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行育德,点滴渗透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656lk55lk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均会受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等成长过程具有突出的影响作用。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形成的家风以及家长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理、认知以及为人处世等行为产生教育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力,将从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等角度,简要分析家庭教育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并提出有效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品德;学生教育;影响研究
    思想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社会、学校等教育相比较,家庭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启蒙作用,也是德育中的主要影响主体[1]。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素质、习惯等养成均离不开家庭教育,并且家庭教育的影响将会伴随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学生家长需要做好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从生活点滴中着手,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打好未来发展的思想基础。
    一、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
    学生作为家庭生活中较为弱小的角色,通常是在家长的过分关注中成长,因此普遍形成自我的性格特点,将自身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无法正确、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不利于适应群体性的合作与交流[2]。同时,学生由于心智不够稳定、不成熟,极易受到影响,模仿作为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要途径,在家庭环境中主要受家长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主要以输入作为主要的认知方式,因此,学生的想法和行为输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其健康思想的形成对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分析
    1.思想基础的影响分析
    学生在早期成长阶段,教育环境主要是由家庭、学校等构成[3],其中,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方面的影响深远,学生成长所处的家庭环境、生活模式通常会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与精神品格等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加以影响,当家庭和睦、温馨时,将会使学生在性格的塑造与完善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家庭氛围和谐度不高,经常出现矛盾或者争吵时,将会使学生长期处在焦虑、紧张等状态,不利于其正直、健康品格与思想的形成。
    2.行为实践的影响分析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仅依赖于学校的课堂教育,无法满足成长需求,需要家庭教育作为良好的支撑,家庭生活中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多元化的实践平台[4],不仅能够将学生常常听到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际行动,还能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积极的行为引导,从生活实际案例中更好地理解、感悟道德知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科学、客观地看待并评价生活中的现象与行为,从而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立过程中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
    3.教育辅助的影响分析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較,家庭教育提供了多对一的教育场景,有效提高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完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优化教育效果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在家庭教育的场景下,家长可以随时发现学生生活中不可取的行为与不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地对其进行指正和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开展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家庭教育环境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将会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对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更好地优化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三、家庭教育助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路径
    1.言传结合身教,建立行动榜样
    基于家庭教育,家长承担着思想道德引领与教育的角色,学生处于思维、个性发展时期,其模仿能力极强,家长在此阶段不仅发挥着榜样示范作用,更是以自身的言传与身教在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与验证作用。只有家长能够按照教育学生的理论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才能使学生真正相信并发自内心地接受、认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形成健康、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用自身的语言与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发展,面对生活中的日常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耐心听取学生对事情的看法并采用恰当的方式,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加以引导,使其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同时,家长可以用自己的选择与实际行动为学生建立道德榜样,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学生在平时通过不断模仿家长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针对独生子女,家长可以在日常教育中采用讲童话故事或者陪伴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向学生渗透分享的意义,并以校园活动或者学生生日、节日等契机,家长可以组织学生亲手制作小饼干、小蛋糕、巧克力等,并引导学生将这些作为礼物,与身边的老师、同学以及朋友等进行分享,充分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帮助学生摆脱过于自我的思想束缚,形成乐于分享、真诚友善的美好品质。
    2.疏导结合指正,教育张弛有度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表现,尤其在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处于叛逆的成长阶段,由于学生自身的判别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自制能力等较弱,面对诱惑与是非时的决断能力不足,将可能丧失正确的判断力。因此,基于家庭教育,需要家长更好地结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身心特点,将心理疏导与行为的批评、指正相互结合,软硬兼施,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督与指导,采用张弛有度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性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以更多的陪伴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了解并理解学生的情绪与思想变化,尽可能以交朋友的方式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在平等的基础上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主动分享并了解生活日常,在学生面对困惑或者对事物认知出现偏差时,家长可以积极发挥思想疏导的作用,采用讲述名人轶事或者分享自己成长中所发生的类似事件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分析事情和当下的情绪,并鼓励其尝试以恰当的方式有效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另外,当学生看待问题或者处理事情采取的态度或者方法过于极端时,家长可以采用批评等严厉的方式及时加以制止,避免恶劣事件的发生,在有效安抚学生情绪后,可以进一步采用讲道理或者详细解释、沟通等方式,晓之以理,并动之以情地攻破学生抵触的心理防线,使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化与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预防结合补救,全面加强管理
    家庭教育中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和管理,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思维灵活性,能够结合学生成长的不同特点与所处阶段,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思想道德的有效引导和教育,提前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防患于未然,预防学生在青春期、叛逆期等特定阶段出现思想问题,产生错误的行为选择,同时,在学生发生一些行为问题后,需要家长及时采用适当的方法,尽快采取对应措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补救,防止事情的进一步恶化,做好学生思想和行为在事情发生前后的全面管理。
