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如何在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下面就谈谈我在帮助“学困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上的一些做法。
一、关注“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自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我首先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与“学困生”交朋友。实践证明,小学生也往往因为喜欢那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重塑他们的自信心。
我班的某女同学,她的数学成绩比较差,常常为此而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她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于是,我在课堂上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她的发言,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惊奇的发现小姑娘爱举手了。
心理学家认为:成功的奖赏会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二、分组结对子,使他们享受集体的温暖
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我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每一个小组里面,而且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学困生”。对小组里面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其积极思考问题,帮助要有耐心,交流时学困生必须发言。这样,“学困生”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心要下移,教学目标直指“学困生”
我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特别关注“学困生”,教学的重心向下移。首先,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我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讨论结束后,我把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么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你真棒”的鼓励,会使他们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四、课堂个别“导学”,帮助“学困生”拓展自主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有了课前“导学”作基础,显然有助于“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是“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就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还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进行个别“导学”。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
一是要安排时间和空间进行个别“导学”。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巧妙调控,每堂课都应该安排时间给学生个别“导学”。如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阶段,这时教师有2、3分钟时间,教师应该离开讲台,走近“学困生”,蹲下身子,去发现“学困生”的困难,针对他们的困难进行引导帮助。
二是要因人而异,掌握时机,给予“学困生”巧妙的引导帮助。如对学习信心不足的,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动力。对任务应付型的,提醒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是你的责任。对思维碰到障碍的,给一点提示。对学习材料不足的提供一点材料。对知识准备欠缺的,及时讲点知识,为他们顺利进行后续学习送点“炭”吧。对浅尝辄止的,提示一个问题或一点方法,如“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结论完善吗”,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五、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質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爱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班上的学生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我们对“学困生”不断地关注、帮扶,才能决胜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下面就谈谈我在帮助“学困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上的一些做法。
一、关注“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自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我首先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与“学困生”交朋友。实践证明,小学生也往往因为喜欢那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重塑他们的自信心。
我班的某女同学,她的数学成绩比较差,常常为此而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她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于是,我在课堂上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她的发言,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惊奇的发现小姑娘爱举手了。
心理学家认为:成功的奖赏会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二、分组结对子,使他们享受集体的温暖
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我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每一个小组里面,而且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学困生”。对小组里面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其积极思考问题,帮助要有耐心,交流时学困生必须发言。这样,“学困生”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心要下移,教学目标直指“学困生”
我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特别关注“学困生”,教学的重心向下移。首先,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我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讨论结束后,我把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么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你真棒”的鼓励,会使他们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四、课堂个别“导学”,帮助“学困生”拓展自主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有了课前“导学”作基础,显然有助于“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是“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就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还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进行个别“导学”。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
一是要安排时间和空间进行个别“导学”。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巧妙调控,每堂课都应该安排时间给学生个别“导学”。如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阶段,这时教师有2、3分钟时间,教师应该离开讲台,走近“学困生”,蹲下身子,去发现“学困生”的困难,针对他们的困难进行引导帮助。
二是要因人而异,掌握时机,给予“学困生”巧妙的引导帮助。如对学习信心不足的,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动力。对任务应付型的,提醒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是你的责任。对思维碰到障碍的,给一点提示。对学习材料不足的提供一点材料。对知识准备欠缺的,及时讲点知识,为他们顺利进行后续学习送点“炭”吧。对浅尝辄止的,提示一个问题或一点方法,如“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结论完善吗”,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五、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質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爱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班上的学生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我们对“学困生”不断地关注、帮扶,才能决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