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志愿服务在新时代下形成了宏达大格局与高速发展趋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为工作目标,将志愿精神传承发扬,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志愿服务;新时代;志愿精神
一、新时代下相关政策的导向是怎样的?全国范围内志愿服务总体现状如何?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再一次对志愿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以及寄予深厚期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政治指引和根本遵循。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服务的发展,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特征。中央和国家将乡村与社区的发展相结合,不断推动着新时代基层志愿服务创新热潮。基于此,引导乡村、社区实现思路转化和行动深化已经成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总体现状
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志愿者数量,包括在官方志愿服务组织登记的注册志愿者与非注册志愿者高达中国内地人口的14%。根据中国志愿服务网显示,来自全国31个省区的社区、文化、医疗、巾帼、消防等众多领域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志愿团体、志愿项目、志愿服务时间等数据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志愿服务组织数量逐年递增,官方平台上正式注册率也在逐年升高。志愿服务制度化管理全面加强,中央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性规划纲要,强化了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与发展中的功能。教育部也与团中央联合发文,将志愿服务逐渐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机制。特别是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县、镇、村分层次布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并已启动第一批试点,其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主体力量是志愿者。结合《志愿服务条例》已明确将志愿服务纳入中央文明委统筹协调管理的宏观导向,文明实践中心这一战略性规划正在构建出党和政府对志愿服务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的宏观管理布局。
二、新时代背景对于志愿服务而言,有哪些影响和导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对公益认知的提高,公益事业在志愿者的眼中已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范围。很多地方的公益和志愿活动还停留在环保、助人等方面,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还有更多志愿服务去补足需求的地方。而国家在这方面更全面的进行统筹,用更大的力度和资源分配能力来引导公益事业、引导志愿服务者们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新时代带给了人们富足和安定,由此而发展起来的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刻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在进入新时代后,人民逐渐富裕,公益事业将逐渐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渗入到每个需要志愿服务的地方。
三、新时代下,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当今志愿服务的格局是怎样的?
1.目前,形成了“一个统筹 两方协调 三大力量”志愿服务新格局,极具活力。志愿者总体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志愿服务的主要群体的年龄在35岁以下。
2.当前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支农、支教、支医、义诊、义务劳动、义工、春运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等。受益人群大多为贫困地区、灾区人民,留守儿童、丧失劳动力的人。小部分为大型活动、节日中的人群,如,春运期间乘车人员、奥运会期间运动员等。
(二)新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也促进了志愿服务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下志愿服务将有这几方面的发展趋势:其一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共青团组织全面发动并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系统,民政部门发动并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已经逐渐纳入国家的视野。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从纯粹民间行为,到部门推动项目,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家“新元素”、国内“凝聚力”、国际“软实力”方面有突出表现。其二有关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建立是中国志愿服务逐渐社会化、常态化的进程,催生对于法律、政策、规章、措施的迫切需求。
迄今为止,有30 多个省市出台相关法规,其中以下几个主要趋势:由青年志愿者单一群体立法转变为面向社会各界参与的立法由;二是从立法强调党政及群团有关部门协调,转变为在党政统筹支持下,社会自主协调发展;三是对志愿服务的限制逐渐减少,倡导志愿服务组织建立以及拓展志愿服务,并且越来越重视对志愿服务的激励以及保障措施。
如今,各种层、各种类型的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意愿明显升高,已经形成了以党员、青年、老年、妇女、亲子、民间组织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在不同领域进行爱心奉献、助人活动。境外人士等特殊的志愿者在积极促进中外志愿服務合作以及交流、不断促使中国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水平提升方面发挥作用很大。志愿者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形势、志愿者组织形式趋于正规,因此得以受益的人群逐渐增多
近年来,参与群众人数越来越多,活动质量也越来越高。20%的市民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中来,在有数据可考的近五年,中国专业志愿服务人数以快速增长发展态势的同时,志愿服务所涉及的多个维度,体现出专业性的提升和专业性所推动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一)志愿服务于新时代的意义
志愿者服务涉及表层到深层服务工作、服务层次延伸到整个社会服务领域,实现了全社会立体化层次覆盖。志愿者由单一的劳务性服务向技术性服务转变。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看到,广州市涉及老人以及幼儿服务、医疗服务、卫生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涵盖社区生活方方面面,能够为社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管理方面,可以准确记录志愿者工作进程、服务水平以及后期评价。构成志愿者服务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志愿者工作高效管理这一目标。如此趋势下将会使志愿服务逐渐向更规范化、更专业化驶进。
志愿服务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扬着志愿精神的同时,也在荡清着浑浊的社会风气。在新时代下,志愿服务的空间不再狭窄,而是朝着专业化、规范化、全球化方向前进,让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推动特色社会主义进程,让不同层次的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与影响。
(二)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仅在志愿服务方面,在教育、科技、经济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和积极变化。人们的整体素质上升,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强,都使得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显著的成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志愿服务必定会影响到千家万户、影响到每一个人,全民参与志愿服务不再是空想,全民帮扶在有朝一日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柳旭.志愿者权益亟待保障
