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 灵气 生气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人说,“做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蹲在田间地头找感觉”。这其实是给编辑、记者提出的一个高标准的要求,即记者的眼界一定要高,脚走得一定要实。编辑记者也只有走向基层、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多接“地气”,培养“底气”,增长灵气,才能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捕捉到新闻热点,才能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才能放大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关键词:新闻 接“地气” 长灵气 宣传影响力
  从去年开始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下简称“走转改”)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广大新闻工作者走进基层一线,深入人民群众,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发挥出新闻事业的最大价值。
  “走转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新闻战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问题。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使我们知道,只有让更多记者深入基层,新闻工作才有源头活水;只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闻工作的标尺,才能写出精品力作。在当前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交织的社会转型期,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反映民意诉求,可以使主流媒体更好地承担起理顺社会不良情绪和引导群众理性表达的职责。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源泉所在,本文试图从新闻接“地气”、报道长灵气、宣传有生气三方面谈点笔者的体会和认识。
  一、走基层,让新闻接“地气”
  什么是“地气”?《辞海》中的解释说是“地中之气”。可见,“接地气”就是接地中之气;具体到新闻工作中,就是要脚踏实地,深入群众,深入社会。
  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大量鲜活的、有价值的新闻蕴藏在基层。若只会在办公室里“等新闻”,在会议材料中“找新闻”,向有关部门“要新闻”,根本抓不到“活鱼”,做起新闻工作,也就没有底气。而只有那些能够打动读者、听众,饱含真情实感写就的新闻稿件,才会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接“地气”有原动力。到基层能不能抓住真正的新闻,关键在于深度挖掘,勤于思考,不怕挫折。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了河南信阳市中心医院原护士长孙杰敏。这位有着30年工龄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不幸身患绝症。第一次采访,我们就被她的乐观和坚强深深地感染了。最后一次采访,是在无菌病房里,当时孙杰敏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可她依然笑对病痛,而她身边的同事、朋友、病人对她充满真挚的鼓励和关爱,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真情。我们几乎是含着泪完成了采访。正是有了这些真切的感触,有了这些踏踏实实的基层采访,写出的稿件《爱,生命的支撑》播出后获得了好评。
  接“地气”有感染力。2011年1月13日,我们接到一个线索,有一个女孩因为感情受挫一时想不开服毒自杀。我们赶到医院对事件进行了详细了解,采访了女孩和她的家人、朋友。看到女孩子因为剧毒农药而严重受伤的摸样,真为她感到痛心和惋惜。当天晚上,《信阳新闻》播出了这条消息,我们又在晚间直播板块中策划了一期以“珍惜拥有,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特别节目。没想到,听众反响强烈,除了在短信互动中对那位女孩子给予热情的鼓励,还在节目中发起了年轻人如何正确面对感情挫折的热烈讨论,有很多话说得情真意切,发人深思。
  接“地气”有生命力。判定一篇新闻报道的质量高低,不仅要看它有没有完整、鲜活的新闻事实,还要看这一新闻事实的社会关联度的大小。社会关联度大的稿件,新闻价值含量高,报道分量才重。2008年,全国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现场观摩会在河南省商城县召开。一般情况下,会议新闻的亮点都不会很多。但到了现场,了解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会亲临会场,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新闻。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细节,不但全程记录了会议内容,还有幸对袁隆平进行了独家专访。在对这些资料进行精心整理后,我们采制了广播长消息《袁隆平纵论信阳超级杂交稻》,在当年的优稿评选中荣获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二、转作风,让报道长灵气
  当代,信息流通越来越快,交流的时空障碍也不断被打破,媒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网络化、信息化对传统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把新闻工作的坐标定在基层,采写大量真实可信的新闻,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灵气来自基层。“走转改”活动直指新闻界跑会议、编材料、不深入基层、文风格式化等普遍性问题,假、大、空泛滥,脱离了百姓生活,不受人民群众欢迎。这些问题使我们深切地意识到,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一线,用群众的思维、语言、视角采写报道,新闻的亲和力、贴近性才能充分体现,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才能提高。接“地气”的新闻作品才会有灵气。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经说过,身体在空中晃荡,不知民声民意,是做不好新闻工作的。所以,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更要有访百家人、听千家言的实践能力。要密切联系群众,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使作品写得感人、写得生动,使群众看得明白、听得爱听。
