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示范,积聚环境育人正能量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y65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正处于个人价值体系的形成及稳定的关键时期,重视对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本文首先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别阐释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开展相关教育的三种途径,即优化校园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完善实践教学。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曾精辟地阐述过青年和国家的关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青少年也正处在个人价值观形成及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社会物质化、思想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要求转化为青少年的个人内在信念,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念,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既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最终目标
  (一)培育顶层国家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物质经济富强,政治建设民主,精神思想文明,人际秩序和谐,是我们建设国家的最高目标。要努力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高层次的国家建设终极追求。这是青少年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想支撑,也是追求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只有真正让国家价值观入心入脑,才能转化为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培养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智强少年。
  (二)树立美好社会向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精确凝练和生动表述。自由是指人的意志、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要努力引导青少年树立对美好社会的正确认知和向往,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意识和集体观念,从小树立我为人人,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
  (三)完善个人品德养成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它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古人讲:人无德不成,无信不立。要努力引导青少年从小完善品德养成,要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教育和濡染,让个人价值观成为青少年的自身意识和自觉行为。
  二、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和必要途径
  (一)优化校园环境,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校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校园是青少年塑造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第一环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的各个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教风、学风、校风。
  1.通过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有机地将语文、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拓展丰富教学形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影像资料,历史资料,带领学生们重温革命的每一个阶段,让同学们在声图像的深刻感染下了解革命和改革的艰辛。通过对先圣贤达和经史子集的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用演讲方式进行学习考核等新式教学法进行课堂讲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价值观教育要尽力避免生硬枯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形象、直接地传授给学生。
  2.通过教师行为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校园教育的主体。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性断乳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开始特别关注价值观问题。偶像表现出榜样的作用在青年的模仿心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园当中,教师发挥了天然的偶像作用,对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具有天然的优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必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为人师表,身体力行,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来促进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广州市海珠区少先队举办的中小学联谊活动中,通过发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教师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宣言,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引起学生争相效仿,使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通过校园氛围有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文化成果的积淀,通过校园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价值观教育可感可知,可亲可近。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各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对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进行凝练概括,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可以通过漫画、标语等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结合校园的行为规范、校训、校风等多方面内容,在课堂、在操场、在食堂等多种场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面立体地展现出来。同时,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件和先进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广泛报道,通过演讲、趣味比赛、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积聚正能合力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离不开社会环境。只有在良好正面的社会气氛围中,才能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当前,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困惑,面临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和宣传教育能力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带来的冲击。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多元思想更是泛滥无度。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中,尽管青少年认知能力迅速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认识水平还处于感性思维阶段,缺乏辨别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要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关心支持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工作。宣传、
  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领域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尤其是网络媒体,要坚持弘扬正能量,党和政府要切实承担其自身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环境,积极树立模范典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和接受。
  (三)注重知行合一,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空间
  学而能用是真学,知而能行是真知。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首先,学校要开展相关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来深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生活、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来强化核心价值观。其次,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青少年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要对青少年免费开放,各类文化教育场所要加大对青少年的优惠扶持力度。通过现实立体的有力展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社区劳动和志愿服务。例如通过走访孤寡老人、慰问敬老院、为地震灾区捐款、到大型展会做志愿者等现实性较强的社会实践,让青少年融入到社会大环境的价值观实践活动中,通过现实的有力论证,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精神和生命力。
  立德修身,如逆水行舟,诚为不易,少年心性,尤显艰难。但唯其不易,才更显坚毅,唯其艰难,才弥足珍贵。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以百年树人的决心和毅力,持之以恒,不懈前行。点亮一盏明灯,照亮一片黑暗;栽下一颗树木,赢得一片森林;铺下一路道德基石,共铸青春笃行正道。
  pt;mL ? i e 迷 ??? ule:exactly; layout-grid-mode:char'>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曾精辟地阐述过青年和国家的关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青少年也正处在个人价值观形成及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社会物质化、思想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要求转化为青少年的个人内在信念,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念,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既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最终目标
  (一)培育顶层国家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物质经济富强,政治建设民主,精神思想文明,人际秩序和谐,是我们建设国家的最高目标。要努力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高层次的国家建设终极追求。这是青少年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想支撑,也是追求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只有真正让国家价值观入心入脑,才能转化为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培养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智强少年。
  (二)树立美好社会向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精确凝练和生动表述。自由是指人的意志、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要努力引导青少年树立对美好社会的正确认知和向往,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意识和集体观念,从小树立我为人人,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
