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器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众多玉器构成的非文字象征符号体系,往往是我们解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以《鸿门宴》等文本为例,探究玉器背后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关键词:《鸿门宴》;玉器;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2
玉器文化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很多玉器往往含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具有文本意义,是解读古代典籍的一把钥匙。因此,阅读中我们不能忽视由众多玉器构成的非文字符号体系,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
一、《鸿门宴》教材注释指瑕
高中语文教材(统编本)下册第3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教材是这样注释“玉玦”的:“环形的有缺口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刘邦。”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够准确和全面,没有充分考虑曾在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玉器的象征和内涵,值得商榷。
范增用玦暗示项羽不仅是因为“玦”与“决”同音,更重要的是与古代的象征和用途有关。《后汉书·列传·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也提到了極为相似的示玦的情节:“更始取伯升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屠健随献玉玦,更始竟不能发。”更始帝刘玄嫉妒刘秀兄长刘縯的威名欲杀之,抽出刘縯之剑假意试其锋芒,这时申屠健立刻献上一块玉玦,暗示刘玄果断行事。在古代,男子往往佩戴玉玦以显示自己是果断、坚强、真正的男子汉。正如《白虎通》所云:“君子所决断,则佩玦。”决事果断的范增佩玦也算是物随其主、实至名归了。
《荀子·大略》指出:“绝人以玦,反绝以环。”三国时袁绍手下谋臣审配写信给袁谭,劝其与兄弟袁尚和好,“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就是要袁谭表态,是和好还是决裂。此外,玦还具有送人以玦勉励对方意志坚强的内涵。《左传·闵公二年》记载,狄人伐卫,卫懿公给石祁子玉玦,要求其坚决果断固守卫国,丝毫不能动摇。
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正是用玦表示“决裂”“果断”等多种含义,暗示项羽不要被刘邦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果断杀了刘邦,这又怎是一个“同音”所能涵盖的。
二、《鸿门宴》中“白璧”“玉斗”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在《鸿门宴》中,还有一处涉及玉器的情节,更易让人忽略。刘邦中途逃席脱身,留下张良替他谢罪善后,并将“白璧一双”献于项王,“玉斗一双”送给范增。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大骂“竖子不足与谋”。此处,刘邦为什么分别献不同的玉器于二人?二人又为何反应如此不同?这就需要充分考虑玉器特有符号的暗示和内涵,明确“璧”和“斗”潜藏的文本意义了。
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周礼》记载,古人以“苍璧祭天,黄琮礼地”;《左传·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故知“玉”是古人祭祀时用的礼器,在先秦礼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璧”字形从“辟”“玉”。“辟”字,《尔雅·释诂》释义是“君也”,《说文解字》释义为“法也”,所以佩璧者是有绝对权力的立法者。再从字音上看,璧者,必也,即佩戴者所说的话,一言九鼎,言出必践。此外,著名的“和氏璧”成为传国御玺世代相传的史实,也证明了以“璧”为代表的玉礼器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
正因“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故刘邦向项王献璧就是奉项羽为君王,表示自己愿为臣子,以此谄媚项羽,极大地满足了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心。这一举动和刘邦在初见项羽的说辞中自称“臣”都是曲尽其妙,因此沽名钓誉的项羽很满意,也就不再想杀刘邦了。刘邦的献璧起到了软化、麻痹、捧杀项羽的作用,使他逃过一劫,并最终在楚汉相争中打败了项羽。
“斗”,舀酒器,容量不大。刘邦送玉斗给范增,即表示请对方“斗量”(宽容大量),不要总和他为难,暗讽范增心胸狭隘,因此更激怒了范增。故范增才“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表示他与刘邦势不两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天下之争。
刘邦的“献玉”,一石二鸟,同时也挑拨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暴怒后的范增口不择言,大骂项羽为“竖子”,在项羽心中埋下了一根刺,为以后范增遭到项羽的猜忌、君臣决裂埋下了祸根,这也揭示了刘邦老谋深算而阴险狡诈的性格。
三、玉器的象征意味和暗示作用是阅读古代典籍的一把钥匙
在传统文化典籍中,玉器存在非文字符号的象征意味和暗示作用的例证不胜枚举。《左传·鞌之战》记载:晋国将领韩厥,俘获了齐臣逢丑父假冒的齐顷公,“奉觞加璧以进”。表面上是捧酒进觞给对方国君以行陪臣之礼,献美玉以表示尊重对方国君的身份。仔细推敲却别有洞天:从字音上看,觞,伤也;璧,本为权力者所佩戴。这个行为的象外之旨是:你齐顷公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中,我有权“伤害”你;现在你的权力是由我韩厥所授,你“必须”服从我。虽然酒器、玉礼器品类繁多,但在这种特殊场合下,韩厥唯独选取“觞”和“璧”是大有深意的。这里玉器背后的意象世界,是透过谐音字这种含而不露的弦外之音来表达的。正如外出的“行人”佩“环”:环,还也,是“还”的谐音。
总之,玉器背后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至今余韵绵延,这是石器时代风习的沿用和留存,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在阅读中对理解整个文本的内涵和精髓造成障碍。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班固.白虎通[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荀子,方勇,李波.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左丘明,王凤春.左传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9.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735103)
