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策于引领 问谋于优化 问法于激励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唯有投入心灵,才能闻到生命的醇香。”学校教育固然离不开智慧和情怀,同时需要艺术元素的积极渗透和有效融入。只有三者良好互动起来,才能真正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如果说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方法、手段和过程的话,教学艺术的本质则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教育是启智益能、怡情养德的启蒙之作,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与铺路工程。在这一无可逆转的原始黄金季节,“教育三要素”的融入情况和互动效果,对于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说,不仅作用很大而且影响深远。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活动视角,在简要解析教学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儿童作文启蒙教学有效模式的策略性构建上,试对此提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互助共赢解析;探微与反思
  有业内人士说过:“智慧、情怀和艺术”是追求与实现成功教育的三要素。相比较而言,其中智慧与情怀可谓人人皆有,而艺术因素在众多教育人身上则普遍地表现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现象。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意在强调“教育艺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启发每一个教育人应当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自我艺术修养”这篇教育大文章。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呢?这里套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教学艺术论,就是“从本质上来说,所谓教育艺术,集中体现在‘激励、唤醒和鼓舞’”。不仅如此,“蒙以养正,圣功也。”那么,在小学语文学科活动中,如何对儿童作文进行艺术性启蒙教育呢?这是一项有利于教学和谐相长的重大实践课题。
  一、简析小学语文儿童作文启蒙教育的基本现状
  阅读是“语文之根”,写作自古享有“语文之花”的美誉。前者是从根本上强调阅读在学习方式和过程中的重要性,后者意在表明——写作是一个人语文学习能力与水平的集中性体现。不仅“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素养应从启蒙教育开始认真抓好并努力抓实。儿童作文教学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就一般情况看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现状如何呢?总体上并不那么如人所愿,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上缺乏应有认识,普遍存在“被动式作文”状况,教与学活动以完成任务为主。作文与阅读同样,绝不是一蹴而就之力,也不是短期速成现象,而是要历经厚积薄发下的“积累与积淀”过程。无论语文教师还是小学生,都没有从根本上切实感知这些,或者说,即使认识了也是“想归想、做归做”。所以说,“被动式作文”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在所难免的。比如,作文教学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严重地缺乏“读写互动”和“相机而作”等现象。二是普遍存在“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教学形式,不能从根本上优化结构和过程,作文活动长期处于“一高三低”的不良运行状态,直接地导致了“难教畏学”心态。为什么在“高投入”下是“低收益、低情趣、低层次发展”作文现象呢?从根本上来分析,就是教师严重缺乏人文性关怀,未能有效激发儿童作文的兴趣和情感,不断激活他们的内在驱动系统。“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智力。”难道不是这种道理和现象吗?三是除了没有因材施教外,作文教学评价也多是“用一根尺子量人”,严重地缺少后发活力,“畏难却步、行之不远”是必然结果。在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学生群体中,“个体差异”现象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以从根本上予以消除的。只有坚持在“生本学主、让学引思、德智互动”指导思想下,一方面认真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善于做好因人而评,才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不断地拥有获得感,进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中逐步赢得个性化发展和整体性进步。也就是说,艺术性教学是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现状的“妙方良药”。
  二、对新时期小学语文作文艺术性教学的策略性分析
  “教无定法,却有章法。”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不断在变化的活的因素,还有教学资源善变等,都是形成“教无定法”的客观现象。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勇于拓新、不断反思、善于梳理,能够从纷繁变化中获取相应规律,有效引领教与学的思想和行为实践。
  (一)在“生本学主、让学引思”下,以情境涵养、激发情趣为路径,着力构建和谐教学关系,把儿童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状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比责任感还来得重要。”这一深入浅出的信条,着重地表明一点,即“兴趣与情感”对于教学活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小学生群体,一旦远离或摆脱了情趣元素的涵养与润泽,不是浅尝辄止就是事倍功半,甚或是半途而废、行之不远。如何有效激发作文情趣呢?本文认为,儿童往往使用“形、声、色”思维活动,而不是“大脑”机器来进行的。为了迎合他们心智发育规律和实际认知特点,教师通过“教学情境”这种有效载体和优质平台,努力打造善教乐学的作文活动模式。既可发挥情趣引领作用,又能变相地降低作文难度,赢得令人期待的“情绪智力”效益。比如,通过解析题目,如《我家乡的土特产》:其中“土特产”是主题词,“我家乡”是关键词,引导小学生从根本上和源头上精准切入。再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我的母亲》与《我的母校》,对《我家乡的土特产》与《我家乡的巨变》等画面进行动态化演绎,并通过“分段演播”功能进行“定格、缓放、回放”,引导小学生在“视听盛宴”下观察、比较与感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生本学主、让学引思”下,以链接生活、学用结合为路径,着力构建和谐教学关系,把儿童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状态
  “生活犹如泉涌,文章就像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就会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于写文章而言,并非在点缀和装饰生活,这就是生活的本真和本身。”不仅如此,在“生活即教育”理念和背景下,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会产生作用,并能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教育。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在小学作文启蒙教育中,教师善于把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元素相机地渗透并融入进来,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激发“活水源头”,逐步增加作文素材的宽广度和深厚度,而且有利于在内外互动、学用结合中把小学生进一步引向“求取真知、学做真人”的良好发展道路。以“描写人物活动”作文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暂时撇开具体习作要求,而是引导学生以多人小组形式,在联系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基础上,就发生在“课间十分钟”或“发令枪打响后”的其人其事进行回忆,并且开展相互之间的“说一说、悟一悟、写一写、评一评”等活动。如此而为,让小学生用耳闻目睹的生活现象来写“身边的人和事”,可谓信手拈来、言之有物。“善引生活长流水,赢得教学相长来。”生活化作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三)在“生本学主、让学引思”下,以读写互动、情感体验为路径,着力构建和谐教学关系,把儿童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状态
  情感与兴趣同属于人的内在驱动范畴,是非智力因素现象,但是兴趣缺乏稳定性,而情感体验是建立在自主实践下的心理思维和内在感悟活动,更具有能动性、综合性、持续性和挑战性等基本特征。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只有兴趣激发而没有情感深化是远远不够、绝对不行的。就小学作文启蒙教育来说,情感体验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一是“先做后作”。比如,要成就人物活动或者某种场面的作文,首先要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引领儿童去“做”,让他们认真地做、仔细地看、深刻地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选材、构思和习作。二是“读写互动”。人所共知,“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和谐相生。在语文常态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学生相机进行“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下的仿写、縮写、续写、扩写以及写心得、读后感等,既可帮助阅读内化,又能攫取“1+1>2”的双赢效果。比如,在《太阳》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课文结构、说明方法等笔法与技巧。三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读写互动有利于引领儿童在“教学思做”下不断地走向厚积薄发和熟能生巧状态。
