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农村教育是重点。那么,甘肃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呢?通过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有新的发现,这对加强我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青少年版,适用于10-18岁),选取甘肃省张掖市和平凉市华亭县作为抽样地区,随机抽样,共四十八个班,发放2256份问卷,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分析结果简述如下。
一、自评心理健康总分总体情况
表1(见附表)显示,甘肃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總分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良好率随年龄增长在下降,而危险率、异常率在上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危险率、异常率明显偏高。
二、城镇和农村学生自评心理健康总分对比分析
表2(见附表)总体评价显示,城镇和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总分良好率分别为18.6%、15.8%,危险或异常率分别为19.6%、18.3%。
根据表2数据,对比不同年龄段,小学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91.5%,小学农村学生普通以上占89.7%;初中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82.9%,初中农村学生普通以上占83.6%;高中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76.8%,农村高中学生普通或良好率占77.1%。
三、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表明,甘肃省学生心理健康总分与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差异。从心理健康指数看,年龄分布和户口差异上是不平衡的,心理健康总分城镇学生平均分高于农村学生;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尤其高中生心理健康危险率和异常率偏高,分别达到23.6%、2.7%,几乎是小学生的三倍。
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当前高中学生学业压力过大;二是我省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过低;三是当前学校仍然过度关注升学率和分数,对学生的身心理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四是从年龄分布上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全国水平,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年青一代父母的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家长相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加强。
四、城市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多于城市学生,而且诸多因子显示差异显著。具体来说,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我们调查统计了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数据显示城市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明显优于农村学生。农村家庭还普遍存在着母亲比父亲接触子女的时间多的现象,母亲比父亲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更大。对农村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结构。此外,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父母双方都采取严惩严厉的教养方式,才会使孩子产生敌对倾向,一方严厉则不会出现其他负面心理影响。父母给孩子造成适度的优越感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利。同样,父母适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二)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全面、系统、深刻的,学校教育的目标、方式以及校风等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少。首先,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学习疲劳过度。其次,强大的升学压力导致了学生的焦虑行为。最后,当前中学教师队伍不稳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风气,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曹加松,男,中学高级教师,任教20年,主要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晓霞,女,中学一级教师,任教16年,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责编 张翼翔)
一、自评心理健康总分总体情况
表1(见附表)显示,甘肃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總分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良好率随年龄增长在下降,而危险率、异常率在上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危险率、异常率明显偏高。
二、城镇和农村学生自评心理健康总分对比分析
表2(见附表)总体评价显示,城镇和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总分良好率分别为18.6%、15.8%,危险或异常率分别为19.6%、18.3%。
根据表2数据,对比不同年龄段,小学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91.5%,小学农村学生普通以上占89.7%;初中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82.9%,初中农村学生普通以上占83.6%;高中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76.8%,农村高中学生普通或良好率占77.1%。
三、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表明,甘肃省学生心理健康总分与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差异。从心理健康指数看,年龄分布和户口差异上是不平衡的,心理健康总分城镇学生平均分高于农村学生;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尤其高中生心理健康危险率和异常率偏高,分别达到23.6%、2.7%,几乎是小学生的三倍。
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当前高中学生学业压力过大;二是我省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过低;三是当前学校仍然过度关注升学率和分数,对学生的身心理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四是从年龄分布上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全国水平,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年青一代父母的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家长相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加强。
四、城市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多于城市学生,而且诸多因子显示差异显著。具体来说,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我们调查统计了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数据显示城市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明显优于农村学生。农村家庭还普遍存在着母亲比父亲接触子女的时间多的现象,母亲比父亲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更大。对农村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结构。此外,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父母双方都采取严惩严厉的教养方式,才会使孩子产生敌对倾向,一方严厉则不会出现其他负面心理影响。父母给孩子造成适度的优越感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利。同样,父母适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二)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全面、系统、深刻的,学校教育的目标、方式以及校风等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少。首先,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学习疲劳过度。其次,强大的升学压力导致了学生的焦虑行为。最后,当前中学教师队伍不稳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风气,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曹加松,男,中学高级教师,任教20年,主要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晓霞,女,中学一级教师,任教16年,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