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文入意,寻弦外之音,览象外之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675083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器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众多玉器构成的非文字象征符号体系,往往是我们解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以《鸿门宴》等文本为例,探究玉器背后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关键词:《鸿门宴》;玉器;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2
  玉器文化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很多玉器往往含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具有文本意义,是解读古代典籍的一把钥匙。因此,阅读中我们不能忽视由众多玉器构成的非文字符号体系,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
  一、《鸿门宴》教材注释指瑕
  高中语文教材(统编本)下册第3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教材是这样注释“玉玦”的:“环形的有缺口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刘邦。”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够准确和全面,没有充分考虑曾在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玉器的象征和内涵,值得商榷。
  范增用玦暗示项羽不仅是因为“玦”与“决”同音,更重要的是与古代的象征和用途有关。《后汉书·列传·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也提到了極为相似的示玦的情节:“更始取伯升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屠健随献玉玦,更始竟不能发。”更始帝刘玄嫉妒刘秀兄长刘縯的威名欲杀之,抽出刘縯之剑假意试其锋芒,这时申屠健立刻献上一块玉玦,暗示刘玄果断行事。在古代,男子往往佩戴玉玦以显示自己是果断、坚强、真正的男子汉。正如《白虎通》所云:“君子所决断,则佩玦。”决事果断的范增佩玦也算是物随其主、实至名归了。
  《荀子·大略》指出:“绝人以玦,反绝以环。”三国时袁绍手下谋臣审配写信给袁谭,劝其与兄弟袁尚和好,“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就是要袁谭表态,是和好还是决裂。此外,玦还具有送人以玦勉励对方意志坚强的内涵。《左传·闵公二年》记载,狄人伐卫,卫懿公给石祁子玉玦,要求其坚决果断固守卫国,丝毫不能动摇。
  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正是用玦表示“决裂”“果断”等多种含义,暗示项羽不要被刘邦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果断杀了刘邦,这又怎是一个“同音”所能涵盖的。
  二、《鸿门宴》中“白璧”“玉斗”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在《鸿门宴》中,还有一处涉及玉器的情节,更易让人忽略。刘邦中途逃席脱身,留下张良替他谢罪善后,并将“白璧一双”献于项王,“玉斗一双”送给范增。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大骂“竖子不足与谋”。此处,刘邦为什么分别献不同的玉器于二人?二人又为何反应如此不同?这就需要充分考虑玉器特有符号的暗示和内涵,明确“璧”和“斗”潜藏的文本意义了。
  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周礼》记载,古人以“苍璧祭天,黄琮礼地”;《左传·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故知“玉”是古人祭祀时用的礼器,在先秦礼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璧”字形从“辟”“玉”。“辟”字,《尔雅·释诂》释义是“君也”,《说文解字》释义为“法也”,所以佩璧者是有绝对权力的立法者。再从字音上看,璧者,必也,即佩戴者所说的话,一言九鼎,言出必践。此外,著名的“和氏璧”成为传国御玺世代相传的史实,也证明了以“璧”为代表的玉礼器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
  正因“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故刘邦向项王献璧就是奉项羽为君王,表示自己愿为臣子,以此谄媚项羽,极大地满足了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心。这一举动和刘邦在初见项羽的说辞中自称“臣”都是曲尽其妙,因此沽名钓誉的项羽很满意,也就不再想杀刘邦了。刘邦的献璧起到了软化、麻痹、捧杀项羽的作用,使他逃过一劫,并最终在楚汉相争中打败了项羽。
  “斗”,舀酒器,容量不大。刘邦送玉斗给范增,即表示请对方“斗量”(宽容大量),不要总和他为难,暗讽范增心胸狭隘,因此更激怒了范增。故范增才“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表示他与刘邦势不两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天下之争。
  刘邦的“献玉”,一石二鸟,同时也挑拨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暴怒后的范增口不择言,大骂项羽为“竖子”,在项羽心中埋下了一根刺,为以后范增遭到项羽的猜忌、君臣决裂埋下了祸根,这也揭示了刘邦老谋深算而阴险狡诈的性格。
  三、玉器的象征意味和暗示作用是阅读古代典籍的一把钥匙
  在传统文化典籍中,玉器存在非文字符号的象征意味和暗示作用的例证不胜枚举。《左传·鞌之战》记载:晋国将领韩厥,俘获了齐臣逢丑父假冒的齐顷公,“奉觞加璧以进”。表面上是捧酒进觞给对方国君以行陪臣之礼,献美玉以表示尊重对方国君的身份。仔细推敲却别有洞天:从字音上看,觞,伤也;璧,本为权力者所佩戴。这个行为的象外之旨是:你齐顷公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中,我有权“伤害”你;现在你的权力是由我韩厥所授,你“必须”服从我。虽然酒器、玉礼器品类繁多,但在这种特殊场合下,韩厥唯独选取“觞”和“璧”是大有深意的。这里玉器背后的意象世界,是透过谐音字这种含而不露的弦外之音来表达的。正如外出的“行人”佩“环”:环,还也,是“还”的谐音。
  总之,玉器背后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至今余韵绵延,这是石器时代风习的沿用和留存,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在阅读中对理解整个文本的内涵和精髓造成障碍。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班固.白虎通[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荀子,方勇,李波.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左丘明,王凤春.左传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9.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735103)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使信息化技术在近几年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弥补课堂教学的短板,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关键词:信息技术;在线教育;教学模式;数学错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65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彻底打乱了全国各教育系统的部署,广大教师不得
摘要:记叙文是初中生重要的写作文体之一,同样是写记叙文,写作的层次高于小学。透过众多初中生的记叙文可以看出,很多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学阶段。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写作中,尤其是记叙文写作方面。为破解记叙文写作的难点,让初中生记叙文更加生动感人,本文试着探寻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政治课焕发生命的活力呢?本文从必修三的第二单元第四课入手,谈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
摘要:如何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如何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在课堂上真实地探索和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让课堂生成丰富、生动又不失自然?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提出和发展,这几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审辩式;七步追问;求证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92  周宏老师提出的审辩式教学,是指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核心概念更是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本文以《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为背景,说明了如何将我校“生活·课堂”的基本理念用于指导初中数学核心概念的教学中。其主要是在概念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中运用“生活·课堂”的基本理念,以期达到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
摘要:统编教材已使用好几年,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新瓶装旧酒”,忽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缺乏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对单元主题把握不够准确。本文以九上第四单元为例,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谈谈如何落实单元目标,实现单元的整体教学。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学设计;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4  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双线组元”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分析,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紧握当代生活脉搏,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真实的生活感受进行德育渗透,积极挖掘本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营造新时代所需要的德育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德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78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目的之一,就
摘要: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几何例题的教学功能,通过探究、明确、深化和化归等方法,可以让几何证法得到巩固和提升,也让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例题教学中得到落地。  关键词:教材例题;生长性;通性通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96  一、例题呈现  (人教版教材九年級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第2节“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例1)如
摘要:一个国家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的发展上,更体现在教育上。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教育有了显而易见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教育,关注孩子未来的成长,对教育的投资也一路飙升,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资源的增加和教育质量的飞跃。历史是高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科目,对于历史的学习很多学生经常有困惑,不清楚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甚至无法理解,更有一些学生对学习历史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质量
摘要:信息技术多元化时代之下的学生,有着更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所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需求,不断推进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非常单一沉闷,并不适用于当下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因此,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主要以视频为主,短小精悍,既能较好地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又能加强课堂互动,对于课堂教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