  (三)完善个人品德养成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它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古人讲:人无德不成,无信不立。要努力引导青少年从小完善品德养成,要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教育和濡染,让个人价值观成为青少年的自身意识和自觉行为。
  二、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和必要途径
  (一)优化校园环境,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校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校园是青少年塑造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第一环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的各个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教风、学风、校风。
  1.通过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有机地将语文、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拓展丰富教学形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影像资料,历史资料,带领学生们重温革命的每一个阶段,让同学们在声图像的深刻感染下了解革命和改革的艰辛。通过对先圣贤达和经史子集的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用演讲方式进行学习考核等新式教学法进行课堂讲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价值观教育要尽力避免生硬枯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形象、直接地传授给学生。
  2.通过教师行为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校园教育的主体。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性断乳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开始特别关注价值观问题。偶像表现出榜样的作用在青年的模仿心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园当中,教师发挥了天然的偶像作用,对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具有天然的优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必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为人师表,身体力行,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来促进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广州市海珠区少先队举办的中小学联谊活动中,通过发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教师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宣言,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引起学生争相效仿,使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通过校园氛围有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文化成果的积淀,通过校园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价值观教育可感可知,可亲可近。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各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对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进行凝练概括,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可以通过漫画、标语等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结合校园的行为规范、校训、校风等多方面内容,在课堂、在操场、在食堂等多种场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面立体地展现出来。同时,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件和先进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广泛报道,通过演讲、趣味比赛、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积聚正能合力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离不开社会环境。只有在良好正面的社会气氛围中,才能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当前,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困惑,面临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和宣传教育能力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带来的冲击。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多元思想更是泛滥无度。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中,尽管青少年认知能力迅速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认识水平还处于感性思维阶段,缺乏辨别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要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关心支持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工作。宣传、
  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领域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尤其是网络媒体,要坚持弘扬正能量,党和政府要切实承担其自身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环境,积极树立模范典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和接受。
  (三)注重知行合一,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空间
  学而能用是真学,知而能行是真知。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首先,学校要开展相关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来深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生活、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来强化核心价值观。其次,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青少年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要对青少年免费开放,各类文化教育场所要加大对青少年的优惠扶持力度。通过现实立体的有力展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社区劳动和志愿服务。例如通过走访孤寡老人、慰问敬老院、为地震灾区捐款、到大型展会做志愿者等现实性较强的社会实践,让青少年融入到社会大环境的价值观实践活动中,通过现实的有力论证,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精神和生命力。
  立德修身,如逆水行舟,诚为不易,少年心性,尤显艰难。但唯其不易,才更显坚毅,唯其艰难,才弥足珍贵。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以百年树人的决心和毅力,持之以恒,不懈前行。点亮一盏明灯,照亮一片黑暗;栽下一颗树木,赢得一片森林;铺下一路道德基石,共铸青春笃行正道。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将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儿童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 道和有效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课十分重要。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实验可以有效的提高动 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物理教师应 对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进行研究,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
期刊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提问艺术,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一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够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学生能使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学习过程中努力探索未知的领域。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较之前也有了很大变化。课程内容更为真实生动,减少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而增加了发生在人们周围和自己或国家有切身关系的内容。我们以往的教育模式是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采取有针对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重要性的提高,使班主任教师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本篇文章就班主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探索。为了提高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整体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技巧;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重视,小学班主任也逐渐成为一名越来越重要的职业,他不仅影响着一个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一所小学的整体发展。由
期刊
【摘要】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新纲要”)提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就是说,把作为娱乐活动的游戏引进到幼儿园的教育领域,充分肯定游戏的价值,并确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活动的地位。这对幼儿教育的改革起着重大影响。游戏的特点是什么,它能不能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游戏;自主性;愉悦性;创造性;独立性    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
期刊
我们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国家,这使得我国非常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以往的美术课程中导入了有决定性比例的传统美术内容,让学生以美术鉴赏为出发点,从而了解中国的文化,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其时效性如何才能呈现呢?  一、教师重“教”向重
期刊
在幼儿园,我看过的优质课有很多,但唯独体育优质课活动却很少,即使在现在提倡的整合教学活动中,体育活动也很少当成优质课来进行,而只是扮演其它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在调查中,老师们也是觉得体育活动难得开展,对体育活动没有信心。但当看见孩子们在活动场上奔来跑去的样子,我知道,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运动的。  在他们幼儿期,我们作为老师,要引导他们学会一些必要的动作技能,掌握走、跑、跳、钻、攀、爬、投掷等基本动作。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期刊
贵州省印江县峨岭镇一小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在“科研兴校”的今天,为求得更广阔、更有创意的发展,确立了以“科研领先、科研促教,形成学校教育科研网络”的目标,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然后辐射、延伸,提出了“学科社会化──构建语文教学立体化体系”的课题。就当前语文教学效益低下且严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需求的弊端,大胆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精减现有课时,增设自选课程和系列活动课程,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