  对于每位编辑记者来说,同样的新闻采访,每个人的视角和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如何从看似普通的新闻事件中找到亮点,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考量。
  灵气来自用心。2005年夏天,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夏令营再次在河南鸡公山开营。作为地方记者,采访完开营仪式等既定议程之后,并没有更多采访要求。但是在与知心姐姐卢勤聊天的过程当中,她无意中透露的一个信息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位来自光山县王大湾的失学儿童叶峰,因为一次特殊的手拉手夏令营,与卢勤相识。多年以来,卢勤对叶峰和他的家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叶峰从一名失学儿童到走进师范学校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此期间,他和知心姐姐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甚至彼此以母子相称。围绕这个线索,我们迅速展开了深入的采访,走访了很多知情人,也采访了叶峰和他的母亲。回来后,我们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北京妈妈和她的大别山儿子》。我们把这期节目寄给了知心姐姐卢勤后,她非常高兴,说没想到信阳电台会对这件事情如此关注。   灵气来自发现。2007年5月17日至24日,为期8天的“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大别山行”在信阳光山、商城、新县等地展开,我作为随行记者全程跟随科技列车走访了10多个乡镇。活动过程中,来自全国的数十位科技专家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农民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科普宣传,专题讲座,答疑解惑,传递信息,受到了信阳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我们采到了很多鲜活、生动的新闻。无论是专家与农民的对话,还是教授与孩子们的互动,都充满了知识性、生活性、趣味性。同时,农民群众对科技知识的渴求,科技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断层等现实问题也有所折射。根据这些素材,信阳电台新闻广播与文艺广播两套专业频率联合开播了三期特别直播节目《科技列车大别山行》,受到了听众的好评。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始终保持最好的状态,处处留意,用心思考,字里行间自然能散发着灵气。
  三、改文风,让宣传有生气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生活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如何深入基层拿出精品力作,如何写出有影响力震撼力的报道,这些是对每位记者的考验。对于每个编辑记者来说,参与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是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最好时机,更是提升宣传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策划组织活动。近年来,河南信阳电台组织、策划的“争做中原崛起后起之秀”“直播中国——走进信阳”“古茶都新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等20多项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放大了广播宣传的影响力。尤其是2008年3月策划的大型广播系列访谈《精彩信阳·我的30年》,通过与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开创了信阳新闻界跨媒体跨年度合作的先河,在广大听众和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30期节目,邀请了来自信阳市各行各业的嘉宾,通过他们畅谈30年当中的感触、感动、感人故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老区信阳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变化。
  增强思想深度。为增强节目的时代感和思想深度,此次活动的栏目策划组适时调整思路,增设“特别专辑”。如《精彩信阳·我的30年——抗震救灾特辑》,以《第三只眼也流泪》《用心传递光明与希望》等为题分别邀请四位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摄影家、医务工作者、电力职工真情讲述了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此专辑播出后,众多听众来信来电反映节目真实感人,引起了从听觉到心灵的深深震撼。在参与这些节目的策划、筹备、主持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只有说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办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节目,精心策划,用心落实,才能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群众心中。
  “放大”新闻价值。深入采访,提升宣传影响力,不仅是要记者深入基层与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零距离接触,更重要的是要在采访活动中让记者的思维和方法能够深入。通过这样的深入,记者才能走近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内核,才能发现、深挖其中的细节或特点,才能通过准确展示细节来更好地表现重大主题。
  2011年2月21日上午8时,信阳电台交通音乐广播接到江苏省江阴市的市民王益民打来的热线电话,他说儿子王云峰三个月前来到信阳的71811部队当兵,当天是儿子的生日,他很想为儿子过一个生日,但因路途遥远不能亲自过来,希望信阳电台交通音乐广播的朋友能帮他给儿子送去一个蛋糕。接到电话后,觉得这位父亲的愿望很让人感动,放下电话,交通音乐广播的主持人便向71811部队赶去……在现场,看到交通音乐广播的主持人,看到精美的生日蛋糕,王云峰很是感动,王云峰和他的战友唱起了生日快乐歌,一起分享了这份来自父亲和信阳市民送来的关爱。