【关键词】志愿服务;新时代;志愿精神
一、新时代下相关政策的导向是怎样的?全国范围内志愿服务总体现状如何?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再一次对志愿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以及寄予深厚期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政治指引和根本遵循。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服务的发展,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特征。中央和国家将乡村与社区的发展相结合,不断推动着新时代基层志愿服务创新热潮。基于此,引导乡村、社区实现思路转化和行动深化已经成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总体现状
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志愿者数量,包括在官方志愿服务组织登记的注册志愿者与非注册志愿者高达中国内地人口的14%。根据中国志愿服务网显示,来自全国31个省区的社区、文化、医疗、巾帼、消防等众多领域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志愿团体、志愿项目、志愿服务时间等数据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志愿服务组织数量逐年递增,官方平台上正式注册率也在逐年升高。志愿服务制度化管理全面加强,中央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性规划纲要,强化了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与发展中的功能。教育部也与团中央联合发文,将志愿服务逐渐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机制。特别是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县、镇、村分层次布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并已启动第一批试点,其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主体力量是志愿者。结合《志愿服务条例》已明确将志愿服务纳入中央文明委统筹协调管理的宏观导向,文明实践中心这一战略性规划正在构建出党和政府对志愿服务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的宏观管理布局。
二、新时代背景对于志愿服务而言,有哪些影响和导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对公益认知的提高,公益事业在志愿者的眼中已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范围。很多地方的公益和志愿活动还停留在环保、助人等方面,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还有更多志愿服务去补足需求的地方。而国家在这方面更全面的进行统筹,用更大的力度和资源分配能力来引导公益事业、引导志愿服务者们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新时代带给了人们富足和安定,由此而发展起来的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刻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在进入新时代后,人民逐渐富裕,公益事业将逐渐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渗入到每个需要志愿服务的地方。
三、新时代下,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当今志愿服务的格局是怎样的?
1.目前,形成了“一个统筹 两方协调 三大力量”志愿服务新格局,极具活力。志愿者总体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志愿服务的主要群体的年龄在35岁以下。
2.当前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支农、支教、支医、义诊、义务劳动、义工、春运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等。受益人群大多为贫困地区、灾区人民,留守儿童、丧失劳动力的人。小部分为大型活动、节日中的人群,如,春运期间乘车人员、奥运会期间运动员等。
(二)新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也促进了志愿服务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下志愿服务将有这几方面的发展趋势:其一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共青团组织全面发动并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系统,民政部门发动并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已经逐渐纳入国家的视野。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从纯粹民间行为,到部门推动项目,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家“新元素”、国内“凝聚力”、国际“软实力”方面有突出表现。其二有关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建立是中国志愿服务逐渐社会化、常态化的进程,催生对于法律、政策、规章、措施的迫切需求。
迄今为止,有30 多个省市出台相关法规,其中以下几个主要趋势:由青年志愿者单一群体立法转变为面向社会各界参与的立法由;二是从立法强调党政及群团有关部门协调,转变为在党政统筹支持下,社会自主协调发展;三是对志愿服务的限制逐渐减少,倡导志愿服务组织建立以及拓展志愿服务,并且越来越重视对志愿服务的激励以及保障措施。
如今,各种层、各种类型的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意愿明显升高,已经形成了以党员、青年、老年、妇女、亲子、民间组织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在不同领域进行爱心奉献、助人活动。境外人士等特殊的志愿者在积极促进中外志愿服務合作以及交流、不断促使中国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水平提升方面发挥作用很大。志愿者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形势、志愿者组织形式趋于正规,因此得以受益的人群逐渐增多
近年来,参与群众人数越来越多,活动质量也越来越高。20%的市民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中来,在有数据可考的近五年,中国专业志愿服务人数以快速增长发展态势的同时,志愿服务所涉及的多个维度,体现出专业性的提升和专业性所推动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一)志愿服务于新时代的意义
志愿者服务涉及表层到深层服务工作、服务层次延伸到整个社会服务领域,实现了全社会立体化层次覆盖。志愿者由单一的劳务性服务向技术性服务转变。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看到,广州市涉及老人以及幼儿服务、医疗服务、卫生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涵盖社区生活方方面面,能够为社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管理方面,可以准确记录志愿者工作进程、服务水平以及后期评价。构成志愿者服务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志愿者工作高效管理这一目标。如此趋势下将会使志愿服务逐渐向更规范化、更专业化驶进。
志愿服务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扬着志愿精神的同时,也在荡清着浑浊的社会风气。在新时代下,志愿服务的空间不再狭窄,而是朝着专业化、规范化、全球化方向前进,让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推动特色社会主义进程,让不同层次的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与影响。
(二)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仅在志愿服务方面,在教育、科技、经济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和积极变化。人们的整体素质上升,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强,都使得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显著的成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志愿服务必定会影响到千家万户、影响到每一个人,全民参与志愿服务不再是空想,全民帮扶在有朝一日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柳旭.志愿者权益亟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