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1)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有惰性,从小都没有一个良好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课上对老师的新课内容会存在很多的知识障碍,学习往往变得被动,也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2)课上没有专心听课的习惯。我们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确实不高。他们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很多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关系,课后我可以看书。抱着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遇到知识障碍就不听,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课下学习负担。
(3)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用来检验一天学习的标尺。以笔者所在区域为例,随着镇上大规模地拆迁,一个个大的集中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心思不在作业上,恨不得没有作业最好。要交作业了,他们就开始抄作业。而数学这门学科,是需要自己动脑思考去做,日积月累,才能提高的。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成绩直线下降,便不足为怪了。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初中生正处在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初一学生抓起,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关注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通过预习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初中学生已具备阅读能力,从七年级开始就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树立起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思想。新课程苏教版教材为学生开辟了良好的读书基地,新颖的章头图语,重于动手实验与实践探索的教学内容,难度适当的课内练习、作业题和复习题,使大多数学生有能力理解,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教会他们阅读课文的方法:
“学贵自悟”,有目的的预习读书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这样可以防止学生的“惰性”发生,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准备了一些学习问题给学生在课上思考。
案例1:“合并同类项”一节课前,我要求学生课前先读一遍课文,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按照下面的问题仔细研读:①什么是同类项?②在生活中有哪些是属于同类项范的,说出一些?③尝试如何来合并同类项?④自己总结经验。
在鼓励学生大胆实验的同时,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不同意见可以争论,疑难问题暂作记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培养读书习惯,在平静的字里行间享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当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课文的重要性后,即可实施第二阶段,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时间完成预习提纲,上课前用提问的形式检查预习情况。
2.通过多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阵地,我们教师要做到吃透教材,方式多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案例2:如讲“列代数式”这一节课时,我使用大家熟悉的儿歌引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那么n只青蛙有_张嘴,_只眼睛,_条腿,扑通_声跳下水。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分组讨论中气氛非常浓。课堂里,学生们通过思考、小结,基本上都知道了如何来列代数式。
我也不失时机地来和大家一起总结,并把一些在列代数式时要注意的地方通过一一举例来完成。学生的兴趣被我们提起来了,课上的听课效率也就高了,成绩当然也会好起来,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就变好了。
3. 通过规范要求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1)做作业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复习课文,观察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2)经常对学生阐明做作业的意义,教育学生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完成或遇到难题不会做时,宁可以后抽时间补做,切不可为了应付任务而去抄袭。针对学生的违规操作,我尽量采取人性化的方式来“惩处”,如重新出题,让学生到我身边单独完成,然后再教育他。长此以往,慢慢改变他们的错误认识。
(3)解题后要求学生做定量的回顾与检查:一是检验结果;二是对解题的结果和解题的方法进行反省。以此类推,为以后解决新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动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不可欠缺的内容。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要求。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的责任。
(1)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有惰性,从小都没有一个良好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课上对老师的新课内容会存在很多的知识障碍,学习往往变得被动,也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2)课上没有专心听课的习惯。我们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确实不高。他们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很多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关系,课后我可以看书。抱着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遇到知识障碍就不听,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课下学习负担。
(3)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用来检验一天学习的标尺。以笔者所在区域为例,随着镇上大规模地拆迁,一个个大的集中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心思不在作业上,恨不得没有作业最好。要交作业了,他们就开始抄作业。而数学这门学科,是需要自己动脑思考去做,日积月累,才能提高的。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成绩直线下降,便不足为怪了。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初中生正处在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初一学生抓起,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关注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通过预习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初中学生已具备阅读能力,从七年级开始就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树立起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思想。新课程苏教版教材为学生开辟了良好的读书基地,新颖的章头图语,重于动手实验与实践探索的教学内容,难度适当的课内练习、作业题和复习题,使大多数学生有能力理解,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教会他们阅读课文的方法:
“学贵自悟”,有目的的预习读书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这样可以防止学生的“惰性”发生,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准备了一些学习问题给学生在课上思考。
案例1:“合并同类项”一节课前,我要求学生课前先读一遍课文,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按照下面的问题仔细研读:①什么是同类项?②在生活中有哪些是属于同类项范的,说出一些?③尝试如何来合并同类项?④自己总结经验。
在鼓励学生大胆实验的同时,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不同意见可以争论,疑难问题暂作记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培养读书习惯,在平静的字里行间享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当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课文的重要性后,即可实施第二阶段,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时间完成预习提纲,上课前用提问的形式检查预习情况。
2.通过多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阵地,我们教师要做到吃透教材,方式多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案例2:如讲“列代数式”这一节课时,我使用大家熟悉的儿歌引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那么n只青蛙有_张嘴,_只眼睛,_条腿,扑通_声跳下水。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分组讨论中气氛非常浓。课堂里,学生们通过思考、小结,基本上都知道了如何来列代数式。
我也不失时机地来和大家一起总结,并把一些在列代数式时要注意的地方通过一一举例来完成。学生的兴趣被我们提起来了,课上的听课效率也就高了,成绩当然也会好起来,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就变好了。
3. 通过规范要求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1)做作业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复习课文,观察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2)经常对学生阐明做作业的意义,教育学生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完成或遇到难题不会做时,宁可以后抽时间补做,切不可为了应付任务而去抄袭。针对学生的违规操作,我尽量采取人性化的方式来“惩处”,如重新出题,让学生到我身边单独完成,然后再教育他。长此以往,慢慢改变他们的错误认识。
(3)解题后要求学生做定量的回顾与检查:一是检验结果;二是对解题的结果和解题的方法进行反省。以此类推,为以后解决新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动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不可欠缺的内容。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要求。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