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语文课听评和学生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道德素质方面尤其是在传统美德意识方面,我们的学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责任比其他学科教师的责任更为重大。为了真正实现《课标》规定的教育目的,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取得成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尊重父母、不尊重师长、不尊重他人和不珍惜同学情谊的问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应加强亲情仁义的传统美德教育。这种美德,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道德学说中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亲情之情是中国道德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因为“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报复是从“齐家”开始的,而这种亲情之情在社会中又进一步扩充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群意识,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家庭特有的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都可以作为这方面教育的好材料。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以及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现代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我们在教学这些篇章时,千万不要忘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亲情仁义的传统美德因素。
其次,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动不动打架,缺乏礼让等情况,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加强谦和宽厚的美德教育。“谦和宽厚”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礼”之动作的结果,而这种美德又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能和睦相处,继而产生强大的民族活力。关于“谦和宽厚”美德教育,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的篇章。我们在这些篇章的教学中,就不能放过对学生的美德教育。比如,节选自《论语》的《侍坐》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述志的情景,从中不难挖掘出谦和宽厚的内容;更值得一提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何以在多次受辱的情况下,还能同廉颇结为“刎颈之交”,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为何能态度急转而“负荆请罪”,强暴的秦国又为什么不敢“加兵于赵”,这从一种德行境界来说,是因为蔺相如豁达大度,包容一切的宏大精神情操;同时,这作为一种美德,又幻化成一种锐不可挡的力量,震慑外敌,协和万邦。我们在教学这样的篇章时,难道不应该把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作为重点吗?
第三,缺乏关心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感。“5·12”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学校也积极响应,动员全校师生自愿捐款捐物。然而这一旨在唤醒学生的关爱之心、考验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秀传统的活动,竟然有不少学生无动于衷,连1毛钱也没有捐。事后,问及个中缘由,这些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我们也很贫穷”——真的很贫穷吗?不是,他们缺少的是那一份爱心、同情心,缺少的是传统美德中的仁义之心、怜悯之心。语文教学中,应从浩瀚的古今典籍中进一步挖掘传统美德教育素材。
最后,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珍惜别人劳动成果、人为破坏公物、用完水不关水龙头、出教室不关灯、以朴素为耻等情况,我认为,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节俭奉公的传统美德教育。节俭奉公是中华民族在生活方面的美德,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司马光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和大量的事实,从礼教、人物举止、不同作风和不同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诠释了“俭—德之共也”这一生活与道德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渊源。身居朝廷正二品宰相的司马光,力崇节俭并身体力行,确是难能可贵的美德,而对他的儿子司马康,《宋史·司马康传》中说:“途之人见其容正,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之子也。”这充分说明节俭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美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营造着民族的繁荣,孕育了富有时代特点的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篇章不少,其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也不仅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反映的道德文明的内核,弘扬传统美德,在学生的心灵中,重塑优秀的道德信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责任比其他学科教师的责任更为重大。为了真正实现《课标》规定的教育目的,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取得成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尊重父母、不尊重师长、不尊重他人和不珍惜同学情谊的问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应加强亲情仁义的传统美德教育。这种美德,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道德学说中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亲情之情是中国道德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因为“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报复是从“齐家”开始的,而这种亲情之情在社会中又进一步扩充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群意识,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家庭特有的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都可以作为这方面教育的好材料。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以及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现代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我们在教学这些篇章时,千万不要忘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亲情仁义的传统美德因素。
其次,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动不动打架,缺乏礼让等情况,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加强谦和宽厚的美德教育。“谦和宽厚”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礼”之动作的结果,而这种美德又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能和睦相处,继而产生强大的民族活力。关于“谦和宽厚”美德教育,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的篇章。我们在这些篇章的教学中,就不能放过对学生的美德教育。比如,节选自《论语》的《侍坐》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述志的情景,从中不难挖掘出谦和宽厚的内容;更值得一提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何以在多次受辱的情况下,还能同廉颇结为“刎颈之交”,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为何能态度急转而“负荆请罪”,强暴的秦国又为什么不敢“加兵于赵”,这从一种德行境界来说,是因为蔺相如豁达大度,包容一切的宏大精神情操;同时,这作为一种美德,又幻化成一种锐不可挡的力量,震慑外敌,协和万邦。我们在教学这样的篇章时,难道不应该把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作为重点吗?
第三,缺乏关心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感。“5·12”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学校也积极响应,动员全校师生自愿捐款捐物。然而这一旨在唤醒学生的关爱之心、考验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秀传统的活动,竟然有不少学生无动于衷,连1毛钱也没有捐。事后,问及个中缘由,这些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我们也很贫穷”——真的很贫穷吗?不是,他们缺少的是那一份爱心、同情心,缺少的是传统美德中的仁义之心、怜悯之心。语文教学中,应从浩瀚的古今典籍中进一步挖掘传统美德教育素材。
最后,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珍惜别人劳动成果、人为破坏公物、用完水不关水龙头、出教室不关灯、以朴素为耻等情况,我认为,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节俭奉公的传统美德教育。节俭奉公是中华民族在生活方面的美德,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司马光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和大量的事实,从礼教、人物举止、不同作风和不同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诠释了“俭—德之共也”这一生活与道德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渊源。身居朝廷正二品宰相的司马光,力崇节俭并身体力行,确是难能可贵的美德,而对他的儿子司马康,《宋史·司马康传》中说:“途之人见其容正,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之子也。”这充分说明节俭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美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营造着民族的繁荣,孕育了富有时代特点的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篇章不少,其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也不仅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反映的道德文明的内核,弘扬传统美德,在学生的心灵中,重塑优秀的道德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