    以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为例,其家庭教育模式下,家长可以有效把握学生的成长特点,青春期的学生普遍表现为个性敏感、自尊心强,在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攀比、虚荣等情况,并进一步加剧学生自负或者自卑等心理变化。对此,家长可以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多在生活中鼓励学生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并与其他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可以组织学生以家庭聚会的方式开展读书分享、集体爬山、户外骑行等健康的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的娱乐活动,增加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弱化对物质的比较,另外,家长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参与公益性活动,从而提前帮助学生增加更多的精神性体验活动,使其建立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有效抵御低俗、物质等事物的诱惑,避免出现爱慕虚荣等情况。此外,针对已经出现攀比、追求物质享受等情况的学生,家长可以及时采取补救的教育方法,通过加强和学生沟通,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偏远山区体验支教活动等,使其了解贫困山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态,增加心灵的冲击,以与贫困学生的交流和山区生活的真实体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建立崇尚节俭的生活方式,纠正奢靡、攀比等不好的生活习惯。
    4.家风结合活动,渗透道德内涵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基本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在平时生活中,能够通过家训、家规以及特定的行为习惯,在点滴小事中默默渗透思想道德的内涵,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长此以往,使其更好地深化对道德内涵的理解,并自觉做好美好家庭品德的有效传承。因此,家长可以在家庭教育中通过构建仁、义、礼、智、孝等家风,使学生能够在具有高度的道德感的家庭中成长,并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提升自我认知,用自身的行动做好家风的弘扬与传承,促进自身思想道德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以家庭中的生活日常為例,家长可以牢固树立尊老爱幼的家风,在日常用餐中用行为加以约束,并且从小教育学生,并以身作则,在用餐中,长此以往坚持该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模仿,以生活中特定的行为促进自身对于尊老等道德理念的理解与实践,从而使其在公交车等场景下,也能够遵从尊老爱幼等道德理念,学会主动为老人让座。另外,家长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定期召开家庭会议,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身的见解,分享观点,形成平等、开放与包容的家庭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自尊自信,并能够有独立的见解,勇于发表个人看法,从而使其形成独立、自信的道德价值观念。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固定时间,开展读书会等活动,使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下,养成读书习惯,丰富道德认知。
    参考文献:
    [1]稂知明.家庭教育模式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赤子,2018:160.
    [2]胡亚文.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优化路径[J].智库时代,2019:282.
    [3]龚英芝.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探讨[J].教师,2018:13-14.
    [4]李兆成.探究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
    作者简介:汤圆月(1995.9—),女,汉族,江苏无锡宜兴人,本科,二级教师,宜兴市元上小学,研究方向:德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备受关注,如何有效地实现学校管理,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小学教育的热点话题。从以人为本为指导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学校管理应当强化不同主体观念的管理思路,并进行了相关途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校管理;主体观念    小学教育是学生人生路程最重要的起航阶段,因此小学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方向。而学校教育
摘 要:核心素养人本发展对于乡村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而言,只有站在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考量教师队伍的发展,才可以更好地引导教师围绕自身学科发展来规划自己的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之路。鉴于此,将围绕乡村高中生物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来谈谈如何站在五全教育的视域下来综合设计农村高中生物教师的队伍建设的有机路径。   关键词:核心发展;五全教育;高中生物;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
摘 要:STEM課程具有重实践、综合性强、周期长等特点,与传统的科学课堂相比,利用弹性离校时间段开展的科学社团更适合实施STEM课程。以“自制净水器”为例,分享了STEM课程在社团实践过程中的优势。   关键词:STEM教育;社团;实践   与以往的科学教育不同,STEM教育以工程设计为基石,引导学生用他们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来解决真实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1]。它是通过学生完整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变得更有自信。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勤于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创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达到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问题指导;信息技术;写作指导   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属于难点,通常情况
摘 要:小学写作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综合成效。从日常积累素材、准确运用技巧和调动创新思维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扎实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素材;创新思维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全面贯彻,教师的写作教学活动应该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要融入自身情感
摘 要: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小学生开展更高层面的知识讲解,立足学校课堂教学,开辟家庭“第二课堂”,在语文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网络信息技术能丰富课程教育资源,也能拓展课程教育空间并革新知识讲解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创新性。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网络信息技术体现出的应用价值,结合学科特色和班级学生的课程基础进行创新性知识讲解,以课堂教学为主
摘 要:通过梳理当下语文课堂与美育的现状,分析了因材施教进行美育的必要性,并从生活发现、语文课堂、文学创作三个角度,相应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以因材施教的策略进行美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育;因材施教   一、当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的现状   谈及因材施教,清代郑观应于《盛世危言》就曾说:“别类分门,因材施教。”再者即是孔子所言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这个词屡见不鲜
摘 要: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大大提高高考备考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高三课堂中几个教学情境实例的研究,对如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寻找途径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高考备考复习效率作出初步反思。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三备考;高效课堂;创新精神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变革,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用现代教育,学校逐渐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进各个科目教学中,经过实践均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即老师以引导原则为先,学生投入更多自主学习时间为主,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模式。但我国学校长时间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激发兴趣、独立思考、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谈采用情境教学把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熟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提炼、加工后再影响学生的美术创作,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启发绘画创作灵感,从熟悉的情景中获得绘画的领悟,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