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母语教育平均水平普遍下降,语文教育的现状令人忧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现代传播媒体的冲击,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读书的人愈来愈少了;热门专业的干忧,学生对母语重视程度降低了;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学生主体需求,将课堂与生活隔离开来……所以,针对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风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掌握语言与提升精神双赢的目的,为社会培养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么,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有什么意义呢?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反应的多元性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由语文教材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极其广阔的教育资源所决定的。语文课本选编的课文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自然社会、哲学政治等各个方面,可谓小百科全书。同时,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学习的资料无时无处不在。人们一代一代通过语文学习,接受着民族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滋养。
语文材料的理解感悟具有多元性。原因一:许多语文学习材料在内涵上本身具有丰富性、多义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感悟。原因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很少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是正常的。因而,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和感受,允许发表不同的见解,倡导真实、自由、个性的人文精神。
2.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是工具,任何工具熟练掌握都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因此上,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中小学生学会书面语言同样靠反复历练,多读多写,在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学会听说读写。
3.语文课程有广泛的学习渠道和空间
语文学习既不限于语文课本、语文课堂,也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和练笔,“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就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教师要破除那种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课本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不应该把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希望仅仅寄托在语文课堂和课本上,而应该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学习语文。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母语学得比较好的,无不得益于课堂、课本之外的学习”。
二、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有利于实施开放式教学
1.可以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学生之所以是学习和发展主体:从教学本身讲,教学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并且只有学会的而没有教会的;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讲,教师如果不在思想上确认、行动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是寸步难行的;语文学科尤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和“自能作文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所以,我们坚决不能再搞“满堂灌”和“满堂问”,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从尊重个性上确保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2.可以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一本语文书,总共不过30篇课文,大多又是名家名篇或古文,如果不进行拓展和迁移,能把语文学好吗?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在上好课表内的语文课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好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会、文学社、校园记者等活动,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和互补,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生活,开展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
再者,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围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这一目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的要求,进行同题材课文发散读、同结构课文迁移读、名著选编类扩展读,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增加信息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爱学语文,学好语文。
3.可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独立、自觉的学习方式,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是自主学习的特征,而独立性是它的核心品质。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独立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由扶到放,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很显然,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很难养成。其次,合作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和研讨对话的学习方式,它的基本方式有同伴(同桌)互学、分组研讨、全班交流三种。但是,传统的“满堂灌”和“满堂问”使得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机会,谈何合作学习。第三,探究式学习是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索研究,获得知识的结论,它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养成。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授,使学习成了纯粹的接受记忆的过程,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制约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但不能促进人的发展,反而成为人发展的阻力。所以,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逐步建立起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三、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语文教学的宝贵传统的回归
1.“举三反一,重视积累”的传统
我国几千年的母语教育的总思路是“举三反一”,即“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然而,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却机械照搬、运用数理学科教学“举一反三”的思路,也就是说一学期只学一册课本,以30篇文章作为范例“举一”,教师不厌其烦地“深、细、透”繁琐解析、微言大义、咀来嚼去、字斟句酌,以图让学生循例“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这明显有问题。所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坚持“举三反一”——以大量读、写、抄、背为主,以少数例文精读、讨论为辅,目的是要明理法、厚积淀,最终达到厚积而薄发。
2.“贴近文本,着力语文”的传统
语文教育毕竟是语言教育,所以应该“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语言”,在语言上下苦工夫,以语言为抓手,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架空文本,而是必须贴近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语言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着意于语言文字表达,并不是强调运用语法、修辞、表现方法等知识对语言进行分析解构,而是将人文精神贯注其中,反复诵读,注重对语言的体验与感受,在心灵中与文本对话交流,感受语言的精神境界,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内化积累。
3.“吟诵与讨究结合”的传统
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是“熟读而精思”,吟诵与讨究结合,在诵读中体悟。叶圣陶说:“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己。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用不尽”。诚然在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比以前民主多了,交流多了,热闹多了,但只是注重了没有任何基础的讨究这个形式,比如说曲解主题等。吟诵少了,学生对文本也只是泛泛而读,过后印象不深,甚至有的学生全无记忆。看来,只有“吟诵与讨究结合”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所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对语文教学进行返璞归真的改革,“举三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语言”,吟诵与讨究结合,才能彻底改变多年来“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局面。
