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谈采用情境教学把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熟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提炼、加工后再影响学生的美术创作,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启发绘画创作灵感,从熟悉的情景中获得绘画的领悟,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绘画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情境教学;生活情境;渲染情境;游历情境;升华情境
《下雨了》是人民美术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节充满生活情趣的课。下雨是学生熟悉的场景,雨天意味着可以穿起雨鞋在雨中踩水、淋雨,伸出小手接水珠,和小伙伴在雨里玩耍,也可以自由想象其他小生物在雨中的故事。下雨的故事远比其他有趣得多,而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正是对外界充满好奇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对简单的基本造型和线条表现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能进行简单的绘画。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个特点,虽然他们内心的想法很多,也能用语言来表达,但他们还缺乏耐心和深入细致的严谨的组图能力,所以很难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画面内容和构图模式也比较单一,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说不会画、会画画不精。笔者在这一学段中,更多地尝试采用故事情境的模式,让学生通过感官直接体验,学会分析物象的细微之处,用画笔深化记忆,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本课时,笔者首先站在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角度,和他们一起去听雨、品雨、想雨、画雨。通过回忆发生在雨天里的经历,丰富对雨天的联想。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使用了大量的剪贴画教具,引导学生去想、说、探、试。课堂伊始,选取了“家”这一典型的生活场景,向学生介绍一位新同学俞萌萌(谐音雨蒙蒙)。把生活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加以语言的描绘,俞萌萌这一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大家眼前。作为教学中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角,笔者设计了一个造型简单、模样可爱的女孩形象。它跟学生一样,也有一个名字,能够拉近故事人物和学生的情感距离。这一形象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爱的,教学由萌萌的雨中之行贯穿始末。师生进入具体的情境,学生对学习内容高度关注,内心体验加深,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一、再现生活情境,引入熟悉場景,掌握绘画的局部细节
故事中,笔者借用直观的剪贴画人物形象向学生简单介绍了这位新同学,借以有效降低学生画人物的难度。故事情节由这位新同学穿戴整齐打算出门去游历徐徐展开。学生在视频的带领下跟着萌萌来到了门口。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雨声。用这一段有变化的声音导入课题,让学生为萌萌的顺利出行出谋划策。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想到能用雨具来简单化解问题。笔者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以直观的剪贴画让学生到台前来给萌萌这一人物形象“穿”雨鞋、“撑”雨伞、“着”雨衣(图1)。用实际操作发现“作品”中的“细节”,就是让学生看到雨鞋会遮挡人物的脚部,雨伞会遮挡人物头部的一部分,第一次直观地让学生看到遮挡关系的存在。
然后,通过人物动态地变换,展现出背部的萌萌。学生又发现了画人物可以有正面、侧面不同的表现方式(图2),增加了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认知。此时,笔者用剪贴画强调正面、背面的萌萌和伞之间的直观对比,又一次巩固了学生对遮挡关系的认识,为学生之后能画出丰富的人物动态做好了铺垫。同一个人物的多个观察面,和留在黑板上的雨伞、雨衣、雨鞋等剪贴画,一起成为学生创作的参考素材。在熟悉的场景中,掌握了局部细节绘画。
二、声音渲染情境,借助常识感知不同的造型方法
低年级学生对声音和音频节奏的变换是十分敏感的,而水在滴落的过程中也会有旋律、节奏,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从而塑造出各种“雨”的形象。
音频在第二个环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和学生一起闭着眼睛,在“雨”声的渲染中,沿着萌萌的行动轨迹,采用边听边想边画的形式,和学生对熟悉的雨的情境丰富联想。教师通过对雨声的剪辑,让雨从雨起至雨歇,声音由小雨、大雨、狂风暴雨和开心的雨进行有节奏的转换,学生的思维跟随雨的“脚步”跳跃着。“我们怎么表现雨呢?”通过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突破雨的画法。此处用与学生回忆的方式,把他们曾经在雨中的经历和情绪调动出来。学生认真尝试着在小纸片上画出了点状的雨、条状的雨、丝状的雨、有风的雨、彩色的雨、纸条贴出来的雨等,解决了最后雨作为画面背景造型形式单一这一难题。笔者紧跟着学生的交流汇报,适时在黑板上展示相应的人物动态图,丰富的“雨形”和人物形象一起成为丰富画面的重要造型素材(图3)。
