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典型特征,也是人们追求的方向。琴瑟和鸣,浑然圆融,是艺术领域追求的和谐;风调雨顺,生机盎然,是自然界和谐的表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和谐恰如一缕春风,能吹走人心灵的阴霾,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滋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应将和谐之美融入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美不胜收的语文世界里畅游,饱览语文学科的迷人风景。
一、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的温床
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不紧密联系着人的心理感受,而个体对外界的感知首先表现为自己是否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创设和谐课堂,首先要构建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真正建立了彼此相融的深厚情感,才能消除师生的心理距离,沟通心灵。特别是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总是伴随着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蹲下身来,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亦师亦友,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争论,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喜共悲,才能营造和谐而富有真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敢说话,敢争辩,畅所欲言,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萌生创新的嫩芽。
二、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和谐课堂的翅膀
传统的课堂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生个体的潜能,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新问题,那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少了,学生之间的互助意识淡漠了。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竞争意识。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天真烂漫,个性单纯,恰如一张白纸,教师更应在语文教学之初,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将培养互助精神和合作意识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抓手,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我针对大部分学生都已观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的现状,在班级里选一个主持人和一个记录员,然后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知识竞赛。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中,我既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又让学生体会了互助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再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让学生脱离课本,展开想象,自由发挥,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全班学生兴趣高涨,纷纷要求参加。很多学生把狼和小羊表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样的合作表演,不仅训练了他们的想象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真善美,憎厌假恶丑的美好情感。
互助合作,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让学生沉浸在彼此关心、共同分享智慧的浓烈氛围中。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命令学生,而是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让他们在彼此交流、互帮互助中领悟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愉悦自己,幸福他人。
三、尊重差异的教学理念——和谐课堂的灵魂
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大部分学生擅长直觉思维,而有的学生则擅长逻辑思维。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都不同,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同的学生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历不同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各抒己见,自由表达。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创设引发学生真情流露的交流活动,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生成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完善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认识。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对狐狸和乌鸦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乌鸦爱听好话太可怜,狐狸狡猾太可恨。但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比较聪明,能够动脑筋想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看法显然背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混淆了是非。但是,我并没有完全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肯定了他们也是肯动脑筋的好孩子,也对文章作了认真的思考,也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然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辨析:狐狸说好话的目的是什么?它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那块肉,但这种做法会对乌鸦造成什么后果?通过辨析,学生们认识到狐狸的聪明用在了骗人和做坏事上,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不应该羡慕它的这种聪明。
事实上,小学语文课堂应是学生放飞个性的舞台,也应是汇聚奇思妙想、迸发创新火花的场所。因为学生思维的独特差异,语文课堂才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间,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四、美好流畅的教学过程——和谐课堂的保证
小学语文,是一门蕴含丰富美感的学科,其间不乏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因此,作为诠释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的教师,更应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课堂教学宛如瀑布,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例如,我在教学《爱之链》这篇文章时,以“链”导入新课,以“爱”贯穿全文,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寻觅爱、 体会爱、传递爱的过程,让学生在“爱”这一清晰脉络的指引下,借助教师的真情演绎,感悟爱的真谛,升华主题,从而产生美的体验。
和谐如一杯香气扑鼻的清茗,滋养人的心灵;和谐又似一缕和煦的阳光,让人产生爱的力量。和谐展现的是人性的真诚,带给学生愉悦的感受,让学生沐浴着爱,体验着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学生妙语连珠,教师神采飞扬,师生的心灵得到沟通,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的素养得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必然会因和谐而更加美丽。
(责编 莫彩凤)
一、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的温床
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不紧密联系着人的心理感受,而个体对外界的感知首先表现为自己是否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创设和谐课堂,首先要构建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真正建立了彼此相融的深厚情感,才能消除师生的心理距离,沟通心灵。特别是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总是伴随着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蹲下身来,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亦师亦友,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争论,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喜共悲,才能营造和谐而富有真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敢说话,敢争辩,畅所欲言,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萌生创新的嫩芽。
二、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和谐课堂的翅膀
传统的课堂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生个体的潜能,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新问题,那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少了,学生之间的互助意识淡漠了。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竞争意识。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天真烂漫,个性单纯,恰如一张白纸,教师更应在语文教学之初,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将培养互助精神和合作意识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抓手,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我针对大部分学生都已观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的现状,在班级里选一个主持人和一个记录员,然后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知识竞赛。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中,我既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又让学生体会了互助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再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让学生脱离课本,展开想象,自由发挥,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全班学生兴趣高涨,纷纷要求参加。很多学生把狼和小羊表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样的合作表演,不仅训练了他们的想象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真善美,憎厌假恶丑的美好情感。
互助合作,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让学生沉浸在彼此关心、共同分享智慧的浓烈氛围中。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命令学生,而是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让他们在彼此交流、互帮互助中领悟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愉悦自己,幸福他人。
三、尊重差异的教学理念——和谐课堂的灵魂
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大部分学生擅长直觉思维,而有的学生则擅长逻辑思维。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都不同,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同的学生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历不同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各抒己见,自由表达。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创设引发学生真情流露的交流活动,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生成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完善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认识。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对狐狸和乌鸦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乌鸦爱听好话太可怜,狐狸狡猾太可恨。但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比较聪明,能够动脑筋想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看法显然背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混淆了是非。但是,我并没有完全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肯定了他们也是肯动脑筋的好孩子,也对文章作了认真的思考,也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然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辨析:狐狸说好话的目的是什么?它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那块肉,但这种做法会对乌鸦造成什么后果?通过辨析,学生们认识到狐狸的聪明用在了骗人和做坏事上,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不应该羡慕它的这种聪明。
事实上,小学语文课堂应是学生放飞个性的舞台,也应是汇聚奇思妙想、迸发创新火花的场所。因为学生思维的独特差异,语文课堂才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间,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四、美好流畅的教学过程——和谐课堂的保证
小学语文,是一门蕴含丰富美感的学科,其间不乏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因此,作为诠释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的教师,更应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课堂教学宛如瀑布,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例如,我在教学《爱之链》这篇文章时,以“链”导入新课,以“爱”贯穿全文,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寻觅爱、 体会爱、传递爱的过程,让学生在“爱”这一清晰脉络的指引下,借助教师的真情演绎,感悟爱的真谛,升华主题,从而产生美的体验。
和谐如一杯香气扑鼻的清茗,滋养人的心灵;和谐又似一缕和煦的阳光,让人产生爱的力量。和谐展现的是人性的真诚,带给学生愉悦的感受,让学生沐浴着爱,体验着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学生妙语连珠,教师神采飞扬,师生的心灵得到沟通,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的素养得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必然会因和谐而更加美丽。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