总之,以“大语文教育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像韩愈所说的“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那样。
作者单位 陕西省麟游县职业中学
责任编辑 杨博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反应的多元性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由语文教材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极其广阔的教育资源所决定的。语文课本选编的课文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自然社会、哲学政治等各个方面,可谓小百科全书。同时,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学习的资料无时无处不在。人们一代一代通过语文学习,接受着民族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滋养。
语文材料的理解感悟具有多元性。原因一:许多语文学习材料在内涵上本身具有丰富性、多义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感悟。原因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很少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是正常的。因而,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和感受,允许发表不同的见解,倡导真实、自由、个性的人文精神。
2.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是工具,任何工具熟练掌握都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因此上,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中小学生学会书面语言同样靠反复历练,多读多写,在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学会听说读写。
3.语文课程有广泛的学习渠道和空间
语文学习既不限于语文课本、语文课堂,也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和练笔,“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就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教师要破除那种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课本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不应该把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希望仅仅寄托在语文课堂和课本上,而应该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学习语文。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母语学得比较好的,无不得益于课堂、课本之外的学习”。
二、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有利于实施开放式教学
1.可以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学生之所以是学习和发展主体:从教学本身讲,教学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并且只有学会的而没有教会的;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讲,教师如果不在思想上确认、行动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是寸步难行的;语文学科尤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和“自能作文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所以,我们坚决不能再搞“满堂灌”和“满堂问”,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从尊重个性上确保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2.可以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一本语文书,总共不过30篇课文,大多又是名家名篇或古文,如果不进行拓展和迁移,能把语文学好吗?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在上好课表内的语文课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好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会、文学社、校园记者等活动,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和互补,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生活,开展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
再者,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围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这一目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的要求,进行同题材课文发散读、同结构课文迁移读、名著选编类扩展读,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增加信息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爱学语文,学好语文。
3.可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独立、自觉的学习方式,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是自主学习的特征,而独立性是它的核心品质。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独立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由扶到放,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很显然,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很难养成。其次,合作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和研讨对话的学习方式,它的基本方式有同伴(同桌)互学、分组研讨、全班交流三种。但是,传统的“满堂灌”和“满堂问”使得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机会,谈何合作学习。第三,探究式学习是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索研究,获得知识的结论,它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养成。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授,使学习成了纯粹的接受记忆的过程,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制约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但不能促进人的发展,反而成为人发展的阻力。所以,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逐步建立起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三、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语文教学的宝贵传统的回归
1.“举三反一,重视积累”的传统
我国几千年的母语教育的总思路是“举三反一”,即“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然而,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却机械照搬、运用数理学科教学“举一反三”的思路,也就是说一学期只学一册课本,以30篇文章作为范例“举一”,教师不厌其烦地“深、细、透”繁琐解析、微言大义、咀来嚼去、字斟句酌,以图让学生循例“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这明显有问题。所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坚持“举三反一”——以大量读、写、抄、背为主,以少数例文精读、讨论为辅,目的是要明理法、厚积淀,最终达到厚积而薄发。
2.“贴近文本,着力语文”的传统
语文教育毕竟是语言教育,所以应该“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语言”,在语言上下苦工夫,以语言为抓手,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架空文本,而是必须贴近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语言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着意于语言文字表达,并不是强调运用语法、修辞、表现方法等知识对语言进行分析解构,而是将人文精神贯注其中,反复诵读,注重对语言的体验与感受,在心灵中与文本对话交流,感受语言的精神境界,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内化积累。
3.“吟诵与讨究结合”的传统
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是“熟读而精思”,吟诵与讨究结合,在诵读中体悟。叶圣陶说:“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己。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用不尽”。诚然在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比以前民主多了,交流多了,热闹多了,但只是注重了没有任何基础的讨究这个形式,比如说曲解主题等。吟诵少了,学生对文本也只是泛泛而读,过后印象不深,甚至有的学生全无记忆。看来,只有“吟诵与讨究结合”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所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对语文教学进行返璞归真的改革,“举三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语言”,吟诵与讨究结合,才能彻底改变多年来“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局面。
总之,以“大语文教育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像韩愈所说的“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那样。
作者单位 陕西省麟游县职业中学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