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语文教学,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明显。但不可否认,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我认为改革要从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开始。因此,农村初中的教师一定要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教学,去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激发兴趣,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手段融入课堂,课堂教学才会更加充满创新活力。创新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创造性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创新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新的教法与课堂结构,另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引导学生学会创新的规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语言个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特设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也是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的方式之一。
  我在上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时,训练的题目是主持一次《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1]联欢会并设计开场白和结束语。我让学生在特设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联欢会的主题已经确定——“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联欢会主持人的开场白,应该是精妙的语言艺术小品。在训练过程中,有的同学即情即景,借题发挥;有的同学从几句诗文、典故出发,来一段诗朗诵;有的同学说一段热情、褒奖的话,提一个有趣的问题,猜一个有关的谜语,等等。这样,从一开始就把大家带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中。训练开场白后,又训练结束语。有的同学安排一个精彩的节目;有的同学安排一个多人登场的歌舞节目;然后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将联欢会推向高潮。尤其是文娱委员于雪同学用洪亮而热情的语调,将精心设计的结束语朗诵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指导时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创造兴趣,使其处于跃跃欲试的积极求知状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多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一种效果显著的方法。
  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晏子使楚》[3]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讲述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蔑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感人,特别是他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不卑不亢的风度,机智善辩的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于是,我让学生在班级内自由组合成小组,先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自己对照课文注解翻译全文,并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词的古今意思。如“其实”,古义是它们的果实,今义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坐”古义是犯罪,今义是坐下,等等。各小组讨论热烈,各抒己见。之后,我又让各组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即晏子使楚的过程。一人扮演晏子,一人扮演楚王,二人扮演随从晏子的使者,二人扮演楚王身边的大臣,一人扮演被绳子捆绑的齐国人等角色。各组学生代表积极参加,表演结束后,全班进行评比。各组按要求立刻行动起来。同学们在演出的时候,每个人竭尽心力,表演得活灵活现,观众深受感染。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加深了对爱国情怀的理解。
  只有课堂充满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创新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运用创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情况创设创新的教学情境,怎样创设创新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如何创新,如何处理“教须新法”和“教无定法”的关系等是现实教学中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三、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师生共同成长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个性化地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探究性地学习。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新型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是体现尊重与愉悦的乐土,是师生互动、沟通交流的舞台,是共同探索,共同成长的旅途。《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的教师,一定要集思广益,理论联系实践,用全新的角色、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法与学生的智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共建语文教学的广阔舞台,让创新的语文教学植根于我们的课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第一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八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37.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92.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八年级(上册)(第十课):66.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16.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的审美教育就是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元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美学精神是一种游戏精神,美学精神是一种超越精神,美学精神是一种和谐精神,美学精神是一种独立精神。中学语文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把握审美精神的特征,以审美教育为纽带,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学精神 健全人格    文学的本质从根本上来说是审美的。优秀的
摘 要: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强化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古诗词 强化鉴赏能力 四项策略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情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
一切客观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作为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各种客观事物的新闻,也必然是富于变化的。因而作为它的浓缩品的标题,是不应该有雷同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闻标题,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极坚硬岩石中一般常用的几种掏槽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试验提出似棱形掏槽是极坚硬岩石巷道掘进中较理想的一种掏槽型式,并提供了有关爆破参数.
新课改倡导者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积极投身教改的所有教师的共识。教师在培养文学素质的过程中担任着普罗米修斯的角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活力与欢乐。下面谈谈我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尝试。  一、诱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想象是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创造力的先行者,没有想象就
摘 要: 当前语文阅读比较漠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代语文教育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十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
反思现在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沿袭普通高中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向学习条分缕析地剖析语文知识,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文化的美感陶冶作用;在教学方式上,以语言文字的机械训练为主,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课外开发,忽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架空了德育的作用,抹杀了美育的陶冶功能,淡化了
为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指标,我们用正交法选取药剂配方,使各种药剂单耗普遍下降,特别是硫酸锌下降幅度较大,且技术指标也相应提高。用正交法选取较优药剂配方于1982年5月开始
摘 要: 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勇于提问。作者主要从指导实用的问题发现方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探索情境、构建自由的问题对话平台、采取以问题为纽带的多元评价等方面展开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探索情境 多元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教师要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