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业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检测手段,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对于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重点突出、层次性分明、趣味性强的形式多样的作业。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作业,都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设计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方式的时候,再以以往的作业观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作业设计应该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在遵循作业激励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思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重点突出、层次性分明、趣味性强的形式多样的作业。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作业,都体验到学习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学习。
一、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
作业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作业的练习,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反映在作业本上,老师通过批改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作业的设计也应不同,甚至对于个别特殊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作业要求。
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对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老师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把握,甚至有时候不能理解老师说的话。尤其是在他们识字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本班学生的程度布置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练习,如果时间过长或是难度过大,就会很大程度地削弱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学生完成作业,不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而且是为了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技能,更是为了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
例如,在教学了《认识人民币》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购物、换钱,让他知道怎样付钱,怎样找钱;教学了《平面图形》后,可以让学生自制七巧板,并拼出最具想象力的图案。
特别是有时候的课前预习作业,比如《小数的认识》、《圆的认识》课前资料的搜集,这些作业不仅仅表现在作业本上,更可通过实际操作加以练习。这样不仅能巩固深化新知,而且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二、注重激励,增强信心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在激励的作用下,人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3~4倍。表现在学习上就有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激励。这项研究成果给我们这样的启发:教师在设计、批改作业时,要尽可能地将激励性的元素融入其中,以及使用鼓励性的手段,以肯定为主,否定为辅。对于学生作业中非同一般的新颖解法无论是否完全正确,教师首先要热情鼓励这些行为,其次才是评价。同时,给学生一些富有鼓励性的批语,效果会更好。
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作业速度等的不同就要求教师作业的设计要符合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客观性地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有层次性。作业基础的内容设计部分,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在此基础上,优、良的这一部分学生可增添一些灵活性大,可用多种方法解答、发散他们思维的题型,让学生解答,由浅入深,逐级提高。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业中可以放个别附加的题目,这样让每个学生在每一次作业中,都有一个达标的标准,一个努力、思索的方向,既避免中生、后进生的怨学、怕做作业情绪,又发展优生、良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思路展现,回归数学本真
“思维教育是数学教学的潜在目的”,所以教师在数学作业批改的过程中,不要把重点放在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上,而要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上。结果错误,但思路中有合理部分,就应肯定其合理部分,指出不足之处;结果正确,但思路不清,就应让学生重视起来并认真思考。因为解题的策略、过程既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反映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有这样一则例子,三个学生解同一道题:
0.99-(0.1-0.01)×0÷0.99
其解答过程分别是:
①0.99-(0.1-0.01)×0÷0.99=0.99-0.09×0=0.99-0=0.99;
②0.99-(0.1-0.01)×0÷0.99=0.99-0.09×0÷0.99=0.99-0=0.99;
③0.99-(0.1-0.01)×0÷0.99=0.99-0÷0.99=0.99。
教师批改时显然不能只看答案,虽然他们的得数完全一致。但是①的运算顺序是错误的,说明该生基础知识有所欠缺;②按部就班地按级计算,结果正确,循规蹈矩但思路平平;而③在处理(0.1-0.01)×0时,显然有独到之处,思路最佳。由此可见,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重视那些深层次探索研究的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析,这样可促使学生作业时思考最优解法,有利于增强学生解题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四、围绕重点,精选精练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分单元进行的,每个单元一个大的知识系统,每个大的知识系统里又分成几个小的知识块,每块知识里又分为侧重不同的知识点。孩子的学习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不同的年级所学习的内容及其内容的深浅不同,所以作业设计要围绕每课的教学重点进行。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学期的“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时,作业要紧紧围绕这节课的“掌握竖式的计算步骤及各部分的得数来源和对位”这一重难点设计。
学生在作业中可采用多种求积的方法,同时也可用竖式求积。紧扣重点,设计练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习题,从而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有针对性的练习能使孩子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何乐而不为?
