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培训中,任富强老师以“一个孩子试图劝说母亲为他买一只雪糕”为例,他认为孩子绝对不会使用“因为牛顿吃过雪糕,爱因斯坦吃过雪糕,所以我也要吃雪糕。”这样的荒谬逻辑,而是会通过“口渴”——“好吃”——“含有丰富的营养”——“母爱的体现”——“邻居具有同样的做法”——“不给我吃我就哭闹”等几个步骤,进行逐层劝说,并且每一层都会对母亲的反驳理由作出一定的预设,从而达到说服母亲的目的。
任富强老师这个生活化的例子。让笔者意识到:论述文教学应按照实际写作目的和文体功能的特点,在真实的写作情境中展开脱理的逻辑就暗含在生活实践中,只是我们缺乏将其提炼为抽象理论、转化成写作思维的意识学生具备说理的能力,只是略显单一没有形成思维体系:以例代议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逻辑推理,从而丧失了论证的有效性。
带着这种启示,以“一只雪糕”为切入点,本人进行了一堂关于论述文思维训练的作文课。
一、设置情境,打开思考的多重维度
1.说理。请学生以“妈妈,我想买一只雪糕,因为……”作为思维的起点,结合现实生活,阐述理由。在彼此的激发下,学生给出了近二十多种理由,归类如下:
(1)”我想吃”“我喜歡吃”——主观需求
(2)“天气炎热”“雪糕并不昂贵”——客观条件
(3)“我口渴”(雪糕能解渴)——实用性
(4)“好吃”“好看”(比较得出,这同时针对“为什么不喝水”进行反驳)——优越性
(5)“雪糕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营养”——物质层面的重要性
(6)“妈妈你是爱我的”(雪糕传递的是母爱)——精神层面的必要性
(7)“买了我就会乖巧听话”——正面的有效性
(8)“不买我就会哭闹”——反面的危害性
(9)“如果人人都不买,雪糕就会滞销,不能拉动经济”——由个体上升到社会层面
以上九类,是我对学生答案的归类,并分析了每一类答案的思考角度。
2.对驳。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了三次反驳:
驳一雪糕是冰的,容易吃坏肚子。
学生进行再反驳.又不是经常吃,只是偶尔一次,何况我只吃一只。
由此可以得出(10)“控制数量”(限定条件)——适度原则(可控性)
驳二妈妈今天忘了带钱,周围好像也没有出售的商店。
学生进行再反驳没钱可以使用手机微信或支付宝,具体的商店我可以带您去。
由此可以得出(11)“购买方式的多样性”——操作的可行性
驳三冷天暂时不买,改日再买吧。
学生进行再反驳我现在最需要,过了这个阶段,也许我就不想吃了。
由此可以得出(12)“当下的迫切需求”——时效性
梁启超先生曾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指出,论辩文最好的题目是两边对驳,文思便不会枯窘。通过课堂的师生对驳,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打开,也将说理推向了纵深。
3.质疑。是不是学生所有的答案,都能有效地说理呢?
答案一辐壁小明的妈妈都买给他吃,你为什么不买给我吃呢?
质疑别人吃了你就必须吃吗?别人考100分你怎么不考100分呢?
面对这样的反驳,学生表示出了应答的无力。我引导学生反观现实,如果父母将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忽视具体情况而进行能力高低的比较,你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劝谏?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类比举例没有可比性,无法实现说服的目的。可见,例证必须准确、契合,并且不能作为主证,以例代议无法证明观点,只能是逻辑说理以后的辅证。
答案二你不给我买,奶奶也会给我买,而且买的更多。
质疑:那好,你等着吧。
这个答案让笔者在课堂上直接放弃了进一步聆听对方说理的念头。在论证说理的过程中,必须认清说理的对象,明确说理的目的。对象是母亲,引入“奶奶”这一新对象,无益于说理,也无法构建因果逻辑。再者,说理的目的在于劝说母亲当下购买,而不是确保有人购买,带有威胁性质的说理,会给听着带来不愉悦的情绪,破坏沟通交流。
答案三.这种“拒绝式”“否定式”的沟通方式,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质疑不购买“一支雪糕”就等同于一种不良的沟通方式吗?