  很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报道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没有深入一线,深入新闻现场,就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只有在一线、在现场、在群众当中,才能够发现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才能聚焦基层变化,触摸民情冷暖,刻录时代心声。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刘浩三)
其他文献
北京电台播音主持管理部原来归属总编室,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考核和评选工作。  北京电台对播音员和主持人实行不同的管理和考核标准,播音员是播音员,主持人是主持人。有人说是不是播音员会念稿就行了,其实不是,真正的播音艺术家,每读一篇文章、一篇稿件,都是学习的过程。现在北京电台播音员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播什么都一样,大部分都是白开水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对播音员这方面的
期刊
摘 要:2011年11月26~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影响力节目样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产学研紧密联手共同举办的高端广播节目样态会议,来自中央电台以及13所全国知名大学的广播研究青年学者围绕广播节目样态及实践、广播生产规律研究及创新手段、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等相关议题进行广泛研讨,探寻广播创新之路。  关键词:广播影响力 节目样态  广播生产规律 广播与新媒体  2011年11
期刊
2007年我参加了中央电台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遗憾的是没能入选。2009年我又参加了第二届”十佳“评选,以排名第四的成绩获得”十佳“称号;2011年我再次参加第三届“十佳”评选,这次我摘得桂冠。数字变化很简单,但对我而言,却是对多年业务积累和工作业绩的肯定。  2007年至2011年,从30多岁迈入40岁,我跨入了中年的门槛。四年里,如果以流水账般态度过日子,会懈怠、会退步,会被淘汰。而
期刊
本刊讯 2012年3月23日,由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主办的“广播新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广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中国之声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数突破两百万为契机,以“自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更好地和新媒体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为切入点,邀请了包括新浪网、新华电视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台交通广播和央广新媒体公司等多家合作网站、学术院校和兄弟媒体的近四十位专家、学者、同行,以及知名博主、中国之声知名主
期刊
摘 要:对外广播节目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节目,它要兼顾海外人士的汉语水平、文化习惯、社会环境等因素,在这个前提下向海外华人展示中国的新面貌、新事物。本文以《中国之窗》节目创作为例,从选题、采访、撰稿、制作等方面入手,与大家分享几点值得探讨的经验。  关键词:对外广播节目 小选题 贴近性 隐性宣传  《中国之窗》节目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全国30多家省级电台共同打造的一档新闻性专题节目。从
期刊
摘 要:1967年欧洲第一部立体声广播特写《鸡》播出之后,这个作品被译成15种语言播出,并获得意大利奖。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节目开创了广播特写的一种新形态:音响与解说互相交织而形成的广播音画。  关键词:音画 题目 生命 解说 音响  1985年,我第一次听的布朗的广播特写是《欧洲的钟》。二十年后我才知道,布朗制作的第一个广播特写是《鸡》。说实话,刚听到这个题目,心中很是疑惑:鸡
期刊
摘 要: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媒体实力的展示和挑战。本文总结了中央台经济之声2012年两会报道的突破和特点:数量大、形式多、内容广、有深度,凸显财经频率专业性。  关键词:经济之声 财经专业性 高端权威 评论树帜 深度  中央电台2012年经济之声两会报道从自身定位出发,实现了全方位、全频率的整体效应,参与节目之多、参与专家数量之大和层次之高、报道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总体概括起
期刊
摘 要: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的,不仅是语言,而且还有音响。音响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语言的解说和说明,是说明某个问题的注解,是一种点缀。其实音响是传达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有力元素,比富有哲理的话语具有更大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音响的运用。  关键词:广播特写语言 音响 沉默 解说  广播特写《鸡》是我做的第一个广播特写。做这个特写我学会了用音响作画,用音响讲故事。我称之为“音画”。 
期刊
摘 要: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本文以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为例,通过分析他深受百姓爱戴的原因,诠释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品格、人文情怀、道德风范和精神内核。  关键词:接地气 有骨气 扬正气 聚人气  从2012年1月16日开始,新
期刊
摘 要:新闻访谈节目是广播节目中最能展现媒体对新闻事件思考深度的节目,也是最考验主持人功力的节目。本文从新闻访谈如何“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高处着眼,从深处着手”,对新闻访谈的创作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访谈 创作规律 稀土 配额限制 国家安全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考察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然而,一段时间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