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考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已被列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教师不仅需要对地理理论知识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不断地寻找灵活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提升。为此,本文结合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内涵,探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力;学生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01-02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深度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在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成绩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缜密的逻辑性,教师需要借助一些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实践力的教学目标。本文将结合地理实践力的具体内涵,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深入探析,寻找有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具体内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本质含义是人在户外环境中,为了进行探测、地理实验而呈现的各类观察、分析能力[1]。一般而言,地理实践力主要由人地协调观念、地理思维品质和行动能力组成,而学生单独具备其中一种素养都不能认为是具备了地理实践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这一本质含义开展教学,综合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此外,地理实践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不断增加时,学生的实践力也会随之发展。最后,地理实践力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具备良好的地理实践力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二、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
  (一)通过提高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具备地理读图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促进学生灵活运用地图工具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举措。但是,在现今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重视课本、材料的图表信息,更有部分学生对地理图像不感兴趣。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图像的重要性,并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要求,教授学生高效的地理读图技巧,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提升。
  如在人教版地理课本《人口分布》中,为了有效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在课本中设置了大量的人口分布图,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图的特色就能够清楚地认识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授学生读懂图例出发,向学生仔细介绍人口分布图中图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图中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区域找出来,并将找到的区域进行详细对比,仔细思考为什么这些区域有大量的人口聚集。由此,可以让学生有效地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并找到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的环境特征。此外,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世界人口分布图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结合人口分布的特征,简单地绘制一张民族人口分布图。学生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收集大量的人口资料,也需要反复揣摩教师的教学内容,这对于读图能力及实践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帮助。而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绘图过程,也能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程教学的方向。
  高中地理试题大都围绕图像展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进步。在具体的读图过程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充分促进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
  (二)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体验式教学法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或情境中,从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中掌握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暂时进入虚拟的地理情境中,有序地完成地理学习。教师也可以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的认识。
  如在教学“城镇化”时,教师便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城镇化知识点涉及农村、城市两个环境的对比,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简单的对比视频。在视频中,教师需要充分展示农村与城市两个环境中经济、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之间的差别,让学生体验农村和城市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对城镇化相关知识点的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外实践作业。作业内容为:挑选一个典型的城市化示例,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把握城镇化给这个区域在经济、文化带来的变化;并且根据这一区域在城镇化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破坏问题探讨有效防护措施。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地理实践力培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将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生活中未能形成良好的地理观念。运用虚拟体验教学方法,结合视觉、听觉感受让学生认识城镇化,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借助具体的实践分析,学生将更加深入地思考城镇化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地理实践力,促进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法对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在体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借助实践体验,学生还能有效地锻炼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地理学习能力的进步。
  (三)借助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受应试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只关注培养学生的地理解题能力,忽视了地理学习思维的有效培养,导致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缓慢。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开展探究式地理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地理理论知识的具体内涵及运用规律。在开展探究式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提问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积极进行地理假设,促进学生处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形成。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安排,将课程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分类,巧妙地设计相应的课程探究问题,带动学生地理思维发展。首先,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地理环境是什么”作为课程导入,鼓励学生从课本中寻找地理环境的具体定义,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理论知识。在这一环节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清晰的思维结构图,便于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的记忆。随后,教师可再次提问:“为什么地理环境会给区域发展带来影响?”以推动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发散思维,将自己认为的可能性一一表述出来。最后,教师可以将“怎样借助地理环境推动区域发展”这一问题作为课堂总结。显然,解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各类基础知识,并能够结合区域具体情况分析借助地理环境推动区域发展的策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地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启迪学生的地理思维,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发展。
  地理不仅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的理论魅力,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的实用性。而借助探究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将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具体化,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发展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总之,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课程教学观念,不能过多地将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地理解题技巧上。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运用各类地理图形工具,为地理实践力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可以采用体驗式教学法及探究式教学法,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解放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充分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参考文献】
  [1]余国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8.
  [2]张龙涛.试论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
其他文献
【摘 要】情境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是景象,情境教学意为在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借助于具体、生动的展示、讲解,引导或身临其境的参与、体会、感受等手段,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既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精神集中、兴奋的状态,又能使师生之间充满智慧地交流与互动,从而
期刊
【摘 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热门行业,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新课改已经开始融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效果明显。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创新进行探析,以期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提供支持。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语文;“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古诗在类型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古诗的内容更加宽泛,另一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律诗。律诗相较于绝句,篇幅有所加长,描写的内容更为丰富,给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深刻剖析律诗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与探究律诗,是提高古诗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写作背景、对仗、意境、律诗与其他作品的关联性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如何认识多种情绪(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如何面对自我否定、如何提高心理韧性三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阐述,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这个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悦纳和自我发展,从而建立坚实的自我概念,达到忠诚于自我,不随波逐流,不妄自菲薄,把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内化为自信,把对生命的追问化为个体的成长与追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绪;自我认同;德育渗透;案
期刊
【摘 要】本调查以问卷形式,从微课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出发,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不同市、区(县)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关于微课的了解及应用情况等进行调研,以期为美术类教学微课的设计制作、美术教师课程开发与技能培  训、区域性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课应用;中小学美术;问卷分析;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丰富遗产,对整个语文课程教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在文言文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读不懂、读不透”的文言文学习状况。本文基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调整策略展开探讨,提出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感悟文章意境、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等相关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带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以贴合教学内容,实现高效地理课堂。所以,教师要综合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优化;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93-02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和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逐渐加大了对“乐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主动思考意识等乐学精神。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乐学课堂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从精心设计导语、明确揭示教学目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美等四个方面入手,为实现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这次研究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说是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文体,但部分教师在执教时会出现“千课一面”的情况,究其原因是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够精准。本文试以中学段统编本教材教读小说篇目为例,围绕当前教学内容确定存在的误区,探讨小说文本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并给出相关案例。  【关键词】统编本;小说文本;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23-02  小
期刊
【摘 要】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考查,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灵活的字、词以及句转化和组织的能力,也是对学生价值观念以及眼界的综合考查。其中,初中语文作为小学和高中的语文学习过渡,是对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