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05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将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在此环节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
  [关键词]工业工程 毕业设计 应用能力 改革模式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学科型人才过剩,而应用型人才短缺。许多普通高校把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过程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然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与改革明显滞后,尤其是实践教学中的毕业设计环节[1]。
  一、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现状
  应用能力是工科大学生必备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应用能力培养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出发点[2]。但是经对我校近几年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调查研究发现,该专业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却与社会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用人单位对学生应用能力评价不高。
  用人单位认为大部分工业工程毕业生虽然有较深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但是不会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不熟悉工程环境,基本技能不过硬,如工业工程专业软件、作图,统计计算等基本功不扎实,也没有养成用工业工程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设计方案的习惯,不能独立完成工程任务,有的毕业生工作了3~4年还不能独立承担工程任务。
  ②缺乏实践能力已成为导致工业工程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问题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充分满足并能尽快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才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虽有所提高,但相对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对我校用人单位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关注的就是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工业工程学生面向工程训练不足,实践能力偏差是导致就业率偏低的一项重要原因。
  二、确立以毕业设计为主的综合训练是提高能力应用的实践检验
  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源于学校的实践环节,尤其是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训练,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它既是本科教学历时最长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性最强的一个环节,是学科知识综合应用新的体现。学生应用能力是否提高是衡量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3]。可是国内高校IE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设置仍待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是落后于课堂理论教学。毕业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学校和学生应确立以毕业设计为主的综合训练是工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检验。
  三、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SWOT分析
  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即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我校作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采用 SWOT方法[4],分析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优势(s)、劣势(w)、机会(0)和威胁(T),能比较直观地判断学院所处的竞争地位。
  (一)目前优势(S)
  工业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我校地处唐山市区,临近北京、天津,产业地缘关系强;我校长期以来与唐山市20多家企业联系密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工业工程专业都有大批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提供了毕业设计场所,为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同时校内与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装有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仿真软件Flexsim及Extendsim,人因工程实验室也开投入使用。
  (二)目前劣势(W)
  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参与教师的科研是有效的途径,然而,我们的师资力量稍显薄弱,科研水平及教学经验与国内重点院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不多,因此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及高级人才的引进是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
  (三)发展机会(0)
  近几年唐山市及周边市区制造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需求量明显提高,他们对成本控制、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较匮乏,这说明制造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他们的拟定招聘计划中IE专业均被列入,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校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
  (四)可能威胁 (T)
  目前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是以机械制造为工科背景,培养具备现代制造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一旦涉及到机械制造知识的应用,学生往往会手忙脚乱,机械基础跟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相比尤显不扎实;同时如果设计过程涉及经济管理知识,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上跟管理学院的学生又有很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就给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毕业设计改革模式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专业特点,工业工程毕业设计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毕业任务的下达 、选题、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成果反馈等,从毕业设计选题开始到后期的整理,整个毕业设计过程采取“实践式”选择、“独立式”训练、“课题组式”管理、“多样式”评价、“全方位”跟踪模式。毕业设计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
  
  
  图1:毕业设计改革模式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实践式”选择
  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真演实练、联系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项目,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相联系的项目,坚持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的原则,尽量减少或取消模拟工程训练式的“假题目”。题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这样就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真实性,学生也可以在真刀真枪中得到训练。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设计过程让老师来指导。总之,选题要坚持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和自主性等原则,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一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独立式”训练
  毕业设计过程采用“学生独立”完成的原则,教师给出研究方向,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即使是未学过相关的知识,学生须采用自学的方法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资料收集、动手操作、结果分析、总结报告等基本的研究能力。“独立式”训练注重以下5种能力培养:(1)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用工业工程基本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要求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3)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4)应用文献资料能力,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查阅文献资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能熟练的查阅资料包括外文资料的查阅(5)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在工程项目中,一个方案是否可行,不仅取决于技术上是否先进,还要看经济上是否合理。因此,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技术的设计,还要掌握一定的经济分析方法。
  (三)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课题组式”管理
  现在的教学科研资源比较紧张,一个教师每年要带5-8名毕业生,他们的精力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在教育及管理方法上作必要的改进,在有限的资源内实现资源的最佳搭配[5]。比如一名教师带3-5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做一些有意义的课题,教师负责每周开一次汇报会,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教师的工作量减轻,学生论文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这种“课题组”管理形式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可以锻炼学生交流、探讨学术问题的习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用能力都会大大地提高。