“先破后立”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思维,但并不是“有破就有立”,破立双方之间是存在内在逻辑的。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提出“拿来主义”这一观点前,依次批驳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这三者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是被动的,而“拿来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是主动的、开放的、对等的。破立之间的关系很明显,所破之弊端所立之物皆无,所立之利处正为所破之物缺失,如此的破立才显得合理、严谨。而学生的这种“破”是缺乏论证,不理性的。
二、聚零为整,探寻背后的思考路径
一篇好的论述文,应是清楚地、有条理地表达对认知观念和行动决策的论证。以上由学生答案总结出的说理维度是零散的,所以,必须探究这些维度背后的思考路径。这些说理维度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是否存在逻辑顺序呢?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有序搭配使用呢?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说理更有力。
根据上述答案,引导学生找出彼此对应的思考维度(如主客观、物质意识),再围绕观点剖析其不同属性,结合发展顺序,找到维度背后的思考路径。具体表格如下:
在此基础上,我做了进一步补充。
例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颜渊》),从效果持续的角度来看,具有“及时性”,能有效地制止当下的不良行为,阻止其继续作恶,并且具备强大的警示作用。而“教无道以就有道”则见效缓慢,但最终能有效地救赎心灵,具有长远性。
例如“为仁由己”(《论语·颜渊》),侧重的是内因的作用,“修己安仁”(《论语·宪问》),则侧重于外因的作用。
我们在说理的过程中,可以顺着一个思考路径打开思考维度,有序地将观点阐述清楚。当然,在思虑成熟、篇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综合多个思考路径,进行论述。
通过探寻每一个分论点背后的思考路径,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明白分论点所属的范畴、发展的先后、程度的深浅,从而形成较为严密的思维逻辑,养成一种全局的论证观念。在面对论述文写作时,学生懂得多维度地展开客观全面的思考,并且合理有序地安排分论点,根据分论点的不同指向有侧重地展开论述,使自己的结构更加严谨,逻辑更加严密,论证更加理性。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第一中学。
任富强老师这个生活化的例子。让笔者意识到:论述文教学应按照实际写作目的和文体功能的特点,在真实的写作情境中展开脱理的逻辑就暗含在生活实践中,只是我们缺乏将其提炼为抽象理论、转化成写作思维的意识学生具备说理的能力,只是略显单一没有形成思维体系:以例代议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逻辑推理,从而丧失了论证的有效性。
带着这种启示,以“一只雪糕”为切入点,本人进行了一堂关于论述文思维训练的作文课。
一、设置情境,打开思考的多重维度
1.说理。请学生以“妈妈,我想买一只雪糕,因为……”作为思维的起点,结合现实生活,阐述理由。在彼此的激发下,学生给出了近二十多种理由,归类如下:
(1)”我想吃”“我喜歡吃”——主观需求
(2)“天气炎热”“雪糕并不昂贵”——客观条件
(3)“我口渴”(雪糕能解渴)——实用性
(4)“好吃”“好看”(比较得出,这同时针对“为什么不喝水”进行反驳)——优越性
(5)“雪糕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营养”——物质层面的重要性
(6)“妈妈你是爱我的”(雪糕传递的是母爱)——精神层面的必要性
(7)“买了我就会乖巧听话”——正面的有效性
(8)“不买我就会哭闹”——反面的危害性
(9)“如果人人都不买,雪糕就会滞销,不能拉动经济”——由个体上升到社会层面
以上九类,是我对学生答案的归类,并分析了每一类答案的思考角度。
2.对驳。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了三次反驳:
驳一雪糕是冰的,容易吃坏肚子。
学生进行再反驳.又不是经常吃,只是偶尔一次,何况我只吃一只。
由此可以得出(10)“控制数量”(限定条件)——适度原则(可控性)
驳二妈妈今天忘了带钱,周围好像也没有出售的商店。
学生进行再反驳没钱可以使用手机微信或支付宝,具体的商店我可以带您去。
由此可以得出(11)“购买方式的多样性”——操作的可行性
驳三冷天暂时不买,改日再买吧。
学生进行再反驳我现在最需要,过了这个阶段,也许我就不想吃了。
由此可以得出(12)“当下的迫切需求”——时效性
梁启超先生曾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指出,论辩文最好的题目是两边对驳,文思便不会枯窘。通过课堂的师生对驳,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打开,也将说理推向了纵深。
3.质疑。是不是学生所有的答案,都能有效地说理呢?
