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整个世界的发展速度,不论从经济科技所对应的硬实力,还是文化所对应的软实力来说,中国历史的21世纪可以说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间阶段。虽然仍在发展中的中国经历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巨大危难,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指导下,仍然让中国依靠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两大经济命脉位于世界经济体前列。但是面临新型经济市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逐渐落后于民营企业,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相关创新策略。
  一、前言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在20世纪初,中国处于发展初期,民营企业还在萌芽阶段。超过半数的企业是国有企业,主导国民经济命脉,形成了规模庞大,体系分类复杂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框架。同时也让国有企业无法像民营企业那样小规模化灵活的根据市场经济体系进行改革。经济管理滞后的国有企业只能不断压缩利润,止步不前。
  二、新形势与国有企业
  (一)国有企业的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国有企业,是在国家拥有的前提下,由政府或者国务院与单独出资负责人联合举办的代表国家利润的企业集合体。按照国有企业正常管理体系来讲,在整个国有企业体系中可包含多个政府审查机关,例如中央和地方的监督管理机构,也有单方面的投资人或负责指定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国有企业形成了从政府到人民,再到人民与政府的互惠盈利关系,分部递进管辖的整体管理框架,最终呈现出复杂的层状体系企业。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营企业数量颇多,但国有企业仍然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大型企业,主导了中国大型企业领域发展方向,而后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国有企业占据中国企业总数超过50%,再加上政府的税收大部分都被投入到国有企业的建设中和企业员工下岗退休福利中,国有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数目庞大而且复杂的企业分类。但在属于国家的前提下,国有企业相比于其他民营企业群体,含有一定的政治性。由于国有企业的最终盈利大部分属于国家,国有企业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利润,更重要的是适当控制利润,即便亏损,也会起到宏观调节国民经济水平所体现的公益调和作用。另外,国有企业所控制的盈利目标都是隶属于国家资源的商品,例如网络资源,电力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所以说,国有企业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大经济命脉,不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困难重重的跨国资源交易,国有企业都是中国企业的领军者,拓疆人,而现在得国有控股企业更是成为了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巨头。
  (二) 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
  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主导着整个世界经济市场发展趋势。可以说,互惠互利,资源交换,是21世纪世界经济市场的代名词。可以说,没有经济开放,就没有经济发展,就会被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淹没。而经济管理永远是占据经济市场的主要突破口。国有企业之所以开始能领先于民营企业占据中国主要市场,无非是通过统一宏观调控,严格审查管理制度所带来的章程性,而这些是民营企业做不到的。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世界经济市场从来没有停留超过数年,可以说形势瞬息万变,每一项新的科学技术问世或者国家相关法律的出台,都可以做到改变世界经济市场体系。例如互联网的出现,让网络资源也成为了国内市场必争之地,但互联网的网络市场资源并不只属于国家,所以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要远低于民营企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网络资源的利用价值高而且门槛低,大部分的线上交易都不隶属于国家。虽然网上交易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利润都来自银行或者国有网络公司,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在网络上的资源买卖抢占了国有企业交易市场,为线下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另外,近年来绿色环保的理念逐渐限制工业规格,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代表,按照绿色发展的标准进行工业生产必然会压缩利润空间,这就需要新型合理的经济管理策略,但国有企业一般规模庞大,无法迅速做出改变,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再次落后于民营企业,市场资源再一次被抢占,性成恶性循环,利润减少的同时也失去了影响力。因此,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策略急需根据新形势进行改革,迎合经济市场需求。
  三、國有企业的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固步自封的创新意识
  国有企业是代表国家的企业利益集合体,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民生经济水平。所以从建国初期的解决温饱到现在的基本小康,国有企业都是国家经济建设体系的重点扶持对象,经济市场资源和工人待遇都归国有企业所有。不论是宏观的经济市场,还是微观经济的个人利益,国有企业都时时刻刻的受到国家资助发展,不断壮大规模,形成了严格的经济管理体制。但是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造成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框架一味的坚持自身死板章程并认为自身经济管理体制优越性,并不需要跟随市场经济做出改变,甚至认为自身可以调控宏观经济市场,让市场适应自身经济管理体制,无法从国内经济市场新形势的发展趋势下,从最终收益观察出自身经济管理体系漏洞。这只是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最终经济管理框架漏洞所带来的负面收益都被国家承担,收益不足也由国家税收不足,再一次让国有企业无法意识到漏洞所在何处,坚持自身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所谓的“优越性”,固步自封。而世界经济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国有企业显而易见的跟不上市场变化速度,处于国内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底层,失去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整个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框架漏洞百出,管理模式不符合市场,管理理念落后经济发展趋势。
  (二)缺少开拓新领域的勇气
  不仅仅是在创新意识上,国有企业由于占据了国家经济命脉,代表了国家的利益,而国家的收益与综合国力相关联,对于这样规模庞大而且对国家举足轻重的盈利集合体来说,每一个微小的经济体制改动都可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彻底失去国内市场某个领域的竞争力。这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经过层层审核,根据经济市场提出一个合理正确的改革方案。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院派的老旧观点固步自封,只是按照原地踏步的发展标准进行改革,只能保证成本而并不能保持盈利,缺少了开拓新领域的勇气,也不能处理紧急情况下的经济体系改革。而显而易见的是,原地踏步的经济发展收益很明显不会追赶上国内经济市场,更不要提错综复杂,未知影响因素更多的世界经济市场了。不仅是在经济管理体制创新领域,国有企业由于受制于老旧的经济管理体制限制,处于只为了维持现有成本的状态,国有企业对于国内市场的资源抢占大部分都是保持观望状态,等到民营企业等小型企业发展过后再进入市场,而经济市场的体制是建立在资源之上的,失去了抢占新资源的勇气,自然也就失去了国内经济市场。   四、关于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的刍议
  (一)深化创新理念
  国有企业经济体系创新永远是跟随国内经济市场必备的条件,可以说,国有企业没有创新型的经济管理机制将永远无法做到主导国内经济市场,一个具有迎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趋势,大胆而且正确创新的经济管理方案的大型企业才可以占据国内经济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放眼国内经济市场,国有体系的经济管理改革离不开创新两个字。要想持续保持高水平收入且不用压缩成本的经营状态,必须紧紧贴合国内经济市场需求,随时准备提出创新型的改革方案。从管理理念来说,国有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受到国家扶持的先天条件所带来的优点以及缺点,消除国有企业经济制度的所带来的盲目优越性。稳扎稳打,吸收民营企业以及一众小型企业的灵活经济管理方式经验,取长补短,封裝经济管理方案。也可根据外国大型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员工,扩大规模,树立员工创新经济管理理念,不可因为国家扶持方案就忽略了自身经济管理漏洞所带来的损失,更不能将国家扶持资助作为成本计算之中,应该正确认识国家扶持与自身利益之间的界限,防止因为外来资源的补过而忽视自身错误后果,明确创新理念,树立由扶持资源出发的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树立时代化,市场化,需求多变化的经济建设理念。
