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提高院内运送危重患者护理安全,减少院内运送危重患者意外的发生。方法将2004年和2010年急诊科的危重患者分成两组为常规运送组和改良运送组,常规运送组按常规准备后进行运送,而改良组则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和准备后才运送。结果运送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常规组为0.26%(243/933),改良组为0.05%(53/1 054),改良组意外发生率明显下降X2=172.4,P<0.01)。结论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并提高了理论知识和临床急救水平,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院内运送危重患者的护理簧全。
【关键词】 院内运送;危重病人;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8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57-01
急诊患者大多数起病急,病情复杂,一时难以确诊,往往需要运送以做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断或急需送手术室手术、病房进一步治疗。为了减少院内运送期间危重患者意外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准确地对危重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熟练掌握疾病知识和抢救技术。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护理人员冷静、准确地实施急救,对院内运送患者安全护理起关键性的作用,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地分别取2004-2005年和2006-2010年,从急诊科转送住院部或转送至辅助科室、手术室的危重患者。其中2004-2005年采取传统转送方式933例设为常规运送组,2006-2010年采取改进转运方式1054例设为改良运送组。
1.2 方法常规运送组按常规准备后进行运送。而改良组则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排除危险因素,准确地评估在运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和准备,准确计算运送途中所需的时间,联系好相应接收科室,并确保接收科室已获知病情并做好准备后,由医护人员陪同运送。比较两组问意外发生率。
1.3 护理对策:
1.3.1 完善运送制度和急救流程在运送危重患者工作中不断完善运送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急救流程,为护理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的護理环境。
1.3.2 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院内转运可能导致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及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患者不能配合的事项及所应承担的风险,应征得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并履行风险法律文件签字同意后才可转送[2]。医护人员应向家属详细交待转运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在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并在做好充分评估和准备的条件下由医护人员陪同运送。
1.3.3 加强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的培训,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护理人员只有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才能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院内运送危重患者意外的发生。
1.3.4 理论培训新毕业5年的护士每季度进行一次急救相关知识和危重患者急救流程考核。急诊科护士每半年进行一次“三基理论”知识考核,每年送护士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回来后科内授课,传授先进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抢救技能,资料存科室共享。
1.3.5 急救技能培训有计划的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如床边监护仪、麻醉科插管、CPR、电除颤术等急救技能。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模拟建立一些与实际工作相似的抢救环境、突发事件来培训护士的抢救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3]。通过情景模拟操作演练强化技能,护士在抢救时训练有素、有条不紊,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3.6 运送危重患者的注意事项:
1.3.6.1 运送前的注意事项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必须由2名熟知病情的医护人员陪同,以应对运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对患者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排除危险因素,固定好各种管道,保持各管道通畅,尤其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各指标的记录。根据评估的内容备齐抢救设备和药品。医护人员在运送前应与接收科室沟通,确保接收科室已获知病情并做好准备。运送护士应估计至前往科室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联系好运送电梯,确保运送通道顺畅。
1.3.6.2 运送时的注意事项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护士应该站在便于观察病情的地方,除病情观察、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防止发生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各种管道滑脱、坠床、供氧中断等意外之外,在推车行走过程中,患者头部置于大轮端,推车速度要平稳,如果车颠簸,可以往下压着推,以减少车颠簸,防止发生坠床意外。烦躁不安的患者会影响检查及转运的安全,应做好约束安全措施或通知医生根据病情予以镇静处理。昏迷呕吐患者没有给予头偏向一侧,易引起呕吐物误吸而导致窒息[4]。平车转送时必须拉上两侧护栏,注意安全,休克患者头位于推车后方,胸腰椎骨折患者平卧背板,脑外伤患者头高足低位。
1.3.7紧急情况的处理如果途中患者发生了病情变化,护士不要慌张,应有条不紊的指挥陪检人员平稳推车行走,并保持呼吸通畅和循环系统的稳定,告诉陪检人员给相关就近科室打电话,推到就近的科室,寻求救助及取得抢救的配合。
1.4 统计学方法进行岔检验。
2 结果
运送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常规组为0.26%(243/933),改良组为0.05%(53/1 054),改良组意外发生率明显下降(x2=172.4,P<0.01)。
3 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医护人员也要不断学习相关医疗的法律法规知识,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把法规贯彻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不仅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患者尽职尽责,同时又要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及单位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了患者的权利,避免和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在2006年之前我院转运患者由单纯的担架工或护士平车护送,包括常规的血压计手工监测、氧袋吸氧、浅静脉穿刺输液。2006年后危重患者的转运改为医护同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途中出现的意外。本改良运送组中,途中医生及时气管插管17例,心肺复苏21例,纠正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32例,有效减低了意外发生率。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抢救意识、过硬的操作技术、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确保在转运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高质素的护理队伍和准确的病情综合评估是安全转运的基础。只有准确地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只有准确的综合评估,才能预计途中可能发生的险情,为确保途中发生险情时处理方案提供依据,避免途中发生险情时毫无准备而无法实施有效抢救。危重患者中,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和多脏器损伤,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这些患者经过抢救及治疗后,多数情况下要进一步检查、住院或手术治疗。如转运环节操作不当,不但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既影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5]。因此,完善院内转运患者的流程,注重个中环节,对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进.护理程序在急诊重症患者医院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6,12(1):95
[2] 李旭,扬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55
[3] 李丽,李映兰,王红红.应用系统方法开展护士培训的理论探讨[J].护理研究,2008,10(20):2539-2540