声音往往最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听、看、画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各种“雨”的造型方法。在“听雨”环节里,用声音渲染情境,学生通过对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辨别分析,实际与联想相结合,突破单一的绘画表现形式。
三、表演游历情境,借助熟悉的故事打开绘画联想之门
有了以上对“雨”的储备和对“绘画雨”的认知,就可以开始对“下雨了”这个故事展开更为丰富的联想。所以在第三个环节,学生和老师一起沿着萌萌的雨中之行走进了庭院,引出了绘本故事里学生熟悉的小动物,蚂蚁、青蛙、蜗牛、小花和小草(图4)。让学生给这些故事角色“找找伞”。此时,“伞”这一概念开始发生变化。由我们认知的狭隘的“伞”向能遮风挡雨的树叶伞、荷叶伞、蘑菇伞等释放拓展,让伞这个概念发生宽泛的转变。学生开始在故事情境里游历,为三位动物小伙伴“找伞”。同时通过小花、小草、小竹笋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游历中获知,自然界中的植物不需要伞。在认知得到发展的过程中,用游历情境的方式,使学生摆脱只能单一画人的思维局限。挖掘熟悉的故事,找到容易忽略的细节,将“游历”的故事情境在脑海里描绘下来,“下雨了”这个话题便联想出了更多可画的内容。 四、图画渲染情境,挖掘熟悉场景,激发构图的奇思妙想
美术课堂中,图画是展示形象的直观手段。在这个情境环节里,笔者用特制的剪贴画、简笔画、挂图直观再现情境。让学生继续沿着萌萌的视角从小院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教师请学生欣赏斑马线上由人群形成的《伞花》、校门口饱含亲情的《下雨妈妈来接我》、洋溢著友情的《快到伞里来》这三幅充满意境和童趣的示范画。让学生用贴一贴、赏一赏表达情感,学习画面的构图,学会将现实物象图案化,学会把生活情境进行艺术表达。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究的渴望。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满足。趁着学生表现欲的热点,将以上的认知表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把对“下雨了”的想法用熟悉的构图方式汇集在画面上,完整呈现一个美妙的画面。此时此刻,绘画的秩序完整呈现,“下雨了”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步完善。画面的完整性给学生带来了成就感,也给学生带来了动力,这种动力给创作打下了最扎实有效的基础。
五、语言升华情境,凝练故事情节,总结评价锦上添花
故事情境在整个教学中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学生深入故事情境后,思维的活跃又反过来丰富了课堂情境的内容。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语言描绘与直观手段的结合起到了非常大的引导作用。在情境出现时,笔者伴以导向性的语言进行生动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作用。语言的描绘提高了学生感知的效应,使得情境变得更加生动,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了强化,情感再次激起,又促使自己游历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在最后课堂评价环节,这样的表述也相应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雨天的收获”情境里介绍自己的画作。他们为即将遇到的风雨忍不住地担忧、对邀请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共伞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争先恐后地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相互作用的持续中得到强化。课堂成为有趣的、有意义的、“我”高兴参与的活动。在“说一说、评一评”环节,学生禁不住挥动着自己的小手,前倾着小小的身体向教师暗示:我知道、我来说、老师,请让我讲吧,这时学习已成为自我需要。此时此刻,学生的语言又一次得到了发展,语言被提炼得更加准确。评价环节完全摆脱了被动应付的状态,没有强制,也没有丝毫沉闷的学习空气。语言升华了故事情境,将课堂里常听到“色彩漂亮”“画得好看”等耳熟能详、单一老套的评价转换成为讲故事、提建议、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等更为深刻的评价模式。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的评价模式会延续到课余,乃至延续到日后漫长的学习生活中。
六、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教师和课堂就是他们探索路上的导航者。在生动有趣的情境式教学中,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和认识规律,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情境,通过看、说、想、画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认识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在师生的和谐互动中达到绘画创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1.
