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这是一个教学方法的转变,也是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一种途径。自学,不是学生漫不经心地浏览课本,而是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下,学习数学基础知识。
关键词:自学能力;小学数学;提高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到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近年来,我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采取了让学生自学的尝试教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下面,我来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改变我们以往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1.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2.试着看懂例题,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标上记号或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讨论。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调动,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执着的追求。我记得我初中的一位数学老师说过,如果你喜欢哪一门课,那写起作业来就是一种享受。确实是这样!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把新知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知识,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们自由的把圆柱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图形后在解答。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见解甚至是我始料未及的。整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五、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预习,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环境。教师的预习指导,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教给学生相应的预习方法,并根据新课的重点、难点及易混知识而设计预习方案。例如,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我的预习指导是:1,分别写出100以内2的倍数,5的倍数。2,观察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与同学交流。3,试举一个数,验证你的发现。4,自己阅读教材33页,说说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再分别写出2个。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些学生通过自学提示已能够掌握基本的内容。我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自己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就越来越强。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孔明.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上),2019(09):168.
[2] 李雪梅.生本教育下如何構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J].名师在线,2018(31):20-21.
关键词:自学能力;小学数学;提高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到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近年来,我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采取了让学生自学的尝试教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下面,我来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改变我们以往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1.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2.试着看懂例题,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标上记号或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讨论。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调动,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执着的追求。我记得我初中的一位数学老师说过,如果你喜欢哪一门课,那写起作业来就是一种享受。确实是这样!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把新知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知识,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们自由的把圆柱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图形后在解答。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见解甚至是我始料未及的。整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五、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预习,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环境。教师的预习指导,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教给学生相应的预习方法,并根据新课的重点、难点及易混知识而设计预习方案。例如,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我的预习指导是:1,分别写出100以内2的倍数,5的倍数。2,观察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与同学交流。3,试举一个数,验证你的发现。4,自己阅读教材33页,说说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再分别写出2个。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些学生通过自学提示已能够掌握基本的内容。我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自己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就越来越强。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孔明.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上),2019(09):168.
[2] 李雪梅.生本教育下如何構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J].名师在线,2018(3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