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EM課程具有重实践、综合性强、周期长等特点,与传统的科学课堂相比,利用弹性离校时间段开展的科学社团更适合实施STEM课程。以“自制净水器”为例,分享了STEM课程在社团实践过程中的优势。
关键词:STEM教育;社团;实践
与以往的科学教育不同,STEM教育以工程设计为基石,引导学生用他们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来解决真实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1]。它是通过学生完整的作品展示来考量学生对STEM教育所涉及的各个学科概念的掌握情况。所以,一个完整的STEM课程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才能完成,只依托传统的科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限制,显然是不够的。而弹性离校的实施给予STEM课程一个新的平台,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下,让对科学有兴趣的孩子每周相聚在科学社团中,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科学的学习和开展工程设计类的活动。
我结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资源”,参考众多科学书籍,以“自制净水器”为主题在科学社团中开展了STEM课程,从课程的实施情况和学生的反馈中,我感受到STEM教育的魅力。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学生的心动起来了
STEM教育认为知识蕴含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积极探索,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在“自制净水器”中,我以“我国的偏远山区人民饮用了不洁净的水而患病”的情境导入,呈现了在一个真实情境中出现的科学问题——“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能否帮助当地居民设计一个简易的、价格低廉的净水器?”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进而引导学生确定用户的需求。学生讨论:要想在短时间内设计一个净水效果好、廉价、简单的净水器,你有哪些疑问?例如,自来水厂通常是怎么净水的?合格水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廉价物品可以用于净水,怎样才能达到好的净水效果?什么样的结构能够保证净水效果,同时兼顾净水效率?识别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心的认知需要,进而产生持续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二、知识积累,从做中学,学生的手动起来了
在实施本课程前,我对学生关于净水的已有认知进行了前测。数据显示学生对净化水的方法、净化水的材料并不熟悉,所以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净化水,有哪些材料具备净化水的功能。
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3]。所以,我认为在实施自制净水器这个目标任务前,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机会积累经验,从做中学。而最核心的探究活动是对各种净水材料净水能力的研究,通过设计以下四个活动让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完成知识准备并提高学生动手完成任务的能力:(1)了解自来水厂净水流程;(2)用pH试纸测试水样质量;(3)用过滤和吸附方法净水;(4)研究不同材料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三、多元融合,建立模型,学生的脑动起来了
当学生对各种材料净化水的效果有了一定认知后,会获得一个挑战任务——自己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有了之前的经验,学生才会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材料来设计、制作,然后检测、汇报。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多元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合理的推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学生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例如,在设计方案环节,需要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在权衡效果、效率以及成本时,需要用到的是分析、综合等思维;在小组交流时,需要用到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一些沟通技巧……
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开放性的空间,包括材料的开放性空间和设计的开放性空间。
四、反思提升,多元评价,学生的情动起来了
为了有效评估STEM的学习,教师必须采用和发展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给学生不同的表现机会,从而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判断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4]。在制作净水器的任务完成后,评价每位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一项工程设计任务,STEM课程中允许有多个正确答案,即使作品失败,并不代表学生的能力、思维没有得到提升。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方向,让他们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的思维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
我对学生在这个课程中的表现是按以下方式进行评估的:
1.在设计环节,每个小组都需要用图表的方式来向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2.最终评价环节,教师根据报告书的规范性、数据的完整性、美观性,过滤效果即规定时间内净水器过滤出合格水的量以及成本包括实验损耗的材料、单个净水器的成本三个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
我认为,让学生动起来,社团就要活起来。教师不妨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发挥;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交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选择;给学生问题,让他们探究;给学生困难,让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闪.基于5E模型的STEM项目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参考,2019(3).
[2]秦瑾若,傅钢善.STEM教育:基于真实问题情景的跨学科式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7.
[3]张建伟,孙燕青.从“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探究学习的理论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37-41.
[4]柏毅,庞谦竺,信疏桐.STEM教育评价的内容与策略[J]. 中国民族教育,2018,229(Z1):24-27.
关键词:STEM教育;社团;实践
与以往的科学教育不同,STEM教育以工程设计为基石,引导学生用他们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来解决真实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1]。它是通过学生完整的作品展示来考量学生对STEM教育所涉及的各个学科概念的掌握情况。所以,一个完整的STEM课程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才能完成,只依托传统的科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限制,显然是不够的。而弹性离校的实施给予STEM课程一个新的平台,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下,让对科学有兴趣的孩子每周相聚在科学社团中,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科学的学习和开展工程设计类的活动。
我结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资源”,参考众多科学书籍,以“自制净水器”为主题在科学社团中开展了STEM课程,从课程的实施情况和学生的反馈中,我感受到STEM教育的魅力。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学生的心动起来了
STEM教育认为知识蕴含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积极探索,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在“自制净水器”中,我以“我国的偏远山区人民饮用了不洁净的水而患病”的情境导入,呈现了在一个真实情境中出现的科学问题——“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能否帮助当地居民设计一个简易的、价格低廉的净水器?”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进而引导学生确定用户的需求。学生讨论:要想在短时间内设计一个净水效果好、廉价、简单的净水器,你有哪些疑问?例如,自来水厂通常是怎么净水的?合格水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廉价物品可以用于净水,怎样才能达到好的净水效果?什么样的结构能够保证净水效果,同时兼顾净水效率?识别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心的认知需要,进而产生持续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二、知识积累,从做中学,学生的手动起来了
在实施本课程前,我对学生关于净水的已有认知进行了前测。数据显示学生对净化水的方法、净化水的材料并不熟悉,所以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净化水,有哪些材料具备净化水的功能。
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3]。所以,我认为在实施自制净水器这个目标任务前,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机会积累经验,从做中学。而最核心的探究活动是对各种净水材料净水能力的研究,通过设计以下四个活动让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完成知识准备并提高学生动手完成任务的能力:(1)了解自来水厂净水流程;(2)用pH试纸测试水样质量;(3)用过滤和吸附方法净水;(4)研究不同材料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三、多元融合,建立模型,学生的脑动起来了
当学生对各种材料净化水的效果有了一定认知后,会获得一个挑战任务——自己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有了之前的经验,学生才会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材料来设计、制作,然后检测、汇报。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多元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合理的推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学生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例如,在设计方案环节,需要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在权衡效果、效率以及成本时,需要用到的是分析、综合等思维;在小组交流时,需要用到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一些沟通技巧……
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开放性的空间,包括材料的开放性空间和设计的开放性空间。
四、反思提升,多元评价,学生的情动起来了
为了有效评估STEM的学习,教师必须采用和发展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给学生不同的表现机会,从而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判断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4]。在制作净水器的任务完成后,评价每位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一项工程设计任务,STEM课程中允许有多个正确答案,即使作品失败,并不代表学生的能力、思维没有得到提升。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方向,让他们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的思维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
我对学生在这个课程中的表现是按以下方式进行评估的:
1.在设计环节,每个小组都需要用图表的方式来向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2.最终评价环节,教师根据报告书的规范性、数据的完整性、美观性,过滤效果即规定时间内净水器过滤出合格水的量以及成本包括实验损耗的材料、单个净水器的成本三个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
我认为,让学生动起来,社团就要活起来。教师不妨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发挥;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交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选择;给学生问题,让他们探究;给学生困难,让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闪.基于5E模型的STEM项目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参考,2019(3).
[2]秦瑾若,傅钢善.STEM教育:基于真实问题情景的跨学科式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7.
[3]张建伟,孙燕青.从“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探究学习的理论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37-41.
[4]柏毅,庞谦竺,信疏桐.STEM教育评价的内容与策略[J]. 中国民族教育,2018,229(Z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