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恶作文,老师如何面对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db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对学生厌恶作文的困惑,豁然开朗。现在的语文教学,作文作为衡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砝码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对作文的厌倦情况非常严重,它已成为了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一、学生厌恶作文情况调查
  涉及的范围广,所占学生比例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敷衍了事,或者抄作文选,或者胡乱写一篇应付差事,甚至有不写的。
  二、学生厌恶是长久以来习得的结果
  1、入学文化基础差。厌恶作文的学生中,他们文化基础差,对普通的学习没有信心和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
  2、有些学生也想学写作文,苦于既没有方法也没有素材。
  3、既自负又自卑,有些学生瞧不起别人写的作文,不肯虚心向别人学习,实在被老师逼得紧了,写出作文又不肯让别人看,老师一旦指出不足,就自卑得认为自己永远也写不好作文了。
  4、教师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呆板。理论多,实践少;看的多,做的少;教师灌的多,学生吸收的少……造成了学生不愿学。
  三、教师该从何做起
  改变学生厌恶作文的现象,语文教师责无旁贷,那么如何更新观念,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重视写作的情感训练与态度的养成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语文课程标准》不仅仅要求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乐观健全的人格。作文教学应该将人格的形成(包括价值观的形成,认识事物能力的形成,思想情感的形成)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结合起来,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应该摒弃纯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代之以人格的形成发展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发展相结合的作文教学。
  2、教师积极指导
  老师组织学生将要写的题目或题材分组讨论,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而是根据老师或教材拟定的具体问题开展讨论,使人人胸中有数。要努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写的愿望,有东西可写。 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每篇文章的长处,给予热情的鼓励,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严格要求、循序渐进,讲评时要尊重教学规律,以鼓励赞赏为主,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让他们对下次写作充满成功的希望。
  3、实现学生阅读的扩大与深化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中学生不仅阅读总量少得可怜,而且对阅读活动本身失去了兴趣。离开了丰厚的积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着力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需要。同时,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教育、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实现主动探求。
  总之,作文厌恶,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作文厌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也是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积极引导,逐步解决。
其他文献
多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它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能多
期刊
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如果只是就景物而写景物,那么即便写得再怎么细致入微,也最多只能给人以一种美感,而很难引起人们的深思;只有于山川草木的描绘中融进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入思考,并通过哲理的点染,将文章的主旨烛照得通明透亮,这才能使读者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在精神上受到更多的教益。有人说,“散文的诗意首先是思想的发光,而尤在于诗情和哲理的结合”,“哲理的最深处是感情的最强音,也是诗意的饱和点”,这话
期刊
一转眼,班主任工作也已做了十几年了,可是,实在惭愧,真没有做出什么骄人成绩,只是这么做着,有时很迷茫,很困惑。于是,这么多年过去,也就始终做了以下几点:  1、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激励和表扬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我坚持每日选出每日之星,即每节课有任课老师选出表现优秀或进步的学生一名,再由值日班长选出每日表现优秀或进步的同学,大约一日奖励10名左右。第二日早上公布名单。并在学生中成立奖励创意小组,即
期刊
“老师,今天的自习课我们还进行诗歌背诵比赛吗?”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令我欣喜。初三,七门功课多少内容要记,多少习题要做,孩子们却主动把每周一节的自习课让给了诗歌。就是这群孩子,两年前让我在上完诗词课后常感叹“给他们讲诗词就像在对牛弹琴”,但今天他们爱上诗歌了。我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放弃培养孩子们爱诗的念头,因为我记得朱光潜先生曾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
期刊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幸福教师,当我一遍又一遍地品味着“幸福教师”这股正能量时,整个身心都充溢着一股甜蜜、美好。“教师——太阳底下最圣神的职业”这虽不是我少年时的第一梦想,但却成了我一生中最幸福的职业。我幸福,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自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我就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我把自己当成所有学生的妈妈,当我带领孩子们赢得一次次比赛活动胜利时,我和他们一起欢呼庆祝,这是幸福;当有孩子生病
期刊
众所周知,新课标作文教学的理念:一是作文联系生活,二是叙写真情实感,三是作文个性化。在新的作文理念下,要求作文教学要体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要实现转变作文教学的根本观念,转变学生在写作中的被动局面,要积累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要开放命题、开放课堂、开放过程、开放评价,创设开放的、富有生机的、富有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教学流程;要突破作文的时空限制、突破狭隘的写作观念、突破为作
期刊
为师,从听课开始。“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许多教师就是从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成为优秀教师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教而不互相听课、相互交流,同样会使自己见少识浅。教师参加听课要做到: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听课是每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活动,学校每个学期都安排有公开课,希望通过课堂的开放,提高
期刊
语文学科被称为“百科之母”,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爱上学习语文的讨论日渐提上日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拥有的亲和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  “亲和力”是什么?我认为所谓
期刊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你爱学生是一回事,使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是另一回事,二者之间不一定画等号。师爱并不在于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而在于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教学数年来,笔者对师爱有着点滴的思考和体会。  一、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通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海无涯,正如陶行知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处
期刊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要选准提问的角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挖掘教材时,要从课题、疑难词句、细节、前后矛盾的地方、内涵丰富的语句,相似或相近的文章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适时教学情境入手,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