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授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学生进校门时是各种各样的形状,有三角形的、菱形的、正方形的、不规则形的,而走出校门时,全变成了圆形的,棱角被抹平了。教育的最高准则是个性的解放,而现实中的这种教育不仅成了学生的负担,而且造成了人的畸形发展,甚至束缚和扭曲了人的个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数学是一门趣味性、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应是被动地吸取知识、反复练习、机械记忆、强化贮存的过程,而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小学教育论文,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贮备,解决新问题,主动同化新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简单地说,是学生通过积极地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教师是无法代替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是老师的主导作用所能代替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帮助、促进学生开展思维活动方面。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努力培养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求异思维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不但允许学生对教师、对书提出质疑,而且要允许学生突发奇想、“节外生枝”,打破教师原先的教学设计,突破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虚心担当“听众”,多发现学生求异思维中的合理因素或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心理,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解决生活应用题时,有的学生从一个角度去理解,有的从多方面去考虑应用题,有的从理性方面去考虑,有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我在点评小结时,首先请各位学生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告诉学生这些观点都是合理的,只是缺少一点系统性,并适时予以鼓励表扬。这样既能使学生开动了脑筋,活化了思维,又调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二、培养求异思维的方法
(1)侧向思维的培养。要提高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善于从多侧面、多渠道搜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善于利用身边事物或信息进行联想、类比;善于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个角度来寻找思维的切入点。
如:小学数学分数的性质授完后,我出示一些分数应用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这些应用题牵扯到哪些常用的数学关系?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应用简便算法?已知条件有什么联系?怎么样去解决?……这一连串的问题前四問相互联系,层层推进,最后一问打破常规,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联系前一问,还必须多方面的考虑,才能逐步解决。
(2)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是创新常用的思维方式,有些难点问题,从正面往往很难突破,而“反过来想一想”,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行教材的设计和练习的设计,大多是先结论后分析,我在上课时一般都是先分析后结论,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所以然”,而且让学生理解了“之所以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逆向思维在求异思维中的作用,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如在讲完观察物体这一节,我有意识地提出如下问题:一个立体图形一眼可以看到几个面呢?每个面都有几个正方体呢?有没有隐藏的呢?如果让你摆一下这个立体图形你会吗?这样即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许多创新正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重新审视,提出多种可能的情形和解决方案,最后获得成功。教师要善于改变学习材料的呈现形式,创设一定的疑惑情境,引导学生破除常规,对问题进行富有创新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概念性的题和判断题,计算题与应用题等个性与共性比较,特殊与一般,现象与本质,一题多解等都是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要求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举一反三。小学数学教材和现实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地实际,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我在讲完优选方案这节内容后,我安排了一个班级去旅游租车的活动。
假如你是老师。你们班有多少人去旅游?需要租几辆车?每辆车多少钱?怎样租车最省钱?有几种车供你选择?哪种租法最好呢?在你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最令你担忧的事情可能是什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又起到了对已学知识进行了联想、巩固目的。
三、培养求异思维的途径
(1)主阵地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在课堂教学中要能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营造创新的氛围。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已知什么”问题是什么?要求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不能把学生地思维限制在“一”上,而应努力促使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多”,为学生创新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
(2)拓展和发展数学学科活动。如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推陈出新;在教室的“数学园地”中开辟“教你思考”“趣题征解”“请你攻擂”等栏目,让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激发其继续求异创新的动力。
(3)组织开展激活求异思维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展现创新人才的大舞台。社会实践中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为激活求异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学数学选修教材每一节后面都有许多活动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活动题是社会实践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探索。这既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选择信息、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才能。
求异思维人人都有,关键是教师要发现、保护、激励、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数学是一门趣味性、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应是被动地吸取知识、反复练习、机械记忆、强化贮存的过程,而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小学教育论文,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贮备,解决新问题,主动同化新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简单地说,是学生通过积极地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教师是无法代替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是老师的主导作用所能代替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帮助、促进学生开展思维活动方面。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努力培养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求异思维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不但允许学生对教师、对书提出质疑,而且要允许学生突发奇想、“节外生枝”,打破教师原先的教学设计,突破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虚心担当“听众”,多发现学生求异思维中的合理因素或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心理,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解决生活应用题时,有的学生从一个角度去理解,有的从多方面去考虑应用题,有的从理性方面去考虑,有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我在点评小结时,首先请各位学生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告诉学生这些观点都是合理的,只是缺少一点系统性,并适时予以鼓励表扬。这样既能使学生开动了脑筋,活化了思维,又调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二、培养求异思维的方法
(1)侧向思维的培养。要提高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善于从多侧面、多渠道搜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善于利用身边事物或信息进行联想、类比;善于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个角度来寻找思维的切入点。
如:小学数学分数的性质授完后,我出示一些分数应用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这些应用题牵扯到哪些常用的数学关系?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应用简便算法?已知条件有什么联系?怎么样去解决?……这一连串的问题前四問相互联系,层层推进,最后一问打破常规,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联系前一问,还必须多方面的考虑,才能逐步解决。
(2)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是创新常用的思维方式,有些难点问题,从正面往往很难突破,而“反过来想一想”,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行教材的设计和练习的设计,大多是先结论后分析,我在上课时一般都是先分析后结论,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所以然”,而且让学生理解了“之所以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逆向思维在求异思维中的作用,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如在讲完观察物体这一节,我有意识地提出如下问题:一个立体图形一眼可以看到几个面呢?每个面都有几个正方体呢?有没有隐藏的呢?如果让你摆一下这个立体图形你会吗?这样即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许多创新正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重新审视,提出多种可能的情形和解决方案,最后获得成功。教师要善于改变学习材料的呈现形式,创设一定的疑惑情境,引导学生破除常规,对问题进行富有创新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概念性的题和判断题,计算题与应用题等个性与共性比较,特殊与一般,现象与本质,一题多解等都是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要求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举一反三。小学数学教材和现实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地实际,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我在讲完优选方案这节内容后,我安排了一个班级去旅游租车的活动。
假如你是老师。你们班有多少人去旅游?需要租几辆车?每辆车多少钱?怎样租车最省钱?有几种车供你选择?哪种租法最好呢?在你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最令你担忧的事情可能是什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又起到了对已学知识进行了联想、巩固目的。
三、培养求异思维的途径
(1)主阵地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在课堂教学中要能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营造创新的氛围。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已知什么”问题是什么?要求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不能把学生地思维限制在“一”上,而应努力促使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多”,为学生创新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
(2)拓展和发展数学学科活动。如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推陈出新;在教室的“数学园地”中开辟“教你思考”“趣题征解”“请你攻擂”等栏目,让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激发其继续求异创新的动力。
(3)组织开展激活求异思维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展现创新人才的大舞台。社会实践中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为激活求异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学数学选修教材每一节后面都有许多活动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活动题是社会实践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探索。这既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选择信息、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才能。
求异思维人人都有,关键是教师要发现、保护、激励、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