关键词:情境教学;生活情境;渲染情境;游历情境;升华情境
《下雨了》是人民美术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节充满生活情趣的课。下雨是学生熟悉的场景,雨天意味着可以穿起雨鞋在雨中踩水、淋雨,伸出小手接水珠,和小伙伴在雨里玩耍,也可以自由想象其他小生物在雨中的故事。下雨的故事远比其他有趣得多,而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正是对外界充满好奇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对简单的基本造型和线条表现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能进行简单的绘画。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个特点,虽然他们内心的想法很多,也能用语言来表达,但他们还缺乏耐心和深入细致的严谨的组图能力,所以很难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画面内容和构图模式也比较单一,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说不会画、会画画不精。笔者在这一学段中,更多地尝试采用故事情境的模式,让学生通过感官直接体验,学会分析物象的细微之处,用画笔深化记忆,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本课时,笔者首先站在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角度,和他们一起去听雨、品雨、想雨、画雨。通过回忆发生在雨天里的经历,丰富对雨天的联想。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使用了大量的剪贴画教具,引导学生去想、说、探、试。课堂伊始,选取了“家”这一典型的生活场景,向学生介绍一位新同学俞萌萌(谐音雨蒙蒙)。把生活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加以语言的描绘,俞萌萌这一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大家眼前。作为教学中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角,笔者设计了一个造型简单、模样可爱的女孩形象。它跟学生一样,也有一个名字,能够拉近故事人物和学生的情感距离。这一形象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爱的,教学由萌萌的雨中之行贯穿始末。师生进入具体的情境,学生对学习内容高度关注,内心体验加深,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一、再现生活情境,引入熟悉場景,掌握绘画的局部细节
故事中,笔者借用直观的剪贴画人物形象向学生简单介绍了这位新同学,借以有效降低学生画人物的难度。故事情节由这位新同学穿戴整齐打算出门去游历徐徐展开。学生在视频的带领下跟着萌萌来到了门口。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雨声。用这一段有变化的声音导入课题,让学生为萌萌的顺利出行出谋划策。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想到能用雨具来简单化解问题。笔者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以直观的剪贴画让学生到台前来给萌萌这一人物形象“穿”雨鞋、“撑”雨伞、“着”雨衣(图1)。用实际操作发现“作品”中的“细节”,就是让学生看到雨鞋会遮挡人物的脚部,雨伞会遮挡人物头部的一部分,第一次直观地让学生看到遮挡关系的存在。
然后,通过人物动态地变换,展现出背部的萌萌。学生又发现了画人物可以有正面、侧面不同的表现方式(图2),增加了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认知。此时,笔者用剪贴画强调正面、背面的萌萌和伞之间的直观对比,又一次巩固了学生对遮挡关系的认识,为学生之后能画出丰富的人物动态做好了铺垫。同一个人物的多个观察面,和留在黑板上的雨伞、雨衣、雨鞋等剪贴画,一起成为学生创作的参考素材。在熟悉的场景中,掌握了局部细节绘画。
二、声音渲染情境,借助常识感知不同的造型方法
低年级学生对声音和音频节奏的变换是十分敏感的,而水在滴落的过程中也会有旋律、节奏,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从而塑造出各种“雨”的形象。
音频在第二个环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和学生一起闭着眼睛,在“雨”声的渲染中,沿着萌萌的行动轨迹,采用边听边想边画的形式,和学生对熟悉的雨的情境丰富联想。教师通过对雨声的剪辑,让雨从雨起至雨歇,声音由小雨、大雨、狂风暴雨和开心的雨进行有节奏的转换,学生的思维跟随雨的“脚步”跳跃着。“我们怎么表现雨呢?”通过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突破雨的画法。此处用与学生回忆的方式,把他们曾经在雨中的经历和情绪调动出来。学生认真尝试着在小纸片上画出了点状的雨、条状的雨、丝状的雨、有风的雨、彩色的雨、纸条贴出来的雨等,解决了最后雨作为画面背景造型形式单一这一难题。笔者紧跟着学生的交流汇报,适时在黑板上展示相应的人物动态图,丰富的“雨形”和人物形象一起成为丰富画面的重要造型素材(图3)。
