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正处在实验的初步阶段,反思实验过程,总感到有一些遗憾。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到位,难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数学 问题 反思
  新一轮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正处在实验的初步阶段,反思实验过程,总感到有一些遗憾。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到位,难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在实验中,如何落实新课标,怎样根据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调整,是摆在我们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验教学,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问题
  1.教材内容与习题的搭配有不合理之处
  课程标准认为:“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是整个数学课程的核心和基础”。高中数学新教材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了充实、调整、更新和重组,注重基础性、层次性和发展性,课后习题的难度作了适当的控制,以保证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教材中还存在着内容与习题搭配不合理的地方。
  2.应用问题的设置过难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一些反映数学应用的专题课程,即把数学应用教学当作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数学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平常的教学中。高中数学必修正是体现了这一课程理念,在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的应用问题,涉及到生活实际的方方面面。其中的有些问题设置过难,学生对某些内容的实际背景非常陌生,再加上原有认知水平的局限,很难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应用问题自然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题。
  3.学生过于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学习被动
  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但由于学生很难改变长期形成的依赖于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习惯于被动接受,似乎没有老师的讲就无法学习,缺乏自主合作的學习精神,更谈不上探究性学习。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归纳结论,但学生往往不会找,归纳不出来,就等着老师说出结果,造成了老师的教与学生学的脱节现象,严重制约着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反思教学,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感到实验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为了确保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进一步落实好双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
  高中数学课标准是国家对高中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教材则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是依据课标而编写的。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以课标为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目前,教材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要大胆地删减;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当的补充。此外,还应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确保双基的落实。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新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应发扬这种传统”。“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透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基本上教师拉着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教参、走进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3.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时间与空间,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会教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课程功能、结构的改变,使学生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高中数学新课程设置了多种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帮助学生体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新教材具有可读性的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并形成习惯,使课堂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学习,同时也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和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消除学生过分依赖于老师讲授的被动学习动态,最终达到教与学活动和谐统一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将由肤浅的、稚嫩的学习,逐步走向深刻的、成熟的学习,教师也会在使用新教材的同时,逐步走向成熟。
其他文献
AIM: To evaluate whether serum and tumor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activities can predict lymphatic invasion(LI) 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rcin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任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激发学习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生字
21世纪是一个素质时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要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小学班主任一他们是老师,要授业、解惑;他们是保姆,要知冷知热;他们是保健医生,学生身体不
我认为新世纪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一、以读为本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摘要]合作学习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重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的责任份工和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即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本篇论文通过对小组合作活动的调查,组织和分析,总结了课堂合作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议论,“累死了,讲了很久了,同样的问题老是犯同样的错,学生真的不好教啊”。其实,我认为这是老师的教学艺术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里简单谈谈。  一、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任何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及参与程度的高低是由学习动机是否明确决定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激发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世纪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计算机从四个方面入手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那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成了我们最终的目标,下面笔者就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
[摘要]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点,对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行辐射拓展,扩大文本的外延,挖掘文本的内涵,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本文就如何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延伸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教材 拓展 延伸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时应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学生从中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学科必备的能力,在与文本的互动与对话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创新教学是用创新的观点和视角看学生,同时学生也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现就自己的实践谈点体会。  开卷考试,要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摘要]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几种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 源语(source language) 目的语(ta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