  (二)改变经济管理结构
  在一个国有企业中,存在诸多财务管理部门。但是由于其规模庞大且复杂,无法进行统一式管理,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在以往的大型国有企业中,通常由高度集权的董事会一手遮天式的解决经济管理问题,再加上政府的政治力量,在国有企业中的经济创新方案提出且实行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要保持国有企业的积极经济管理创新状态,需要国有企业公司严格控制合资人股份,避免出现大股合资人独揽大权的情况。例如,董事会的分权应该以职务高低阶为标准,按照生产要素划分,实现呈小而阶梯状的分股状态。另外,在国家无法干预股份分股的公司以及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企业应该遵循经济管理正确性以及创新性原则实现经济管理,不应该一味的追求个人利益。因此,严格的财务审查制度也应该算作经济管理方案之中,作为一切的上级部门,受国家调配审查整个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流程。并规定经济管理审查保准,将审查结果和奖惩方案落实到每一部分上,可设置单独的审查部门独立于国有企业之外对其进行经济管理审查,再由总部门分设各个下级部门分别针对性的对企业经济管理各部分流程进行审查,高效严格的执行审查环节。并且审查人员不可与国有企业任职人员兼任,避免因为权力滥用所导致的错误经济管理情况以及职务过多所导致的疏忽管理。
  五、结语
  综上,正确的创新经济管理方案永远是经济市场不变的必备条件。国有企业的宏观调控是以小型民营企业根据有限的经济市场不断做出调整,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调控过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国内经济市场必须由国有企业来指导。不论是抢占资源还是保持高收益状态,都离不开迎合经济市场需求,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经济管理方案。国有企业只有深化经济管理创新理念,认识自身不足,以谦虚而且积极的状态实行企业经济管理,才可以以国有企业的身份彰显中国国力,成为国民经济主要命脉。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当下由于建筑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需要通过资本运作来获得更多的资金,以此为施工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所以建筑企业资本运作必须要转换思路,对资本运作思路进行必要调整,积极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这样才能够为建筑企业规模扩张带来新的动力。本文将会对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资本运作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出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资本运作的具体策略,以期形成新的资本运作体系。为建筑企业资本运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新形势下建筑企业
期刊
随着市场环境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所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发展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进行剖析,然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旨在为促进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国内市场中各个
期刊
华清宫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盛唐皇家宫苑”的美誉所为人流传,其秀美的山水风光以及自然造化的山地温泉已不仅仅是其文化底蕴的体现,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其最为盛名的则应该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史的发源地以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事发地。本文主要以华清宫景区官方认证的“华清宫”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游览华清、玩转华清以及互动华清三个方面进行模块划分。首先,游览华清就是通过对景区的基本信息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玩转
期刊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有活力的一份子,是促进经济繁荣的中坚力量,是创造中国传奇的功臣之一。但是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变化,我国经济又进入新常态时期,优化经济结构势在必行。而企业的经济结构中,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无疑是最有效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管理措施。本文针对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内控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引言  企业的生命周期实质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增加,同时内部控制风险也随之增加,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有效防控内部控制风险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企业需要准确认识到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以及风险,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并防控风险,全面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实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一、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保障企业稳定经营  企业要实现稳定经营,则在人力、资
期刊
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生鲜营销商逐渐走上了“线上+线下”的零售模式。如何在这种新模式下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实现成功转型,成为了当前生鲜超市运营的一大难题。文章以盒马鲜生为例,对新零售背景下的生鲜模式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之策。  一、新零售背景下的盒马鲜生  (一)新零售概述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
期刊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民营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民营企业在整个经济体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想在市场竞争中长久持续地健康发展,就需要企业能够认清自身的发展情况,加强企业的内部环境,改进控制模式和机制,从而为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正向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理论的概念內容、改善内部控制现状的必要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改善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市场、技术和资本方面的竞争,还需要进行文化方面的竞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这便要求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愈加的激烈,面
期刊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是科技与网络的社会。近几年来,互联网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融合可谓是愈发深入,促进了各个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会计工作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更是在获得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以事务所为例,信息化的影响更加深入。同时,审计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会计信息化对于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
期刊
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推行以来,如何保障事业单位良性发展,在社会建设中肩负重担,成为事业单位需思考与解决重要问题之一。其中,经济管理作为应对事业单位改革挑战,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的管理手段,亦需与时俱进,在事业单位運营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探析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方略,以期助力事业单位完成改革任务,提高事业单位综合管理质量。  经济管理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