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转型期。这门一直以提高人文素养和打语言基础的课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宗旨就是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最终方向是学术英语。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改革 学术英语
  引言
  大学英语自其出现就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是高等院校里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尤其在全国推行四、六级考试,并把考试结果与学位挂钩后,大学英语更是关乎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业生涯,甚至就业前景和未来人生。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一直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对大学英语进行了多轮改革,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到达了鼎盛时期。各个高校大学英语的学分从16到20不等,每个大学生必须修读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英语迅速发展,大学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大学英语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被大学生认为是投入最大、耗时最多、但也是最失望的课程之一。“去大学英语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各个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或为“后大学英语时代”[1]。
  1.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
  1.1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2007年教育部进一步细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评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改变。《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要求》还把具体的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各个高等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三个要求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及词汇量的具体要求做出适当调整,但要特别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2]。然而,很少有高校能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
  笔者曾在所在学校对35名大外部英语教师和4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很多老师对于《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不了解,对于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制定随意,导致不少学生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英语的目标[3]。
  1.2大学英语教学满意度低。
  大学英语是大学里规模最大、学生最重视,同时是大学生最失望的课程之一。早在1999年,井升华就把大学英语教学比作“一壶煮不开的温吞水”[4],从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批判声就没有停止过。戴炜栋[5](2001)认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外语教材分割,内容重复,教学衔接不好和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规模扩张过快,结果造成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
  1.2.1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目前的课堂仍然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阵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一直定位在基础英语上,指导思想是“打基础应多多益善,基础扎实终身受益”。本着“打基础”的原则,很多高校一直围绕大学英语精读和泛读开设大学英语课程。2004年的《课程要求》提出“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一时间各个高校加重了听力课的比重,但大学英语精读的地位仍不可撼动。加上每个学期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使得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省略了听说环节,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因此大学英语课变成了高中课堂,老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听。由此很多学生对大学英语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1.2.2大学英语教学方法陈旧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强调知识,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到了大学,学生没有诸多考试的压力,大学英语课堂不再是一味由老师灌输知识的课堂,不是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课堂,而应该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课堂,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可现实是由于课堂较大,学生人数较多,水平参差不齐,根本不能让大多数同学参与课堂活动,最终不是老师一言堂,就是个别几个学生垄断发言。
  1.3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缺乏动力。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各个高校开始了抢夺生源大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很多学生刚好超过本科分数线,招生时只关注总分及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目成绩,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不等。以笔者所教的新生班级为例,经过调查,发现学生高考分数有一百二十以上的,也有五六十分的;学生有来自英语教育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也有相对比较差一些的苏北地区,更有来自偏远省份的学生,到了大学之后才接触英文讲课,听力完全不懂。经调查,这些学生在高中时期的英语学习完全是中文授课,老师只讲语法规则,英语学习的方法就是背诵和做题。这样的现状对老师来讲是很大的挑战,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兼顾两者呢,往往最后两头都顾不上。
  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原因有很多。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短浅和功利。当实现了上大学这一目标时,很多学生就开始失去目标。有的学生本来基础就薄弱,再加上不能适应大学里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很少,最后就完全放弃了英语学习。另外,大学学习任务远没有高中时紧张,很多学生变得懒散,失去了学习动力。
  1.4教师观念落后,科研能力薄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中,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承担了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提到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6]。
  王海啸[7](2009)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近几年来获得了更多进修的机会,但现有的进修提高机会仍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薄弱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制约:一是教学任务繁重。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繁重一直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大学英语学分缩减、大班授课,但是大学英语教师平均每周还有11节课左右。二是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大学英语教师一直从事的是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工作。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大学英语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且很多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发展,感觉自己现有的水平已经完全能够应付现在的教学。很多老师做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职称晋升和完成学校的科研工作考核量,并非真正为提高教学水平从事相关研究。   2.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地位
  面对全球化进程加速的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外交往愈加频繁,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还应该注意学生的英语基础,增强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价值观,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有意于国家的人才”[8]。