声音往往最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听、看、画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各种“雨”的造型方法。在“听雨”环节里,用声音渲染情境,学生通过对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辨别分析,实际与联想相结合,突破单一的绘画表现形式。
三、表演游历情境,借助熟悉的故事打开绘画联想之门
有了以上对“雨”的储备和对“绘画雨”的认知,就可以开始对“下雨了”这个故事展开更为丰富的联想。所以在第三个环节,学生和老师一起沿着萌萌的雨中之行走进了庭院,引出了绘本故事里学生熟悉的小动物,蚂蚁、青蛙、蜗牛、小花和小草(图4)。让学生给这些故事角色“找找伞”。此时,“伞”这一概念开始发生变化。由我们认知的狭隘的“伞”向能遮风挡雨的树叶伞、荷叶伞、蘑菇伞等释放拓展,让伞这个概念发生宽泛的转变。学生开始在故事情境里游历,为三位动物小伙伴“找伞”。同时通过小花、小草、小竹笋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游历中获知,自然界中的植物不需要伞。在认知得到发展的过程中,用游历情境的方式,使学生摆脱只能单一画人的思维局限。挖掘熟悉的故事,找到容易忽略的细节,将“游历”的故事情境在脑海里描绘下来,“下雨了”这个话题便联想出了更多可画的内容。 四、图画渲染情境,挖掘熟悉场景,激发构图的奇思妙想
美术课堂中,图画是展示形象的直观手段。在这个情境环节里,笔者用特制的剪贴画、简笔画、挂图直观再现情境。让学生继续沿着萌萌的视角从小院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教师请学生欣赏斑马线上由人群形成的《伞花》、校门口饱含亲情的《下雨妈妈来接我》、洋溢著友情的《快到伞里来》这三幅充满意境和童趣的示范画。让学生用贴一贴、赏一赏表达情感,学习画面的构图,学会将现实物象图案化,学会把生活情境进行艺术表达。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究的渴望。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满足。趁着学生表现欲的热点,将以上的认知表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把对“下雨了”的想法用熟悉的构图方式汇集在画面上,完整呈现一个美妙的画面。此时此刻,绘画的秩序完整呈现,“下雨了”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步完善。画面的完整性给学生带来了成就感,也给学生带来了动力,这种动力给创作打下了最扎实有效的基础。
五、语言升华情境,凝练故事情节,总结评价锦上添花
故事情境在整个教学中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学生深入故事情境后,思维的活跃又反过来丰富了课堂情境的内容。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语言描绘与直观手段的结合起到了非常大的引导作用。在情境出现时,笔者伴以导向性的语言进行生动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作用。语言的描绘提高了学生感知的效应,使得情境变得更加生动,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了强化,情感再次激起,又促使自己游历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在最后课堂评价环节,这样的表述也相应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雨天的收获”情境里介绍自己的画作。他们为即将遇到的风雨忍不住地担忧、对邀请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共伞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争先恐后地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相互作用的持续中得到强化。课堂成为有趣的、有意义的、“我”高兴参与的活动。在“说一说、评一评”环节,学生禁不住挥动着自己的小手,前倾着小小的身体向教师暗示:我知道、我来说、老师,请让我讲吧,这时学习已成为自我需要。此时此刻,学生的语言又一次得到了发展,语言被提炼得更加准确。评价环节完全摆脱了被动应付的状态,没有强制,也没有丝毫沉闷的学习空气。语言升华了故事情境,将课堂里常听到“色彩漂亮”“画得好看”等耳熟能详、单一老套的评价转换成为讲故事、提建议、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等更为深刻的评价模式。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的评价模式会延续到课余,乃至延续到日后漫长的学习生活中。
六、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教师和课堂就是他们探索路上的导航者。在生动有趣的情境式教学中,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和认识规律,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情境,通过看、说、想、画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认识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在师生的和谐互动中达到绘画创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1.