  (四)在“生本学主、让学引思”下,以改革评价、激励引领为路径,着力构建和谐教学关系,把儿童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状态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在学校教育中,对教与学情况进行评价是常态,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却在于“承上”与“启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前一阶段的教学实际进行即时有效地“反馈和总结”,二是在挑战与优化基础上对下一阶段的教与学进行更好地“激励与引领”。所以说,有一些教师对“教学评价”重视程度不够,简简单单甚或浅尝辄止,这是一种误区或失策。当然,教学评价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要自主灵活、多元互动。比如,在作文任务完成后,首先让小学生进行或个体或小组下的“自我评价”;接着相互之间进行评价,然后把这与“教师评价学生”结合起来。在“兵教兵”心态下的对称性评价中,不仅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自我体验、相互学习、有效启发,而且有利于能充分发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下的正强化作用。再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教师对于那些作文基础薄弱、行为能力不强和态度品质欠佳的潜能生,可以在“自愿+指定”原则下搭建作文合作探究小组。到了评价活动环节,把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相结合。这不是对作文意识与行为的激励和引领吗?
  三、基本结论
  学校教育中不仅拥有智慧和真理,还蕴藏丰富多元的“道德、审美和艺术”。这种元素充斥在“教师、学生与资源”之间,流转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在小学生作文启蒙教育中,教师善于把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相统一,能够让“悦读与写作之花”不断地迎风绽放。
  参考文献:
  [1]付召林.浅析德智互动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象和有效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第03期.
  [2]孙建龙.多途多法谋方略,小计小策获真经——对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性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5):32.
  [3]邓艳丽,张文美,肖红彦.新课改下“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0(27).
  [4]刘效波,韩菲儿.“吸纳与倾吐”——试析小学生阅读知识储备与作文训练良好的习惯养成[J].新课程(上),20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人文地理方面尤为的突出,我们这种常规的教法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学生学习地理仅仅是流于表面,表现在对于地理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于出现的这种状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要及时进行反思并进行改变,通过问题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激发,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摘 要:最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根据相关研究,大学生中有多达23%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提升中。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重点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然后探讨了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措施  如今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很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
摘 要: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幼儿教育当中需要加强心理安全教育,让幼儿的身体和生命不受威胁,为幼儿打造出更加自然、安全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安全感培养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幼儿心理安全感形成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针对性研究了如何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加强幼儿心理安全感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心理安全感  在幼儿安全教育当中,加强幼儿
目的 通过测定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五羟色胺(5-HT)水平,探讨孤独症先证者及其I级亲属的5-HT水平的家族聚集性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儿童孤独症组(38例)及其亲生父母组(61例)的5-HT水平,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35例)及正常成人对照组(60例)的5-HT水平相比较。结果①儿童孤独症组的血浆5-HT水平为(212.51±127.98)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对
期刊
摘 要:高中音乐是初中音乐的继续和深入,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初高中的音乐教学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做好这方面的衔接,本文中,笔者将分析当前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真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教材跨度;课程教法;教师现状  高中的音乐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继续和深入,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基础不同,初高中的音乐教学之间形成了较大的跨度,为了让学生在初中和高中有个平稳地过渡,实
目的 探讨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及自制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对1129名4-10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87%,男童高于女童(X^2:5.25,P〈0.05),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
期刊
摘 要:“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来自《礼记》中的这一信条式经典之论,其意在于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操守上的“双重性”要求——不仅“教之以事”,还应“喻生诸德”。通俗地讲,就是学校教育及其教师的基本职责即在于“教书育人”。尤其在全面强调“以德树人”时代大背景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活动中的主旋律,并且正在日益形成一种无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态势。“蒙以养正,圣功也。”无论智力开发还是德育培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所具有的多样性已经得到充分体现,在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通过相应的信息技术对交互式的音乐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开展,同时在进行交互式的课堂构建过程中,能够充分将游戏化音乐智慧课堂的理念予以应用。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具体的交互游戏对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探究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并且使学生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使其思维具有的延展性得以体现。基
期刊
摘 要:“泰微课”以其针对性强、讲解到位、规范、短小、有趣等特征广受师生们的喜爱。教师们越来越多地将“泰微课”优质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用以提升教学质量。在“泰微课”资源应用方面,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误区,笔者结合本市英语赛课多节课例“泰微课”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提出“泰微课”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几点应用建议。  关键词:“泰微课”应用;英语语音教学  “泰微课”是“泰州市中小学微课程”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