤预防中的重要性,分别为早治疗、早诊断以及早发现,对肿瘤采取全面性病因预防。
在恶性肿瘤的筛查中应用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进行辅助,除了可取得理想的筛查效果外,其正确率也相当高。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在治疗早期通过肿瘤异常蛋白检测进行筛查,一来可为患者争取治疗最佳时间,二来可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本次研究中160例接受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共有145例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高达90.63%,这一结果表明了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对于诊断出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恶性肿瘤疗效、癌症发展进展、愈合情况等方面,仍需要采取深入观察与研究。
4 结论
现阶段,关于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的医学研究报道越来越多,而对有关恶性肿瘤各方面的相关因素(例如肿瘤发展特异性、特定规律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仍属于相关医学研究者的需要完成的工作,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完善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从而为相关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服务、医疗服务,实现预防肿瘤,控制癌症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施南峰.肿瘤异常蛋白(TAP)筛查早期恶性肿瘤应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02):188.
[2] 马经野,刘新民,倪晓毅,付林,许蕴.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1):2620-2622.
[3] 何萍,张敏,郭燕,袁芳,王向珲.肿瘤异常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08):8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