答案一辐壁小明的妈妈都买给他吃,你为什么不买给我吃呢?
质疑别人吃了你就必须吃吗?别人考100分你怎么不考100分呢?
面对这样的反驳,学生表示出了应答的无力。我引导学生反观现实,如果父母将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忽视具体情况而进行能力高低的比较,你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劝谏?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类比举例没有可比性,无法实现说服的目的。可见,例证必须准确、契合,并且不能作为主证,以例代议无法证明观点,只能是逻辑说理以后的辅证。
答案二你不给我买,奶奶也会给我买,而且买的更多。
质疑:那好,你等着吧。
这个答案让笔者在课堂上直接放弃了进一步聆听对方说理的念头。在论证说理的过程中,必须认清说理的对象,明确说理的目的。对象是母亲,引入“奶奶”这一新对象,无益于说理,也无法构建因果逻辑。再者,说理的目的在于劝说母亲当下购买,而不是确保有人购买,带有威胁性质的说理,会给听着带来不愉悦的情绪,破坏沟通交流。
答案三.这种“拒绝式”“否定式”的沟通方式,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质疑不购买“一支雪糕”就等同于一种不良的沟通方式吗?
“先破后立”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思维,但并不是“有破就有立”,破立双方之间是存在内在逻辑的。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提出“拿来主义”这一观点前,依次批驳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这三者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是被动的,而“拿来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是主动的、开放的、对等的。破立之间的关系很明显,所破之弊端所立之物皆无,所立之利处正为所破之物缺失,如此的破立才显得合理、严谨。而学生的这种“破”是缺乏论证,不理性的。
二、聚零为整,探寻背后的思考路径
一篇好的论述文,应是清楚地、有条理地表达对认知观念和行动决策的论证。以上由学生答案总结出的说理维度是零散的,所以,必须探究这些维度背后的思考路径。这些说理维度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是否存在逻辑顺序呢?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有序搭配使用呢?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说理更有力。
根据上述答案,引导学生找出彼此对应的思考维度(如主客观、物质意识),再围绕观点剖析其不同属性,结合发展顺序,找到维度背后的思考路径。具体表格如下:
在此基础上,我做了进一步补充。
例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颜渊》),从效果持续的角度来看,具有“及时性”,能有效地制止当下的不良行为,阻止其继续作恶,并且具备强大的警示作用。而“教无道以就有道”则见效缓慢,但最终能有效地救赎心灵,具有长远性。
例如“为仁由己”(《论语·颜渊》),侧重的是内因的作用,“修己安仁”(《论语·宪问》),则侧重于外因的作用。
我们在说理的过程中,可以顺着一个思考路径打开思考维度,有序地将观点阐述清楚。当然,在思虑成熟、篇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综合多个思考路径,进行论述。
通过探寻每一个分论点背后的思考路径,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明白分论点所属的范畴、发展的先后、程度的深浅,从而形成较为严密的思维逻辑,养成一种全局的论证观念。在面对论述文写作时,学生懂得多维度地展开客观全面的思考,并且合理有序地安排分论点,根据分论点的不同指向有侧重地展开论述,使自己的结构更加严谨,逻辑更加严密,论证更加理性。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