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的假期我和几个同学去福州。夜晚,在回酒店的出租车上,我短暂地睡着了,醒来时司机正在旁若无人地唱歌。想来从小到大去过很多地方,最远的算是马尔代夫,最令我心心念念的却是东南角的—个城市。台北。
去年的夏天,我很幸运托了朋友的福,去台北玩,还参加了台北国际书展。
我住在101大厦附近的信义路上。无论是建筑物的格局还是路边的植物,都觉得很像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而路上行人们的对话还是以国语为主,偶尔会听到闽南语。就国语的普及率而言,这里要超过内地南方的许多城市。若说台北的建筑和城市规模,其实已远远落后于上海。
第二天到PAGE ONE书店,里面正好也有个新书发布会,叫《蒙古草原的故事:迭里温·孤山》,是两个台湾摄影家和作家的图文书,在两位作者的旁边坐着一位60余岁的女士,白白的皮肤,圆润的脸庞,乌黑的头发,精神看起来非常好一她就是席慕容。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席慕容本人,我知道她是蒙古族,她的样子也是典型的蒙古女子。看到她的瞬间,我心里徽微一震,就是她了,她的诗她的文字曾震撼过我的心。此时此刻,在全世界第一高楼里,我在如此之近的距离见到了她本人。我没有说话,也没有敢太靠近她,只是默默地站在—边。
这是PAGE ONE书店里—个喝咖啡的地方,席慕容坐在那里,先是由旁边的作者说话,然后她也说了几句话。她的国语很标准,说话非常干脆利落,声音洪亮,很有幽默感,下面的读者频频发出笑声。
我也有想过等到结束之后,私下里和她说话,以她的内地读者代表的身份,倾诉对她的感激与崇拜。然而。最后连这个我也没有做到。我仅仅是默默地站着,然后又默默地离开。
在15岁的时候,狂热地喜爱着现代诗,那时找了各种有关诗歌的刊物和书籍,其中便有许多席慕容的诗歌。
当然就感到很意外,这样的作者竟然是蒙古族人,又是身在东南的宝岛台湾,本该身在草原的心却是如此纤细而多愁善感。我曾经看过席慕容的许多诗后又去找她的许多散文,里头不但记录了诗人的成长和感动,也有关于塞外故乡的回忆和思念。她让我深深地折服,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才能有如此的才情和思考——故乡虽然遥远,却在心中无限生长,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那是大漠草原上的树,结在湿润海岛上的果实。
几年之后,我从未想到自己会来到台湾岛上,在台北101这座世界第一高楼里,意外遇到了这个叫席慕容的女子,那些美丽诗歌的主人,那片遥远草原的女儿。
这是怎样的反差?大漠与海岛?帐篷与高楼?诗歌与商店?18岁的我与64岁的她?
对不起,我没有继续写诗。对不起,我还没有去过草原。对不起,我只能这样默默地看着你。
自始至终,我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她也许也没有注意到我这样—个小孩的存在。
会遗憾吗?我想不会吧,我并不奢望她知道我的。而我唯一的奢望,就是静静地注视着她,注视着这个曾经感动过我许久的聪明的妇人。
我已经很满足了。
站在101的最高处,城市依然灯火照耀,像海市蜃楼般脆弱不可触及,融入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张小愚写过:“最后一个夜晚,在宾馆的窗前可以看到海,我看着夜一点一点深,渐渐远处的海面上只有航标还亮着温暖的几点灯光,而我这个还没有离去的过客,已经在黑色里开始回忆,开始思念这个城市。”台北就像一封已被投递的旧信。信里有发黄的故纸渗透彼时的潋滟春阳,笔尖在空气中轻轻摩擦写下温柔默默的片言只语。唯独抒写的那时间,失落。
这个夏天有的人失恋,有的人离开,有的人开始疯狂地回忆……弦断歌停,无法尖叫。有些回忆恐怕永远都不会忘记,有关诚品24小时书店,有关711便利店,有关士林夜市的黑糖糕、蚵仔煎、担仔面,有关那一湾牵系着所有华夏儿女的浅浅的海峡。
可不可以不说再见呢?