  (四)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多样式”评价
  即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方式采取多样的方法来评价,评价的具体方式应根据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模式来进行,从而避免“阅卷-答辩-评分”的这种缺乏全面考核学生能力的陈旧方法。毕业设计考核、评定应该客观公正,应从设计态度、设计过程的精力投入情况、课题完成情况(包括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永恒的核心,所以应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发扬创新精神,把“创新性”纳入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中。
  五、我校工业工程毕业设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会
  我校自2001年依托校重点学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始招收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迄今已培养 400多名本科毕生。近年来,我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遵循以上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注重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近几年,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逐年增加,学生在就业单位完成毕业论文成果不仅为企业解决了问题,指导了现场,同时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获得学校优秀论文奖10篇以上。还有不少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工作的锻炼,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大大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独立完成项目,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生命在于应用,工业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的根本就是实践教学,只有将工业工程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学生及社会对工业工程的认知方式才会得到真正的得到改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12(5):126-129
  [2]杨登秀.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D],2007年4月.
  [3]陆刚,孙宇博等.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工业工程, 2010,13(2):125-128
  [4]刘源.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22(4):143-145
  [5]李红艳.普通本科院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2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唐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提出了双语课程教学中的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目标,并对双语立体化教材的内涵和体系结构进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实践建立了“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立体化教材资源,在本科目课程教学中效果显著,提高了教学和学习质量,促进了我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双语 立体化教材    一、引言  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所采用的外语以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多年,时常看到一些青少年学生,尤以男同学居多,他们运动过程中不正确的补液对身体有害无益。本文就补液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以便相互交流,旨探索正确的补液方法,为使广大的青少年运动爱好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 补液误区 运动生理 科学原则    水不但构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还是生命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和各种重要代谢的底物。水是仅次于氧气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资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英语单项选择题无纸化测试在形式上也不断地有所突破。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主要的几种形式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发现更好的英语单项选择题无纸化测试形式能服务于对学生的语言测试。此外,英语单项选择题无纸化测试形式的不断演变,还有益于师生教与学的态度的转变和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行为主义 测试信度 无顺序标记答案    单项选择题是英
期刊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的现状,结合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探讨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方法,具体分析了专业课程大作业、专业实验课、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和本科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主动实践 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活动 课程大作业 毕业设计    一、引言  实践能力是理工科本科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理工科本科人才培养
期刊
[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训练中保证训练效果的基本因素。本文通过对健美操运动的项目及供能特点分析,为在训练中运用先进有效的训练方法提供数据,从而取得更好的比赛方法。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 供能 训练方法    前言:  良好的体能不仅是竞技健美操队员完成分的高低,而且还是完成动作难度的质量、动作编排艺术及场上表现力的基础。可见优秀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除了要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深化科教兴国战略,根据国家教育规划,以及社会科教发展趋势,教育部于2001年规划设立了科学教育专业。此后一段时间,全国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国千所大专院校的学科设置又存在大面积重叠的情况下,科教专业既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又是在教育专业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本文以专业设置为出发点,以教育部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专业特点和就业
期刊
[摘要]文章根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改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结合等方法,并在实验教学方面给出建议,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自动控制 教学质量 实验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测控专业及其工科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为一体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的授课方
期刊
[摘要]管理学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管理意识和后续管理学科的学习起到基础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在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学生进行教学的实践,从管理学课程教材的选择加工、教案编写、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教师梯队建设等多方面提出提高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管理学 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    管理学作为许多高校的一门启蒙、奠基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具有管理
期刊
[摘要]随着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的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基础化学实验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实验室硬件设施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的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做到让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熟悉化学实验基本仪器的操作、获得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综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听说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能力,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群重视。教学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大学英语教师,有义务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和英语学科学习的特点。应一改教师只顾教,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对其的培养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事件。教师应该以听说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将四种能力相互结合,最终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能听懂别人学英语,能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是一种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