关键词:《鸿门宴》;玉器;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2
玉器文化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很多玉器往往含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具有文本意义,是解读古代典籍的一把钥匙。因此,阅读中我们不能忽视由众多玉器构成的非文字符号体系,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
一、《鸿门宴》教材注释指瑕
高中语文教材(统编本)下册第3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教材是这样注释“玉玦”的:“环形的有缺口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刘邦。”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够准确和全面,没有充分考虑曾在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玉器的象征和内涵,值得商榷。
范增用玦暗示项羽不仅是因为“玦”与“决”同音,更重要的是与古代的象征和用途有关。《后汉书·列传·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也提到了極为相似的示玦的情节:“更始取伯升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屠健随献玉玦,更始竟不能发。”更始帝刘玄嫉妒刘秀兄长刘縯的威名欲杀之,抽出刘縯之剑假意试其锋芒,这时申屠健立刻献上一块玉玦,暗示刘玄果断行事。在古代,男子往往佩戴玉玦以显示自己是果断、坚强、真正的男子汉。正如《白虎通》所云:“君子所决断,则佩玦。”决事果断的范增佩玦也算是物随其主、实至名归了。
《荀子·大略》指出:“绝人以玦,反绝以环。”三国时袁绍手下谋臣审配写信给袁谭,劝其与兄弟袁尚和好,“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就是要袁谭表态,是和好还是决裂。此外,玦还具有送人以玦勉励对方意志坚强的内涵。《左传·闵公二年》记载,狄人伐卫,卫懿公给石祁子玉玦,要求其坚决果断固守卫国,丝毫不能动摇。
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正是用玦表示“决裂”“果断”等多种含义,暗示项羽不要被刘邦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果断杀了刘邦,这又怎是一个“同音”所能涵盖的。
二、《鸿门宴》中“白璧”“玉斗”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在《鸿门宴》中,还有一处涉及玉器的情节,更易让人忽略。刘邦中途逃席脱身,留下张良替他谢罪善后,并将“白璧一双”献于项王,“玉斗一双”送给范增。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大骂“竖子不足与谋”。此处,刘邦为什么分别献不同的玉器于二人?二人又为何反应如此不同?这就需要充分考虑玉器特有符号的暗示和内涵,明确“璧”和“斗”潜藏的文本意义了。
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周礼》记载,古人以“苍璧祭天,黄琮礼地”;《左传·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故知“玉”是古人祭祀时用的礼器,在先秦礼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璧”字形从“辟”“玉”。“辟”字,《尔雅·释诂》释义是“君也”,《说文解字》释义为“法也”,所以佩璧者是有绝对权力的立法者。再从字音上看,璧者,必也,即佩戴者所说的话,一言九鼎,言出必践。此外,著名的“和氏璧”成为传国御玺世代相传的史实,也证明了以“璧”为代表的玉礼器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
正因“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故刘邦向项王献璧就是奉项羽为君王,表示自己愿为臣子,以此谄媚项羽,极大地满足了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心。这一举动和刘邦在初见项羽的说辞中自称“臣”都是曲尽其妙,因此沽名钓誉的项羽很满意,也就不再想杀刘邦了。刘邦的献璧起到了软化、麻痹、捧杀项羽的作用,使他逃过一劫,并最终在楚汉相争中打败了项羽。
“斗”,舀酒器,容量不大。刘邦送玉斗给范增,即表示请对方“斗量”(宽容大量),不要总和他为难,暗讽范增心胸狭隘,因此更激怒了范增。故范增才“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表示他与刘邦势不两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天下之争。
刘邦的“献玉”,一石二鸟,同时也挑拨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暴怒后的范增口不择言,大骂项羽为“竖子”,在项羽心中埋下了一根刺,为以后范增遭到项羽的猜忌、君臣决裂埋下了祸根,这也揭示了刘邦老谋深算而阴险狡诈的性格。
三、玉器的象征意味和暗示作用是阅读古代典籍的一把钥匙
在传统文化典籍中,玉器存在非文字符号的象征意味和暗示作用的例证不胜枚举。《左传·鞌之战》记载:晋国将领韩厥,俘获了齐臣逢丑父假冒的齐顷公,“奉觞加璧以进”。表面上是捧酒进觞给对方国君以行陪臣之礼,献美玉以表示尊重对方国君的身份。仔细推敲却别有洞天:从字音上看,觞,伤也;璧,本为权力者所佩戴。这个行为的象外之旨是:你齐顷公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中,我有权“伤害”你;现在你的权力是由我韩厥所授,你“必须”服从我。虽然酒器、玉礼器品类繁多,但在这种特殊场合下,韩厥唯独选取“觞”和“璧”是大有深意的。这里玉器背后的意象世界,是透过谐音字这种含而不露的弦外之音来表达的。正如外出的“行人”佩“环”:环,还也,是“还”的谐音。
总之,玉器背后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至今余韵绵延,这是石器时代风习的沿用和留存,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在阅读中对理解整个文本的内涵和精髓造成障碍。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班固.白虎通[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荀子,方勇,李波.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左丘明,王凤春.左传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9.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73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