去年的夏天,我很幸运托了朋友的福,去台北玩,还参加了台北国际书展。
我住在101大厦附近的信义路上。无论是建筑物的格局还是路边的植物,都觉得很像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而路上行人们的对话还是以国语为主,偶尔会听到闽南语。就国语的普及率而言,这里要超过内地南方的许多城市。若说台北的建筑和城市规模,其实已远远落后于上海。
第二天到PAGE ONE书店,里面正好也有个新书发布会,叫《蒙古草原的故事:迭里温·孤山》,是两个台湾摄影家和作家的图文书,在两位作者的旁边坐着一位60余岁的女士,白白的皮肤,圆润的脸庞,乌黑的头发,精神看起来非常好一她就是席慕容。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席慕容本人,我知道她是蒙古族,她的样子也是典型的蒙古女子。看到她的瞬间,我心里徽微一震,就是她了,她的诗她的文字曾震撼过我的心。此时此刻,在全世界第一高楼里,我在如此之近的距离见到了她本人。我没有说话,也没有敢太靠近她,只是默默地站在—边。
这是PAGE ONE书店里—个喝咖啡的地方,席慕容坐在那里,先是由旁边的作者说话,然后她也说了几句话。她的国语很标准,说话非常干脆利落,声音洪亮,很有幽默感,下面的读者频频发出笑声。
我也有想过等到结束之后,私下里和她说话,以她的内地读者代表的身份,倾诉对她的感激与崇拜。然而。最后连这个我也没有做到。我仅仅是默默地站着,然后又默默地离开。
在15岁的时候,狂热地喜爱着现代诗,那时找了各种有关诗歌的刊物和书籍,其中便有许多席慕容的诗歌。
当然就感到很意外,这样的作者竟然是蒙古族人,又是身在东南的宝岛台湾,本该身在草原的心却是如此纤细而多愁善感。我曾经看过席慕容的许多诗后又去找她的许多散文,里头不但记录了诗人的成长和感动,也有关于塞外故乡的回忆和思念。她让我深深地折服,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才能有如此的才情和思考——故乡虽然遥远,却在心中无限生长,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那是大漠草原上的树,结在湿润海岛上的果实。
几年之后,我从未想到自己会来到台湾岛上,在台北101这座世界第一高楼里,意外遇到了这个叫席慕容的女子,那些美丽诗歌的主人,那片遥远草原的女儿。
这是怎样的反差?大漠与海岛?帐篷与高楼?诗歌与商店?18岁的我与64岁的她?
对不起,我没有继续写诗。对不起,我还没有去过草原。对不起,我只能这样默默地看着你。
自始至终,我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她也许也没有注意到我这样—个小孩的存在。
会遗憾吗?我想不会吧,我并不奢望她知道我的。而我唯一的奢望,就是静静地注视着她,注视着这个曾经感动过我许久的聪明的妇人。
我已经很满足了。
站在101的最高处,城市依然灯火照耀,像海市蜃楼般脆弱不可触及,融入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张小愚写过:“最后一个夜晚,在宾馆的窗前可以看到海,我看着夜一点一点深,渐渐远处的海面上只有航标还亮着温暖的几点灯光,而我这个还没有离去的过客,已经在黑色里开始回忆,开始思念这个城市。”台北就像一封已被投递的旧信。信里有发黄的故纸渗透彼时的潋滟春阳,笔尖在空气中轻轻摩擦写下温柔默默的片言只语。唯独抒写的那时间,失落。
这个夏天有的人失恋,有的人离开,有的人开始疯狂地回忆……弦断歌停,无法尖叫。有些回忆恐怕永远都不会忘记,有关诚品24小时书店,有关711便利店,有关士林夜市的黑糖糕、蚵仔煎、担仔面,有关那一湾牵系着所有华夏儿女的浅浅的海峡。
可不可以不说再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