如果说课堂上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那么课余课后的作业完成就应该完全是孩子对知识的消化。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要给孩子留下课余这块自我蜕变的“自留地”。总之,作业设计要紧贴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使“数学本真化”,让孩子感觉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变通,把作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设计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方式的时候,再以以往的作业观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作业设计应该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在遵循作业激励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思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重点突出、层次性分明、趣味性强的形式多样的作业。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作业,都体验到学习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学习。
一、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
作业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作业的练习,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反映在作业本上,老师通过批改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作业的设计也应不同,甚至对于个别特殊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作业要求。
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对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老师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把握,甚至有时候不能理解老师说的话。尤其是在他们识字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本班学生的程度布置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练习,如果时间过长或是难度过大,就会很大程度地削弱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学生完成作业,不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而且是为了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技能,更是为了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
例如,在教学了《认识人民币》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购物、换钱,让他知道怎样付钱,怎样找钱;教学了《平面图形》后,可以让学生自制七巧板,并拼出最具想象力的图案。
特别是有时候的课前预习作业,比如《小数的认识》、《圆的认识》课前资料的搜集,这些作业不仅仅表现在作业本上,更可通过实际操作加以练习。这样不仅能巩固深化新知,而且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二、注重激励,增强信心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在激励的作用下,人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3~4倍。表现在学习上就有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激励。这项研究成果给我们这样的启发:教师在设计、批改作业时,要尽可能地将激励性的元素融入其中,以及使用鼓励性的手段,以肯定为主,否定为辅。对于学生作业中非同一般的新颖解法无论是否完全正确,教师首先要热情鼓励这些行为,其次才是评价。同时,给学生一些富有鼓励性的批语,效果会更好。
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作业速度等的不同就要求教师作业的设计要符合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客观性地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有层次性。作业基础的内容设计部分,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在此基础上,优、良的这一部分学生可增添一些灵活性大,可用多种方法解答、发散他们思维的题型,让学生解答,由浅入深,逐级提高。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业中可以放个别附加的题目,这样让每个学生在每一次作业中,都有一个达标的标准,一个努力、思索的方向,既避免中生、后进生的怨学、怕做作业情绪,又发展优生、良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思路展现,回归数学本真
“思维教育是数学教学的潜在目的”,所以教师在数学作业批改的过程中,不要把重点放在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上,而要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上。结果错误,但思路中有合理部分,就应肯定其合理部分,指出不足之处;结果正确,但思路不清,就应让学生重视起来并认真思考。因为解题的策略、过程既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反映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有这样一则例子,三个学生解同一道题:
0.99-(0.1-0.01)×0÷0.99
其解答过程分别是:
①0.99-(0.1-0.01)×0÷0.99=0.99-0.09×0=0.99-0=0.99;
②0.99-(0.1-0.01)×0÷0.99=0.99-0.09×0÷0.99=0.99-0=0.99;
③0.99-(0.1-0.01)×0÷0.99=0.99-0÷0.99=0.99。
教师批改时显然不能只看答案,虽然他们的得数完全一致。但是①的运算顺序是错误的,说明该生基础知识有所欠缺;②按部就班地按级计算,结果正确,循规蹈矩但思路平平;而③在处理(0.1-0.01)×0时,显然有独到之处,思路最佳。由此可见,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重视那些深层次探索研究的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析,这样可促使学生作业时思考最优解法,有利于增强学生解题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四、围绕重点,精选精练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分单元进行的,每个单元一个大的知识系统,每个大的知识系统里又分成几个小的知识块,每块知识里又分为侧重不同的知识点。孩子的学习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不同的年级所学习的内容及其内容的深浅不同,所以作业设计要围绕每课的教学重点进行。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学期的“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时,作业要紧紧围绕这节课的“掌握竖式的计算步骤及各部分的得数来源和对位”这一重难点设计。
学生在作业中可采用多种求积的方法,同时也可用竖式求积。紧扣重点,设计练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习题,从而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有针对性的练习能使孩子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何乐而不为?
如果说课堂上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那么课余课后的作业完成就应该完全是孩子对知识的消化。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要给孩子留下课余这块自我蜕变的“自留地”。总之,作业设计要紧贴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使“数学本真化”,让孩子感觉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变通,把作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