[4] 杨小琼,李丽英.院外接诊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5,20(7):47
[5] 卢勇,苏磊,秦伟毅,等.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7,25(6):457
作者单位:523000 东莞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院内运送;危重病人;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8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57-01
急诊患者大多数起病急,病情复杂,一时难以确诊,往往需要运送以做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断或急需送手术室手术、病房进一步治疗。为了减少院内运送期间危重患者意外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准确地对危重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熟练掌握疾病知识和抢救技术。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护理人员冷静、准确地实施急救,对院内运送患者安全护理起关键性的作用,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地分别取2004-2005年和2006-2010年,从急诊科转送住院部或转送至辅助科室、手术室的危重患者。其中2004-2005年采取传统转送方式933例设为常规运送组,2006-2010年采取改进转运方式1054例设为改良运送组。
1.2 方法常规运送组按常规准备后进行运送。而改良组则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排除危险因素,准确地评估在运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和准备,准确计算运送途中所需的时间,联系好相应接收科室,并确保接收科室已获知病情并做好准备后,由医护人员陪同运送。比较两组问意外发生率。
1.3 护理对策:
1.3.1 完善运送制度和急救流程在运送危重患者工作中不断完善运送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急救流程,为护理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的護理环境。
1.3.2 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院内转运可能导致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及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患者不能配合的事项及所应承担的风险,应征得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并履行风险法律文件签字同意后才可转送[2]。医护人员应向家属详细交待转运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在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并在做好充分评估和准备的条件下由医护人员陪同运送。
1.3.3 加强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的培训,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护理人员只有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才能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院内运送危重患者意外的发生。
1.3.4 理论培训新毕业5年的护士每季度进行一次急救相关知识和危重患者急救流程考核。急诊科护士每半年进行一次“三基理论”知识考核,每年送护士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回来后科内授课,传授先进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抢救技能,资料存科室共享。
1.3.5 急救技能培训有计划的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如床边监护仪、麻醉科插管、CPR、电除颤术等急救技能。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模拟建立一些与实际工作相似的抢救环境、突发事件来培训护士的抢救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3]。通过情景模拟操作演练强化技能,护士在抢救时训练有素、有条不紊,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3.6 运送危重患者的注意事项:
1.3.6.1 运送前的注意事项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必须由2名熟知病情的医护人员陪同,以应对运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对患者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排除危险因素,固定好各种管道,保持各管道通畅,尤其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各指标的记录。根据评估的内容备齐抢救设备和药品。医护人员在运送前应与接收科室沟通,确保接收科室已获知病情并做好准备。运送护士应估计至前往科室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联系好运送电梯,确保运送通道顺畅。
1.3.6.2 运送时的注意事项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护士应该站在便于观察病情的地方,除病情观察、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防止发生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各种管道滑脱、坠床、供氧中断等意外之外,在推车行走过程中,患者头部置于大轮端,推车速度要平稳,如果车颠簸,可以往下压着推,以减少车颠簸,防止发生坠床意外。烦躁不安的患者会影响检查及转运的安全,应做好约束安全措施或通知医生根据病情予以镇静处理。昏迷呕吐患者没有给予头偏向一侧,易引起呕吐物误吸而导致窒息[4]。平车转送时必须拉上两侧护栏,注意安全,休克患者头位于推车后方,胸腰椎骨折患者平卧背板,脑外伤患者头高足低位。
1.3.7紧急情况的处理如果途中患者发生了病情变化,护士不要慌张,应有条不紊的指挥陪检人员平稳推车行走,并保持呼吸通畅和循环系统的稳定,告诉陪检人员给相关就近科室打电话,推到就近的科室,寻求救助及取得抢救的配合。
1.4 统计学方法进行岔检验。
2 结果
运送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常规组为0.26%(243/933),改良组为0.05%(53/1 054),改良组意外发生率明显下降(x2=172.4,P<0.01)。
3 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医护人员也要不断学习相关医疗的法律法规知识,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把法规贯彻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不仅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患者尽职尽责,同时又要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及单位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了患者的权利,避免和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在2006年之前我院转运患者由单纯的担架工或护士平车护送,包括常规的血压计手工监测、氧袋吸氧、浅静脉穿刺输液。2006年后危重患者的转运改为医护同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途中出现的意外。本改良运送组中,途中医生及时气管插管17例,心肺复苏21例,纠正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32例,有效减低了意外发生率。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抢救意识、过硬的操作技术、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确保在转运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高质素的护理队伍和准确的病情综合评估是安全转运的基础。只有准确地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只有准确的综合评估,才能预计途中可能发生的险情,为确保途中发生险情时处理方案提供依据,避免途中发生险情时毫无准备而无法实施有效抢救。危重患者中,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和多脏器损伤,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这些患者经过抢救及治疗后,多数情况下要进一步检查、住院或手术治疗。如转运环节操作不当,不但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既影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5]。因此,完善院内转运患者的流程,注重个中环节,对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进.护理程序在急诊重症患者医院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6,12(1):95
[2] 李旭,扬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55
[3] 李丽,李映兰,王红红.应用系统方法开展护士培训的理论探讨[J].护理研究,2008,10(20):2539-2540
[4] 杨小琼,李丽英.院外接诊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5,20(7):47
[5] 卢勇,苏磊,秦伟毅,等.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7,25(6):457
作者单位:523000 东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