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尤其语文教师更应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
问题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对个人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企业来说,没有创新,就无法生存;对国家来说,没有创新,就无法强盛;没有创新,生活将死水一潭,没有创新,社会就不能前进。
江泽民曾多次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千万别举起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枪。努力做到"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多长几个"脑袋",这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激发情趣。
一、探索遣词炼字的奥妙,激发情趣
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战士蹲防空洞吃雪一段时,若教师随便发问:这体现了什么精神?那是非常空洞、呆板、令学生乏味的。如果教师能抓住三笑”做文章,让学生思考:“笑了笑”、“笑起来”、“笑着”三者可以调换吗?各表达了什么感情?
这就具体多了,细微且有趣味,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笑了笑”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态度谦逊和蔼、胸怀宽广美丽和“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思想;“笑起来”表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笑着”表现了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学生还可从“三笑”不可调换的语言事实中认识到何谓用词准确的道理。
二、巧设“障碍”,制造“冲突”,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
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切忌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
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问,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教者要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也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
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巧妙设问,变“死”为“活”
如《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优秀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所体现的哲理上。他们会通过一些巧妙的设问,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际生活中: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巧妙地应用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说中国人民头上也有两座大山,指的是什么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发问,那么现在我们面前有大山阻碍吗?若有,应是什么呢?让学生展开讨论。此时教师适时引导,我们坚信,只要像愚公那样,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持奋斗,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这样学生的思想就不会被课文的圈子所束缚,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思维也不会沿袭前人的老路,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总之,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注意提问的艺术,从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出发,一定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河北省永年县刘汉总校)
问题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对个人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企业来说,没有创新,就无法生存;对国家来说,没有创新,就无法强盛;没有创新,生活将死水一潭,没有创新,社会就不能前进。
江泽民曾多次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千万别举起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枪。努力做到"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多长几个"脑袋",这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激发情趣。
一、探索遣词炼字的奥妙,激发情趣
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战士蹲防空洞吃雪一段时,若教师随便发问:这体现了什么精神?那是非常空洞、呆板、令学生乏味的。如果教师能抓住三笑”做文章,让学生思考:“笑了笑”、“笑起来”、“笑着”三者可以调换吗?各表达了什么感情?
这就具体多了,细微且有趣味,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笑了笑”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态度谦逊和蔼、胸怀宽广美丽和“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思想;“笑起来”表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笑着”表现了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学生还可从“三笑”不可调换的语言事实中认识到何谓用词准确的道理。
二、巧设“障碍”,制造“冲突”,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
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切忌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
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问,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教者要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也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
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巧妙设问,变“死”为“活”
如《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优秀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所体现的哲理上。他们会通过一些巧妙的设问,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际生活中: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巧妙地应用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说中国人民头上也有两座大山,指的是什么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发问,那么现在我们面前有大山阻碍吗?若有,应是什么呢?让学生展开讨论。此时教师适时引导,我们坚信,只要像愚公那样,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持奋斗,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这样学生的思想就不会被课文的圈子所束缚,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思维也不会沿袭前人的老路,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总之,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注意提问的艺术,从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出发,一定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河北省永年县刘汉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