  《课程要求》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大纲与考试框架指导下进行的高度规范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违背了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原则,束缚了高水平院校的大学英语发展,给层次相对较低的院校带来了压力。因此,必须取消全国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各个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学生层次、学科专业来制定自己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都应该体现个性化、本土化特点。”[9]
  与学术型本科院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本位,具有复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大学英语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开放式、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实行专业教育和英语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语言基础知识,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能力和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开放式、创新英语人才。
  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
  3.1大学英语改革持续不断。
  大学英语改革一直连续不断,几乎七八年一次。大学英语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门课程,其内容是和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及学生水平息息相关的。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现在,英语作为与世界交流的工具,其教学内容对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更直接。
  大学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最早始于国家部分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这些学校由于师资精良,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具备开设英语选修课程的条件,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了提高综合能力的条件。随着2007年新的《课程要求》颁布,很多普通高校也加入了改革的行列,根据《课程要求》中提出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陆续开设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选修课程。
  3.2大学英语改革最终方向是学术英语。
  进入21世纪后,大学英语改革的主流就是压缩大学英语学分,增设英语选修课程,一时间全国上下大学英语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家对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日益需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中国的掀起,以及在各校大力开展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各专业院系对大学生的英语特殊需求,大学英语再次来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10],一时间,大学英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外语通识教育是用英语去学习中国文化、英美文化和西方影视文化赏析等课程。这些课程固然丰富了学生的人文思想,可并非是学生急需学习的。蔡基刚等[11](2010)从外语专家观点和世界公共英语教学趋势等方面论证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专门用语英语教学(ESP),而非外语通识教育。蔡基刚[12]2014年再次提出“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学术英语才是真正培养学生开展专业学习的英语能力的教学。尽管学术英语在本科新生中开展有一定阻力,但这是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
  3.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最终走向学术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无休止地打基础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英语水平逐渐增长的学生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并能帮助他们的专业学习。
  应用型本科不同于综合类高校,它的定位就是培养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在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人才。因此,大学英语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更要满足他们把英语作为工具的需求。根据笔者对所在学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35%左右的学生工作与英语有关,主要涉及看懂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能简单与外国同事交流工作上的事宜、到国外进修、翻译本专业的资料等。65%以上的学生工作与英语不相关,但其中有不到7%左右的学生有考研对于英语的需求、出国旅游对英语的需求,以及和外国人交朋友对于英语的需求。由此可见,ESP教学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与时俱进,使英语教学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是近十年来专升本的院校,这十年也是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深受办学条件和师资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步发展,师资力量加强,学生英语水平逐渐提高,这种一直以英语基础教育的模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学术英语教学是一个巨大的课题,它需要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大学英语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培训,不断摸索和总结,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本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和争议暨外语教学的学科性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12(1):6-10.
  [2]束定芳,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J].外语界,2009(6):23-29.
  [3]束超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调查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院学报,2013(12):188-189.
  [4]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1-25.
  [5]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32.
  [6]王守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J].外语界,2010(5):9-10.
  [7]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8]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9]章木林.“后大学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82-84.
  [10]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69-76.
  [11]蔡基刚,廖雷朝.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9):20-26.
  [12]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9-14.
其他文献
在近年来国内外戏剧作品的双关语翻译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比利时学者德拉巴斯蒂塔的研究。德拉巴斯蒂塔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德语、法语、荷兰语等语种译本为语料,借
会议
摘 要: 河北省初中升学考试作为全省统一性考试,试题命审特别慎重,不可谓不深思慎取,然而同世间万物一样,绝对完美恐怕只是一种愿景,指出其白璧微瑕,意在助力其顺利成长和发展,引发学术思考。  关键词: 河北省 中考语文试题 句子 答案 材料  近年来的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稳中求进,变中求新,倾注了组织者、命题人、审题人的心血和智慧,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几乎无可挑剔,堪称精品,赞誉度颇高。2014年河北
会议
摘 要: 作者在从事多年初三毕业班政治科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认为中考政治科复习需抓好“五个点”。  关键词: 基础知识点 考点 热点 易混点 关键点  在初三政治科复习教学过程中,复习方法是否得法,关系到复习效率的高低和中考的成败,因此复习技巧和方法很重要。笔者在从事多年初三毕业班政治科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认为中考政治科复习需抓好“五个点”。 
作者依据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介绍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课程内容设置和实验方案设计,并结合多年一线本科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经验,阐述对教学内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